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七七事变”86周年 学者吁各界关注华侨抗战历史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07 16: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徐文欣)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也掀起海外侨胞抗日救国的热潮。“从输财助战到回国参战,海外侨胞用鲜血和生命写下抵御外侮的报国史。”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七七事变’促进了海内外同胞民族意识的觉醒。”夏玉清说,“七七事变”后,共赴国难的决心让海外华侨空前团结在一起,他们走出各地会馆与宗亲会,纷纷挺身而出,成为抗日救亡的一分子。他们热切盼望祖国昌盛强大,以改变自身“海外孤儿”的悲惨处境。

1938年,陈嘉庚在新加坡组织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动东南亚160多家华人社团为抗战捐款捐物。大会成立宣言中,“前方炮火之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成为华侨输财助战的重要印记。

次年,3000余名南洋华侨响应陈嘉庚先生的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当时,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海外援华物资无法运输回国,滇缅公路成为“抗战生命线”,这条“生命线”上空有敌机轰炸,下方是艰险的道路。南侨机工便在这里运送军事物资与生活用品。

夏玉清说,抗战烽火之中,回国是困难重重的远行。南侨机工辞别父母妻儿,在悬崖峭壁上躲避空袭,在恶疟流行的环境中抵御疾病。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南侨机工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命运相连的验证。”夏玉清表示,滇缅公路所穿越的中缅边境一带是疟疾的高发区,俗称“瘴疫之地”。不少南侨机工感染疟疾,当地民众自发提供救治与帮助。1942年,日军进攻滇西,滇缅公路上的惠通桥被炸,南侨机工惨遭日军搜查追杀,当地民众帮助南侨机工藏身,并把他们化妆成傣族等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样子保护起来。一些南侨机工留在当地生活并组建家庭。

7日上午,夏玉清与近百名南侨机工后人一同在昆明市西山南侨机工纪念碑参加纪念活动。他说,参加活动的多是年长者,海内外青少年并不熟悉这段华侨拯救祖国的历史记忆。随着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的与世长辞,这段“舍身而不顾,毁家而不怨”的故事,以及南侨机工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亟待挖掘和传承。

夏玉清说,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曾是南洋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常设办事处,但这段历史在新加坡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至1986年11月陈嘉庚的侄子陈共存访问云南,寻访留在中国的南侨机工幸存者,撰写《考察滇缅公路报告书》,才开启了这段尘封的历史。2008年,怡和轩开辟先贤馆,在其展览中详细介绍南侨机工参与抗战的历史。

“但这远远不够,这些活动影响力有限,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设立全球华人公祭活动、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寻根之旅中增加南侨机工与滇缅公路的历史教育。”夏玉清说,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不仅属于海内外中华儿女,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4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活动走进云南——重走滇缅路 再叙华侨情(侨界传真)本报记者 杨文明《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3日 第 06 版)重走滇缅路,再叙华侨情。为传
2024-11-03 06:00:00
一批南侨机工旧物 讲述抗战报国之情
...机工的家书、南侨总会“七七”纪念章……这些讲述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汇聚侨心、纾难救国故事的珍贵展品,都能在此次展览中看到。抗日战争期间,陈嘉庚高举南侨抗日旗帜,汇聚起广大南洋华
2025-09-04 09:40:00
各界人士云南缅怀南侨机工“赤子功勋”
...明时节。4日天色微亮,耄耋之年的叶晓东起床,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周围清扫干净,等待前来祭奠的人群。他的父亲是南侨机工,他为父亲和英烈们守碑已有19年。这座高达16米的
2024-04-04 18:36:00
...下简称南京民间抗馆)收藏了2024年第一件藏品——一枚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记者看到,纪念章为圆形,中央图案以老版中国地图衬底(黄色、蓝色),上为紧握方向盘(红色)的
2024-01-03 07:43:00
观云台|清明节前,一起缅怀这群“海归”年轻人
...碑前,静静安放着花束。碑前的人物雕塑,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畹町也是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这座纪念碑所缅怀的是一群在陈嘉庚先生号召下,从南洋回国参与抗战的年轻人。”南
2024-04-01 10:21:00
...更加艰难的时刻。张智源响应陈嘉庚的号召,成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中的一员,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据张云鹏回忆,父亲生前从未主动提及这段经历,直至1985年父亲受托寻
2024-09-20 04:03:00
侨连五洲·七彩云南——第21届东盟华商会:聚侨心之力,谱文化交融新篇
...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第21届东盟华商会为平台,以南洋华侨机工队历史为文化纽带,通过实地参观、文艺汇演等活动,推动华侨爱国精神与沿边开放实践深度融合,让“根”的认同扎根侨心
2025-06-07 12:37:00
...支部联合中共小菜园社区党总支,在西山风景区内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开展“重温红色历史 激发爱国热情”链式组织生活会。活动中,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
2023-10-31 06:47:00
...地址是武吉巴梭路43号,这里是爱国侨领陈嘉庚创办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的地方。”情景组歌《南侨颂》主创陈达娅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9月3日,情景组歌《南侨颂
2023-09-03 15:3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