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3: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代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人贺知章高寿八十六岁。他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三十六岁高中女皇武则天时期的状元,年过五旬得唐玄宗赏识平步青云,亲历了从初唐过渡到盛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文学史上,诗人贺知章及其诗作一般被划入初唐,但实际上,这位以诗酒风流著称的“四明狂客”一生的文采精华与大唐的华彩盛世相得益彰,是“吴中四士”之首、“饮中八仙”里最年长的诗人。

慧眼识才的“酒仙”金龟换酒请“谪仙人”李白畅饮,一场稀里糊涂的大醉一不小心就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坛佳话,正如他醉眼惺忪一辈子,瞬息间就见证了一个鼎盛的时代。

一、交游广泛、德高望重的“夸夸群主”

如果唐代就有“夸夸群”,那么生平嗜酒成狂、交游广泛的贺知章一定是当之无愧的“夸夸群主”,更是纵笔挥就一本《说话的艺术》畅销书的不二作者。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除了他,历朝历代命运多舛、郁郁不得志是常态的文人骚客中,还有谁能少有文名、年过而立及第,外加近半个世纪的仕途都顺风顺水,辞官归隐入道、养老时皇帝亲率满朝公卿赠别,给足了排面?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驾鹤西去的贺知章避过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动荡,而他曾经的太子学生、新晋的唐肃宗仍然心心念念老师“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的官职不够高,赐诏曰“可赠礼部尚书”。命好至此,实在是因为贺知章太会做人,尤其是会夸人。

贺知章留存至后世的诗作仅余二十多首,其中就有家喻户晓的《咏柳》《回乡偶书》。事实上这位仕途顺遂的诗人在当时文名颇盛,以汉魏风骨对抗颓靡诗风,继陈子昂之后又引领了诗坛风气的革新。

他的交游范围更可以说是“上天入地”,从帝王公卿到布衣文士、酒友、方外僧道等不一而足,更结交了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张旭等重磅梦幻朋友圈。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贺知章流传至今的事迹几乎都发生唐玄宗时期,可见大唐盛世也正是他本人仕宦生涯的巅峰,作为臣子想要简在帝心自然少不了做到奏对得宜。

比如当朝堂上为了玄宗去泰山封禅的时间吵得不可开交时,贺知章站出来连消带打排解称,君主封禅重在为民之心,何必为日期争论不休?话里有话赞扬了皇帝一心为民的明君风范,想来玄宗在顺利敲定三天之后的封禅之行时,必定也是龙心大悦。

李白是“诗仙”大家都知道,而这个名号正是出自贺知章读《蜀道难》之后脱口而出的“谪仙人”赞叹,大夸特夸对方是天上贬谪下凡的神仙,还力邀他一起去痛饮美酒,酒钱不够就大方扯下腰间上朝必佩的金龟袋抵账。

多年后怀才不遇的李白独酌感怀故去的老友,写下了两首《对酒忆贺监》纪念这段往事。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年少有为的靖安司丞李必,人物原型是七岁时就与贺知章忘年相交的小友李泌。据《太平广记》记载,贺知章曾夸赞李泌小朋友目光澄澈如秋水,将来一定是卿相之才!李泌长大后果然成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在唐德宗时拜相,做出了一番定国安邦的功绩。

贺知章不仅善于夸人,而且目光如炬,话事直击问题症结,敏锐识别出类拔萃的人杰,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爱惜人才的伯乐之心,因此在朝堂内外都获得了崇高的声望。

二、明哲保身的清醒政客与纵酒狂草的书法家

贺知章一生“仕隐皆宜”,堪称封建时代文官的“人生赢家”,为后世树立了典型的成功文人形象。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诗人难忘“四明狂客”的嗜酒与醉态可掬,但实际上

在朝为官的贺知章向来清醒审慎,政局纷乱时则以明哲保身为主,醉心诗酒书法,疏离官场。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贺知章初入官场时并不过分显山露水,到了晚年行事不拘泥于礼法,狂放纵诞,一定程度上也是察觉了“开元盛世”已现颓势,自己也无力改变复杂又黑暗官场纷争,最终不耐与奸相李林甫周旋而选择了隐逸入道,辞官还乡。

酒助诗兴,更助草书之兴,有“诗狂”之称的贺知章的草书也是一绝。虽然他的传世法帖稀少,但从史料来看,在唐人眼中贺知章的书法造诣甚至超过他的文学成就。在《旧唐书》中,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的草书圣手张旭因性格酷似贺知章而附记于其传之后。

当时流行的是酒醉后题壁书写,笔走龙蛇恣意挥洒,意态天成,不过也很难留存下来。如今我们只能从刘禹锡“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纵龙虎腾”的诗句中,遥想贺知章当年“纵笔如飞,酌而不竭”的酣畅笔意了。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三、喜书嗜酒的“四明狂客”以真性情醉过了整个盛唐

平心而论,假如不是生活在初、盛唐时,贺知章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履历寻常的封建士大夫,一个有一定才华的御用文人,但他实在命好,后半生的人生轨迹与盛唐的繁荣强盛完全重合,在繁星璀璨的盛世诗史中留下了鲜明的一笔。

喜书嗜酒,却率性而为,以贺知章的真性情,诗文、书法随作随抛,无心搜集是极有可能的事,因此没有多少传世之作傍身,以至于如今的人们难免觉得他似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看上去就是一个成天醉得不省人事的“酒仙”,醉生梦死间就历经了一整个盛唐。但其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前所述,对于后世读书人而言,贺知章堪称仕宦生涯的“偶像”,是封建社会“成功学”的标杆。

而对于他身后的诗坛来说,这是

一位艺术个性鲜明的“引航者”,

一扫前代颓靡浮艳的宫廷诗风,源于生活增添诗作的亮色,平实清淡却自然纯朴,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明朗之气。

吴中四士排在第一的贺知章,喜书嗜酒如狂客

在书法上,贺知章对张旭的草书技法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初显“颠狂”的风格,最终演变为独具一格的“狂草书”。交游广泛的贺知章常与张旭共饮狂书,邬彤师从“草圣”张旭,又教出了怀素这位高徒,完成了狂草的法度并在书法界占据一席之地。也许从唐代的草书作品中,也能隐约体会到贺知章嗜酒的风流。

美酒的作伴贯穿贺知章的一生,更难得的是他确实爱酒,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借酒消愁。他的朋友们念念不忘“金龟换酒”“长醉不起”的豪爽洒脱,以至于浓墨重彩塑造了他“酒仙”的形象。

潇洒旷达如李白,在生命的尽头也不能免俗地把自己的存稿交由族人传世,而真正“但愿长醉不愿醒”的贺知章,却根本不在意身后名,就算虚度了一整个盛唐又何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萧山老乡贺知章
↑纪录片《贺知章》片段于大多数人而言,贺知章是位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他的诗歌脍炙人口,学龄的幼童都能摇头晃脑地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另一方面,他的生平又不为人所知,这位来自盛
2023-11-24 15:12:00
贺知章:诗狂与书法家的传奇人生
贺知章字作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是浙江杭州人,十分擅长写绝句诗体,他的写景诗和抒情诗独树一帜,清新而又洒脱,很多诗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贺知章年轻的时候,他的诗作就名声远扬了,
2023-09-20 14:44:00
...,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中。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圣人四:画圣吴道子吴道子(约公元
2023-07-15 18:58:0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哪里好
...所能确切知道的是,在中宗神龙年间的时候,张若虚就和贺知章等人均以文才而名扬京都。开元初年,他又和贺知章、张旭、鲍溶四人并称“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作大多散佚,在《全唐诗》中仅
2023-08-17 15:57:00
张若虚:被遗忘的唐代诗人与他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盖全唐”,他就是初唐诗人张若虚。张若虚文辞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但在唐代文坛中,张若虚实在算不上有名,在唐代,不仅没有他的诗集传世,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少
2023-11-19 08:32:00
初唐诗狂贺知章,才情横溢与无奈的抉择
...若孩童对世界的好奇发问。这首诗的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的确是这样一个如孩童般纯然率性的别样诗人。我们熟知的骚人墨客,大多是仕途失意,飘零辗转,只好寄情山水,言志诗文。譬如
2023-10-02 09:36:00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李白杜甫的千古绝唱
...人觉得非常神奇的一点。不过,张若虚因为文词俊秀,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是历史盖章认定了的,做不得假。每每说到大唐最有才的诗人,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总是李白杜甫,
2023-10-22 05:39:00
...作便是《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是初唐时期的诗人,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但是与其他人相比,他仿佛增添了许多的神秘,因为他的诗全唐仅存两首,其他的诗都已经失传了
2023-04-18 10:00:00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卿相。他常自比为大鹏,任意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初遇李白,诵其《蜀道难》,竟呼为“谪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饰金龟换酒为乐。唐玄宗也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招待他。杜甫
2023-09-19 1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