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讯开鲁县以整县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多环节托管模式破题土地“碎片化”、生产“低效化”、劳动力“老龄化”难题,有效激发土地“钱”力,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良好发展局面,为乡村振兴“聚势赋能”。
成炳栋是黑龙坝镇合力村村民,2023年响应村集体号召,把自家的20多亩地流转给合作社,他们夫妻二人则在合作社打工。尝到甜头的成炳栋自从有了合作社这个“田保姆”,很快成了“甩手掌柜”,不仅不用下地干活了,常年打工加上流转土地,收入比原来增加了不少。
“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一个人能挣三四万块钱,两人七八万,加上土地流转的钱和粮食补贴,我们两口人一年能剩10万块钱!”成炳栋说。
产业兴,村民富。合力村共有耕地3600亩,全部实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2023年,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种植糯玉米1700亩,利用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建设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也让因为有了产业支撑的合力村“流量倍增”,备受瞩目。
“通过糯玉米加工,村集体增加了近10万元收入。下一步,我们将对糯玉米、玉米碴、玉米面、玉米粉、玉米面条进行开发,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合作社成员和老百姓打工收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艳青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整村推进社会化服务模式的日渐成熟,以往经营土地浪费人工的情况不再是牵绊乡村发展的瓶颈,农户腾出手来搞发展,越来越多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涌现。辽河农场九分场是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在村党支部的牵线搭桥下,九分场90户职工将318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了专业合作社,大家围绕牛产业发展“牛经济”,实现一户“双收”。
“我家20多亩地,比往年能多收入5000块钱。以前自己种,除去成本也就剩1000多块钱,还得占用两个劳动力。把土地流转后,我们就可以干点别的,挣双份钱。”算起土地的经济账,九分场职工许国辉胸有成竹。
“我们场基本家家户户都养牛,土地流转以后,妇女在家养牛,男的做长途贩运或从事其他产业,多方面促增收。”九分场党支部书记朱国芳说。
今年,开鲁县将落实全市千万亩现代节水高产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社会化服务模式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推广应用,落实社会化服务100万亩,落实整镇推进社会化服务3个、整村推进社会化服务40个。按照“集体引领、合作社推动、农户参与”模式,通过抓试点示范做给农户看;算好经济账,帮助农户赚;抓观摩培训,带着农户干,让农户吃下“定心丸”,替农户种好“舒心田”。
下一步,开鲁县将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构建多种模式,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以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实现土地有效整合,农民的增收路径不断拓宽,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邱琦 吕志敏 胡立忠 王云鹏 于萍 孙致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