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 老鱼
编辑| 沈辰
20年前,一则比清华博士退学还要令人震撼的消息席卷整个互联网,当年高考的状元,北大的毕业生陆步轩,在经历了职场的诸事不顺后,在菜市场开档卖起了猪肉,被人冠于“北大屠夫”的称号!
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自恢复高考以来,读书就是绝大多数人的信仰,读书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包括陆步轩的妻子一家。
其实也是贪图他头上的北大毕业生这个光环才嫁给他的。陆步轩这充满勇气的一步踏出去后,无数人的信仰崩塌了,他的妻子也跟他离婚。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批评的声音,很多人去他那里买猪肉,只是为了瞧一瞧,这个传说中的北大高材生,如今拿起屠刀,是一副怎么样的落魄模样!

20多年前的人们对知识的思想都很模糊
20年前,大学生的数量还没有多到现在这样满大街都是的程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我们时不时会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名不副实的名校毕业生无法胜任工作的事例。
但这毕竟是极个别的案例,总体来说,名校在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就业的准备工作方面还是做得比大多数学校要好很多的。
同时,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在80-90年代造就了大量低学历的暴发户,在很多用人单位,因为岗位的粗放性以及低效的劳动模式,也不太注重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更加看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事实上,能力经验和学历不应该是对立的,但在80年代,很多贫穷家庭在孩子读初中的时候,就不得不提早给孩子安排了以后的出路。
反正读书不上不下的,经济压力又大,还不如早点出来赚钱,既能帮补家里,又能尽早地积累经验,说实话,对于很多底层老百姓来说,这种做法并不能说是错误的,只能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而陆步轩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在这种无奈上面又撒了一层盐!
从出身来看,陆步轩也很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最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没有过人的天赋,凭借着超强的自律和长年累月的坚持,才一步步走向成功,只是,他距离成功到底欠缺了什么?

命运多舛,知识改变命运
1966年出生的陆步轩,早年丧母,父亲拖家带口,很艰辛地维持着这个家庭,家中几个孩子也比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更懂事坚强。
但在学习方面,只有陆步轩展现出了不错的天分,陆步轩的这种天分,主要是指他对于学习那种纯粹的爱好以及投入程度,要说悟性和记性,他只能说是中上之姿,在初中阶段,这种天资已经足够让他脱颖而出了。
陆步轩也是他们村第一个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那时候,面对乡亲们的夸奖,陆步轩并没有飘飘然,因为父亲为了他们,常年超负荷劳动,才40多岁就已经染上了一身的疾病,陆步轩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握好机会,尽早让父亲过上好日子。

上了高中后,陆步轩的学习天赋仿佛被完全激发了出来,他在初中和小学打下的坚实基础展现无遗,加上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课余时间,适当地参与体育运动,也经常帮父亲干农活,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调整到了最佳。
高一到高二,陆步轩就实现了一次非常大的跳跃,从年级100名前进到前10名,而且此后再也没有掉出过前10名。
重点中学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时候对尖子生来说是有很大的益处的,平时这些排名靠前的学生聚在一起讨论学习,一起玩耍,暗中较劲,起到了一种良性的促进作用。
高三那年,陆步轩的成绩稳中有升,他的理科一直都很好,文科也在最后一年迎来突破,比如他的语文作文,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然开窍。

到了高考前,他的状态越来越好,老师都直言,现在陆步轩的水平,就算换了老师自己,都未必能比他强到哪去。
这一点都不夸张,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好高中3年的时间,在某一个科目上,是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的,单论考试的能力,老师也未必能比他们强。
但最后高考结束后,陆步轩无比失望,他考砸了,离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有20分的差距,而填志愿的时候,他过于乐观,以为十拿九稳,第二志愿填了个西安师范大学,他的分数比西安师范大学又高了整整30多分。
虽然这也是个双一流的211名校,但显然跟北大差了不止一个层次。

陆步轩回到家后,将自己的成绩告诉父亲,父亲还是很开心的,那可是全国有名的名牌大学啊!但是儿子茶饭不思,他告诉父亲,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北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两个学校,意味着将来的平台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不甘心。
那天晚上,父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第二天一早,他敲开儿子的房间门,问他:“再读一年,你有把握考上北大吗?”陆步轩很肯定的点了点头,“我有100%的把握,绝对能考上!”
事实上,平时陆步轩模拟考平均接近700分的成绩,比当年北大在陕西的文科录取线整整高了30多分,他确实有这个资本,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查缺补漏,1985年,陆步轩以状元的身份,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北大。

陆步轩在北大的4年,稍显平庸,因为他学的是文科,北大的文科生毕业后是很吃香的,当然,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要比拼资源背景。
这也是他的弱项,其实在大四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几次建议他,多活动活动,虽然他成绩比较好,但如果不多做准备,最后被人挤掉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陆步轩这个人当时就是比较迂腐,过于理想化,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留在北京的路已经没有了,他的人事档案被送回陕西,本来他如果在之前就活动活动,就算没能留在北京,教育局也多少会关照一些,把他分配到省里比较好的单位。
但是陆步轩什么也不做,机会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流失了,到头来,他被塞到了长安区的一个快要倒闭的机械厂。

开始自己创业称为亿万富翁
这在1989年,对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陆步轩的工作是让人羡慕不已的,但一个北大的毕业生,扔到这里,前途未卜啊!
工作的前两年,陆步轩被安排到办公室,每天的工作就是端茶倒水,做一些文件派送,抄抄写写的工作,不得不说,真的是大材小用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厂里的高层已经不思进取了,大家都想着怎么给自己留退路,谁会在意他这么个愣头青。
陆步轩终于忍不住了,他主动提出辞职,回到县里,以他的学历,县里还是比较重视的,把他安排到计经委工作,只不过,编制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

陆步轩心想,机会总会有的,也就踏实地待了下去,第二年,就在领导的介绍下,认识了当地一个小老板的女儿,双方对上了眼,没过几个月就结婚了。
事实证明,陆步轩这个性格,是真的不适合在体制内待的,他这个人太理想化,说话直来直去的,不管你能力再强,没有哪个领导喜欢这样的下属。
因此尽管他在很多工作上面表现得很出色,但一直得不到领导的重用,转眼3年过去了,编制还是没有到手。
后来陆步轩心灰意冷,再次提出辞职,没想到,这次他的婚姻也告急了。

原因就是他在辞职后,痛定思痛,做了一番市场调研,竟然干起了屠夫这个职业,让人大跌眼镜,他妻子一家,当初看中的,只是他头上的北大毕业生这个光环而已,如今他连个编制问题都解决不了,竟然还跑去卖猪肉,这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陆步轩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离婚后,他一心一意地打理自己的猪肉摊子,到了2000年的时候,乖乖不得了,他已经在西安盘下了十几间店面,专门卖土猪肉,挂上北大才子的招牌,这一招非常的有用,几年下来,他就积累了上亿的资产。
做生意发达后,陆步轩心里又不踏实了,其实他心里一直还惦记着当初的那个编制问题,自己好歹是北大的高材生。

2004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长安区档案馆的馆长,馆长对他颇为欣赏,于是陆步轩将生意暂时转到了表弟的名下,自己再次进入单位,事实证明,这一步还是走错了。
这次他在档案局工作了4年的时间,后来遇到他的大学校友陈生,两人趣味相投,一番交流后,陆步轩再次辞职下海,和陈生合作,做起了生养养殖加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品牌“壹号土猪”已经做到了全国数十个城市,一年的销售额就数十亿元。

陆步轩,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像北大校长所讲的那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规定了我们北大毕业的学生就不能卖猪肉了,谁规定我们北大学生就不能当农民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1 09:46: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