•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朱元璋的一个特殊癖好,让妃子叫苦连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5 15:02: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元璋可是一个不一般的皇帝,他从一个和尚开始打下了一片天地,当上了皇帝,这其中的艰辛可能只有他自己会知道,别人可能还不能理解他。这注定他跟其他的皇帝是不同,这中间跨越的不仅仅是身世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还有他的奋斗经历。

揭秘朱元璋的一个特殊癖好,让妃子叫苦连天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在他家的家族中他是排行第八,家中经常无米下锅,许多孩子也都饿死了,他就成了活下来的最小的孩子,他没有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完全凭借着自己的聪明脑瓜子打下的江山,所以当上皇帝的他非常重视人才,对文人也是十分的尊敬。小时候他只能去给地主家里放牛来帮助家里人解决一下生活的难题。后来当上了乞丐,在乞讨的生活中,他没了尊严,成了社会上最穷最心酸的一类人。所有的一切都是虚的,他只想要填饱肚子活下来。

揭秘朱元璋的一个特殊癖好,让妃子叫苦连天

在这期间,一次他都要饿晕在路上的时候有一个实在看不下去的老奶奶送给他一碗汤,并且扶着她让他喝了下去,他觉得这就是人间美味,没有比这个更好喝的东西了,这是正常的,人之常情,人不都是这样只要自己在饿的时候,什么都能吃的下去,并且还觉得是人间美味。朱元璋也不例外,其实这只是一碗再普通不过菜汤而已,那时候人们穷,那有什么鸡鸭鱼肉来吃,吃的也就是米面,蔬菜,这碗汤也就是用大米和蔬菜熬制而成的。这个老婆婆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白玉翡翠汤。

这碗汤让朱元璋终生难忘,就算当上了皇帝他也仍然记挂这,并且让厨师给他做。还不仅仅是自己喝,他还让身边的人喝,这太监啊,侍卫啊都不放过,这太监们都因为朱元璋这个特殊癖好而受罪,他们都是进宫来伺候人的,在宫中至少能混口饭吃,还有银两花,但是也不能成天喝这个,喝一次两次图图新鲜,这要是每天喝那还真是遭罪,可是朱元璋就是天天让他们喝,还不仅仅是他们,就连皇帝的妃子也得喝,人家进宫来纯粹是为了享福,可是跟着你这么一个皇帝就只能喝点清汤寡水,这实在是不能接受啊!这些妃子们也只能暗暗叫苦,为了在皇帝面前得到宠爱,她们也不能让自己的行为放肆。

揭秘朱元璋的一个特殊癖好,让妃子叫苦连天

朱元璋的确是一位好皇帝,他在位期间倡导清廉节俭,他自己也以身作则,百姓们生活的也不错。在政治上他加强了自己的权利,尽管他不认识几个字,但是他还是很有管理国家的能力的,经济上也不断发展。文化上则更明显,因为他没有文化,所以他更加的注重教育的重要性,他兴办学堂,发展科举制,选拔一个个人才,总得来说他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但是他这个喝蔬菜汁的癖好还是让人不能接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明朝皇帝的特殊癖好
...归纳的必要。不过明朝,似乎让人大跌眼镜,和尚出身的朱元璋身上除了一层痞子气,便是流氓气,动辄对文人进行羞辱。不仅让他们斯文扫地,还公然在大堂上鞭打文人的屁股。明朝“廷杖”都是
2024-01-05 05:24:00
高丽女奴:元明两朝的特殊癖好,被掩藏的真相
...监,搜寻孤儿、僧人之女和罪犯妻女充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废除了元朝的诸多不合理政策,但唯独对于高丽女奴这项政策特别欣赏。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用白话圣旨给高丽王下诏:“我这里有
2024-03-25 01:18:00
宝庆公主:朱元璋的宠爱与三位皇帝的庇护
朱元璋临死前,大手一挥,下达一道旨意,要求所有嫔妃殉葬,一时间后宫哭声震天,唯有一人因女儿逃过一劫。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战功赫赫,建立了大明王朝,却也是个残暴无情的皇帝。他在临终前,
2024-01-07 05:23:00
明朝太监祸乱人间,15年间生食1000个男童脑髓,是为了什么
明朝的天下,是朱元璋一手打下来的,虽然曾经的朱元璋,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放牛娃,在之后的流浪过程中,朱元璋几经生死,最终还是在战场上活了下来。不仅活了下来,政治还建立了属于自己大明
2024-02-27 23:16:00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单后却吓出冷汗
朱元璋宴请功臣,刘伯温看到菜单后吓出冷汗,说道:我们必死无疑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很多人所喜欢的朝代。虽然这个朝代也出了不少昏庸,懒政的皇帝,还有一
2023-04-29 10:40:00
为何说朱棣因朱瞻基而决心起兵造反
朱元璋托梦,天选之子洪武31年的一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爹朱元璋赐给他一个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大圭,并对他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后,正在美滋滋地回忆着这个
2024-04-25 21:16:00
宝庆公主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朱元璋在大明西宫卧榻上停止了呼吸。驾崩之日,发布了早已准备好的遗诏:“朕受皇天之命,膺大任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妥生民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
2023-07-29 17:17:00
细数古代皇帝们的奇怪癖好
...的喜好,有的即便是有才干的皇帝,也有一些个人的特殊癖好,他们的癖好,千奇百怪,让人脑洞大开。(太和殿)一、喜欢扮演乞丐的皇帝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后主高纬,是个有名的昏君。高纬嫉妒
2023-09-08 20:25:00
朱元璋下禁棋令,为什么他儿子却能编写棋谱
明代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下严令禁止所有人下棋,并且还采取了各种严厉的措施,以杜绝下棋之风,可他的儿子朱权后来却偏偏编撰了一部棋谱,为何朱元璋的儿子会公然违抗圣命呢?这里面究竟藏
2023-08-01 2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