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活态文化奏响中轴乐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02 15:58: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佩戴的北京雨燕徽章格外吸睛,成功“圈粉”。

作为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北京雨燕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是古都特有的“活态文化”。如果将中轴线比作一部交响乐,在这条7.8公里的“乐谱”上,雨燕、雅乐、暮鼓晨钟……一个个活态文化遗产,犹如跳动的音符,熠熠生辉。

“城市精灵”与古建共生

傍晚,伴着此起彼伏的悦耳叫声,结群的雨燕现身正阳门。城楼上,逐风翱翔的倩影与飞檐斗拱构成一幅唯美画卷。

活态文化奏响中轴乐章

正阳门城楼是北京雨燕重要的栖息地,每年4月初,它们来到北京,在城楼屋檐的缝隙中筑巢、栖息,7、8月份再飞往南非……秋去春来,“城市精灵”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北京城一道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原住民”,正阳门开展了北京雨燕相关的课题研究。每年夏天,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袁学军都与雨燕相伴。“从2018年开始,我们陆续在城楼顶层的天花板吊顶里面安装了高清监控,对雨燕巢穴进行24小时观测。”她说,研究人员观测到了30多个雨燕的巢穴,实际数量应该更多,“截至目前,我们获取了大量珍贵视频资料,记录了雨燕筑巢、孵化的过程,见证了新生雨燕的成长。”

生态文明与古建筑和谐共生,在正阳门的修缮工程中得以体现。2022年,正阳门城楼启动修缮,研究人员针对修缮期间如何保护雨燕开展了专项研讨,原定6月初开工的木结构修缮工程延后一个多月,避开雨燕幼鸟孵化的高峰期。

“雨燕非常依赖固有巢穴,修缮过程中,城楼顶层的雨燕巢穴尽量‘原封不动’,方便雨燕来年返京时准确找到‘家门’。”袁学军说,施工方为雨燕保留进入巢穴的通道,以避免扰乱它们的回家路,“即使不得不挪动巢穴,施工人员也会拍照记录巢穴的具体位置,留好资料照片,修缮结束后,再将巢穴完整地摆放回原位。”

如今,正阳门重焕风貌。每到春夏,雨燕归来,围着城楼漫天飞舞。它们共同成为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符号。

神乐署奏响中和韶乐

前不久,天坛公园神乐署内,一场“中和韶乐”古琴音乐会上演。舞台中央,随着光影变幻,艺术家们凝神演奏,古乐悠悠流淌。

“神乐署是古代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在这里,更重要的声音是被誉为‘华夏正声’的中和韶乐。”天坛公园副园长刘勇介绍,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用于国家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西周雅乐,明代洪武年间定名为中和韶乐,清代一直沿用。

600多年来,在祭祀、朝会、宴享等各类皇家仪礼场合,都有中和韶乐的庄严演奏。然而,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神乐署被野蛮侵占并从此衰败,中和韶乐也在历史烟云中失声。2004年,神乐署建筑得到修复;经过挖掘整理,2006年,沉寂了百余年的中和韶乐终于在这里再度奏响。

“中和韶乐因曾经高居于庙堂之上而鲜为人知。近年来,我们设立了神乐署雅乐中心,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成乐团,研究、开发了几百首曲目,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面向公众展演。”刘勇说,天坛公园一直致力于用创新的方式传承、传播中和韶乐,让古老的音乐遗产焕发新的光彩。

目前,神乐署院内正在布设新展览,明年将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让观众看到、听到中和韶乐的同时,我们要将中国礼乐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刘勇说。

暮鼓晨钟融入现代生活

“咚、咚、咚”站在鼓楼下,隆隆鼓声令人一振。抬头遥望,红墙灰瓦,云卷云舒,鸽群盘旋。

循着鼓声,沿69级台阶登上鼓楼二层,25面更鼓映入眼帘。中间为首的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每天,不同的时间点,鼓声敲响,将时间的故事娓娓道来。

“暮鼓晨钟,代表着钟鼓楼丰富的时间文化。”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解读,在古代,一年有七十二候,与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相加,合为108,象征着一年轮回、天长地久,因此钟、鼓敲击方法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响。“这是北京城每日敲响的报时鼓点。钟鼓楼在元大都矗立之初,就开始报送标准‘北京时间’。直到上世纪初,随着钟表的普及,暮鼓晨钟停止了演奏。”

如今,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古都击鼓报时盛景。鼓楼二层推出击鼓报时展演项目,通过鼓点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反映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鼓楼一层,经过腾退修缮恢复了券洞历史原貌。“时间的故事”展厅里,虚拟“更鼓”和“永乐大钟”悬于半空,虚实结合的击鼓撞钟体验,带给观众无限遐想。

古老的“时间建筑”,正以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聆听过暮鼓晨钟的历史回响,一场数字光影秀结束,券洞内的遮光帘打开,游人纷纷向窗外远眺。

中轴线上,风光正好。(北京日报 记者 李祺瑶)【编辑:李润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2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京中轴线文化亮相上海HOTELEX博览会
...理章学强、奈雪的茶集团公共事务部高级经理李东、北京中轴线基金会品牌总监、运河制茶品牌创始人刘冰等各行业代表出席并发言。刘冰在论坛上以《“茶香满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茶与咖啡》
2025-04-02 10:39:00
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登上北京老舍剧场演出
...一拨一捻诉说千年的动人故事……6月26日,非遗器乐剧《中轴之光》登上北京老舍剧场成功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演出献礼北京中轴线非遗保护工作,唤起全民对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珍
2024-06-28 10:26:00
北京人民出版社落户通州 城市副中心再添京韵书香
...6种图书入选,分别是北京出版社“北京文化书系”、《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宝水》《阿娜河畔》,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猴子老曹》《雨燕飞越中轴线》,其中,“北京
2024-04-18 17:20:00
非遗大剧《中轴之光》在京首演 曾侯乙墓复原乐器重现新“声”
...北海,京华古韵满心头……6月26日,非遗沉浸式器乐剧《中轴之光》在北京老舍剧场成功首演,该剧献礼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好评。非遗大剧《中轴之光》主要
2024-07-01 15:20:00
【融媒作品选粹】等待北京雨燕回家
...观看工人日报融合报道《等待北京雨燕回家……|匠心·中轴线⑤》每年4月,北京雨燕从非洲南部飞抵北京筑巢繁衍,直到8月,再飞离北京。因为喜欢高大的建筑,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便成为
2024-01-04 03:45:00
北京中轴线文化教育专项基金成立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赵明)北京中轴线文化教育专项基金18日在北京成立,“北京中轴线研学计划”同步发布。该专项基金将致力于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人
2023-12-18 21:57:00
...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王琪鹏)昨天下午,东城区“志愿中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天坛公园神乐署启动,首批中轴线志愿服务实践站在永定门、天坛公园、钟鼓楼授牌成立。东城区将通过开展“志
2023-08-11 03:55:00
“跃动中轴”北京中轴线马拉松正式启动
...16日,120名跑友从正阳门箭楼脚下出发,用脚步丈量北京中轴线,在运动中探寻历史文脉,感受“古都之脊”的时代新韵。北京中轴线马拉松系列体育活动同步启动,广邀公众线上线下参与,
2024-08-17 01:49:00
从北京中轴线出发,“中外青年文化行”系列活动启动
...北京一九一九文化馆拉开序幕。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北京中轴线文化特展。展览通过新老摄影作品、文字说明、实物展示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
2024-12-22 15: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日前,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2025年江苏瞪羚企业评估结果,盱眙凹土企业——江苏神力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高速成长性和优异创新能力入选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