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仁间遗珍 怀中瑰宝丨②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茅台渡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7 10:36: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者按:

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孕育出一个因酒立市、因酒兴市的名城仁怀。这里因特殊的生态、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群,成为酿造优质酱香白酒的重要产区,被誉为“中国酒都”。

其实,除了悠久的酱酒文化,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是仁怀市另一张文化“名片”,是仁怀市的“精神底色”。

仁怀是贵州文物大县,特别是革命文物数量较多,有不可移动文物223处244个点。其中,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定级)的36处57个点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18个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处18个点。多彩贵州网推出“仁间遗珍怀中瑰宝”专题报道,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用“一段故事”感悟和回味那段峥嵘岁月。

第二期: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茅台渡口

文物背景:

1935年3月,红军从在遵义徘徊至鲁班场发生战斗,毛泽东采用声东击西战术,诱使蒋介石把兵力调集到黔西北地区。中革军委作出三渡赤水河决定后,16日凌晨,红军兵分三路向茅台疾进,以红三军团十三团侦察连为先头部队向茅台方向侦察前进,趁机占领茅台渡口,并掩护工兵架设浮桥,以备红军从茅台渡口过赤水河。先后架好了中渡浮桥、上渡浮桥和下渡浮桥后,从3月16日下午至17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带领中央红军从茅台渡口西渡赤水河,佯作北渡长江姿态。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欲将红军消灭在川南地区。期间,国民党飞机不断轰炸,茅台街上被炸毁房屋数十间。18日晨,红军全部渡过赤水河,抵达指定地域。站在赤水河边,毛泽东对刘伯承说:“我们三渡赤水,把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三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过程中,彻底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中的重要一环。

一段故事:

红军长征经过茅台镇时,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他们举着红旗、放着鞭炮欢迎。不一会儿,临街墙上贴满了“欢迎红军来茅台”“气死滇军,吓死黔军,拖死中央军”的标语。

由于当时赤水河河宽水急,不少当地老百姓纷纷把自家门板拆掉、把自家盐船主动送给红军,工兵连的战士对征集的每只盐船预付赔偿款30块大洋。由于材料征集快,很快便架好了浮桥。红军在茅台邮电局拿来铁丝,扭成铁索,又找来一些拉船的竹纤绳,把铁索和竹纤绳拴在两岸大树和木桩上,盐船固定在深水处作桥墩,浅水处再用装盐的竹篓装上石头作桥墩,上面搭圆木、铺板,在下渡口及银滩搭好两座浮桥。

历经长途跋涉、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红军战士,还在茅台镇品尝到了茅台美酒,并用茅台酒擦脚疗伤。邓颖超后来回忆:“路经茅台,周总理告诉大家,我们不是来喝茅台酒,而是用茅台酒疗伤。于是所有茅台酒都用来代替红药水、紫药水给士兵擦伤口……红军能顺利到达延安,茅台酒立了很大功劳。”

仁间遗珍 怀中瑰宝丨②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茅台渡口

文物名片

年龄:1979年7月,仁怀县人民政府在原红军搭建浮桥的渡口建设“茅台渡口纪念碑”;1995年5月,仁怀县人民政府在茅台渡口上方的朱砂堡上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特征:茅台渡口纪念碑为水泥混砂材质,通高11.7米。碑基长方形,青石料构筑。正面长4.5米,进深3.4米。碑座梯形,中高2.4米,上底宽2.5米,下底宽3.4米,水泥干粘饰面。碑身四棱柱形,高7.5米、宽2.3米,水泥磨面。碑顶高60厘米;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塔总体高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前进。整个塔体用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通体赭红。

荣誉: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茅台渡口包括茅台渡口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三渡路与怀庄路交叉口

作者:申晓美 王晓

一审:李 钰

二审:王雪峰

三审:易丽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旅谱新篇丨冬游仁怀:探寻红色文化足迹,开启红色传承之旅
...的胜地。仁怀不仅是酱酒之都,也是红色旅游重镇。四渡赤水纪念馆、毛泽东住居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红一军团干部会议会址……许许多多的战斗遗址、历史纪念馆星罗棋布,把仁怀变成一座没有
2024-12-06 10:01:00
滔滔赤水河 多少英雄事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悠悠赤水河,巍巍青杠坡。在位于习水县土城古镇的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73岁的“守墓人”廖全伦正在巡查陵园的设施有没有损坏,他弯腰抓起扫帚,边清扫落叶,边讲
2023-10-20 17:30:00
贵州仁怀 如何跨界深融成就全域旅游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陈洁泉赤水河畔,酱酒飘香,散发着“中国酒都”、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贵州仁怀的独特魅力。因酒闻名,但不仅仅只有酒。这些年,酒都仁怀的旅游名片渐渐形成矩
2024-09-05 10:21:00
用兵如神 | 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甩掉国民党几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一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指挥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
2025-01-15 14:31:00
【长征路上好故事】探访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媒体航拍红色遵义”网络主题活动媒体行走进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仁怀市茅台四渡赤水纪念塔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雕塑,这些建筑物承载着那段烽火
2024-12-28 01:06:00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党员教师赴贵州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培训
...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会议会址和陈列馆、茅台镇赤水河畔三渡渡口、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青岩红军指挥部旧址……党员教师们重温党的革命历史,追寻党的奋斗足迹,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
2025-07-22 21:06:00
【长征路上好故事】探访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
...络主题活动媒体行一行走进了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淋滩渡口淋滩渡口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第二、四渡渡口之一。1935年,红军在此渡过赤水河时,有大量红军伤员留在村里
2024-12-28 23:58:00
“长征文化体验官”走进遵义 寻访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
...坡的战场遗址上、在苟坝那条曾被马灯照亮的小道上、在赤水河的渡口、在娄山关凛冽的西风里。 “长征文化体验官”在会址听讲解员解说“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1
2023-10-23 22:05:00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河滨社区位于赤水河东畔,长征时期有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得意之笔。在我心中,它就是藏于苍茫群山中的黔北“宝地”,我也一直思考着,如何把“宝地”变成群众的“福
2024-10-28 10: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