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3: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武则天长寿元年,才子乔知之有位爱妾名唤窈娘,容貌甚美。彼时武承嗣在长安娇纵矜贵,风头无两,因垂涎窈娘美色,强迫乔知之赌金玉以换窈娘。乔知之自然不敢抗拒,于是怀着怨念写下《绿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偏自许,此时歌舞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观,好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

他偷偷将诗传给窈娘。窈娘读后大哭,投井自尽。此时,距离绿珠为石崇坠楼而死,已过去了392年。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尤忆少年:造膝结贾谧,望尘拜广成

石崇,字季伦,是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小儿子,名副其实的侯府公子,娇纵少年。他从小聪颖过人,文采出众。

但也许因为西晋政治昏暗,时局动荡,再加上民风开化,石崇似乎从小就形成了唯利是图、随心所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

当时朝中最如日中天的是皇后贾南风的侄子贾谧,为了巴结贾谧,石崇每次看到贾家的车马走过时,都站在路旁,望尘而拜。

如此谦卑行径自然获得贾谧欢心,二十多岁起,石崇一路升迁,凭借他在朝中的庞大关系网和出众的才华,不断获得上司赏识。

只不过,当官不是石崇真正的人生追求。对石崇来说,权势只不过是获得金钱与名望的手段之一,他真正渴望的,是骄奢淫逸、率意而为的生活。

因此,他曾擅离职守遭到免职,也曾因为公然与同僚争酒互相侮辱而被罢官。年轻气盛的石崇,无论从人生抱负还是为人处世上,都不能算是一个绝对的好人。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但是,这种率性也让他的才名更为出众,石崇是"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与潘安、陆机、左思齐名。嵇康的儿子嵇绍,也与石崇颇为交好。

等到石崇被罢免离任时,数位好友出城相送。只不过,此时的石崇,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知娇纵的少年了。

富可敌国:锦帐烂如云,珊瑚碎不惜

石崇任荆州刺史时多次劫持商贾,勒索钱财,获取了巨额财富,一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富豪。西晋政治黑暗至此,为官者鱼肉百姓,其他人却敢怒不敢言。

石崇之富,大概已经到了可以敌国的程度。他的私人别墅,名为金谷园。园中雕梁画栋,石崇将自己掠夺的财宝与美人都藏匿其中。

他为人本就十分铺张,就连厕所中都要挂满香帐、遍洒香水。他尤好女色,对女人,他简直就像收藏玩物一样不断纳入房中。

终日有美人珠宝为伴,石崇的生活极尽奢华。他在房中置象牙床,铺香屑于其上,让园中美女逐一踩在上面。若有能不留痕迹者,便赏珍珠百颗。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他还曾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两人互相攀比各自的家财。王恺拿出皇帝赏赐的两尺余高的珊瑚树,被石崇毫不在意地随手敲碎。

而后,石崇拿出自己家中的珊瑚树赔罪,侍女丛丛,捧出的珊瑚树竟一棵比一棵高大,一棵比一棵繁茂,一棵比一棵艳丽。王恺自愧不如,只好黯然离去。

坐拥如此家产,石崇的性格却愈发乖张。一次他与名士王导、王敦一同在家中饮酒,命美女在旁劝酒。

若二人不肯喝,石崇便当场下令将美女斩杀,一连斩了三人。这已不是荒淫挥霍,而是残忍暴虐了。然而,一向视女人如粪土的石崇,终究也遇到了他珍视的那个人。那个女人,就是绿珠。

冲冠一怒:金谷含悲,吹楼将坠

绿珠本姓梁,美艳绝伦,能歌善舞。石崇任交趾(今越南)采访使时遇见了她,遂纳为妾。相传石崇为了得到她花了三斛珍珠,因此取名绿珠。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如今想来,石崇当初大概也是半强迫的,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位随石崇远离家乡的姑娘究竟心境如何,只知道石崇对她十分宠爱。

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即王昭君,同样是远嫁的女子。石崇教给绿珠词曲,又重新填词。诗里唱: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石崇对待其他歌姬可谓罔顾生死,却偏偏为绿珠写下"远嫁难为情"。绿珠的心情,他竟是懂的。

也许绿珠正是从这一刻起对石崇产生了爱意,毕竟,任何女孩都很难不爱上如此才华横溢、情意相通,又好坏兼备的男人。

这是石崇最得意的时期。美人在怀,名满天下,挥金如土,门庭若市。他为绿珠修崇绮楼,高达百尺,极目南天,以慰藉绿珠思乡之苦。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他燃蜡作柴,作锦步障五十里,金谷园中日夜歌舞不休,真可谓"人生得意须尽欢"了。然而,悲剧的种子,也在此时悄然埋下。

不久,石崇的靠山贾谧被诛,赵王司马伦专权。司马伦的手下孙秀妒恨石崇,派人上门讨要绿珠。

石崇召来家中所有歌姬任君挑选,但谈及绿珠,立刻勃然大怒,赶走来使,任凭对方再怎么劝也不听。史书上,石崇只说了寥寥九个字:"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

冲冠一怒不过如此。石崇放浪一生,终究捍卫住了一个"情"字。也许他对绿珠的爱多少还是出于强者对弱者的占有欲。

但此时政敌相逼,稍有差池便殃及性命,石崇却并未退缩。对绿珠,石崇是以底线般的姿态保护着的。

而后事态便急转直下。孙秀愤恨,矫诏抓捕石崇,一夜之间,万贯家财尽付东流。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石崇被捕前苦笑着对绿珠说,"我今天要因你而死了。"绿珠哭着回答:"我愿用死报答你。"而后登上崇绮楼,一跃而下。

紧接着石崇被捕,满门抄斩。向来金谷友,至此散如云。却是娉婷者,楼前不负君。

世事百年: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故事再说到盛唐。乔知之欲效仿石崇,却逼死了窈娘。乔生显然不懂,那纵身一跃的决绝,并非被逼无奈,而是先有石崇挺身而出,才换来绿珠的以死相报。

后来武承嗣捞出窈娘遗体,自她身上发现这首诗,立刻杀了乔知之。仔细想来,也算是为窈娘"报仇"了吧。

其实,自西晋以来,写绿珠与石崇的诗篇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大概还是杜牧的那首: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坠楼人。

石崇宁可散尽家财、诛三族,也不愿献出此姬妾

如今,金谷园草木仍在,落花寂寥,却令人想起当年女孩坠落的身影。杜牧是懂绿珠的,懂她的悲伤哀怨,自然也懂她的决绝勇敢。

因此他说他像落花——在最好的年华落幕,却留下惊艳的背影。石崇与绿珠,就此变作历史中的一声叹息。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感慨,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生前纠缠种种,同死彼此明志。若说是前世的福缘,倒不如说,这是你今生给予我的爱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4: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道了这件事,便杀了告密的下人。不肯交出美人,被灭三族晋武帝司马炎死后,西晋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专政的皇后贾南风等人,石崇因
2023-06-11 05:14:00
.../p>石崇此人不仅穷奢极欲,而且还十分好色,据传他的姬妾有几百个,个个都是美貌绝伦,身上穿的也都是精致无比的绫罗绸缎,佩戴的装饰品也都天下难寻的奇珍异宝。他的财宝具体有多少无
2022-12-13 11:24
石崇:西晋巨富的炫富人生与悲剧结局
...中支持,昏聩奢靡至此,也是前所未有的怪事。怀璧其罪家财散尽石崇家中财货不计其数,已经多到不足为奇的地步,但是石崇最为宝贵的是自己的爱妻绿珠。公元300年,司马伦发兵攻占京师,
2023-12-21 16:02:00
...美女,像是西施、貂蝉、王昭君等都是生在穷乡僻壤,梁绿珠也是这样。梁绿珠系边陲地区的白州人,生于晋武帝秦始年间,白州有白江,水木清华;有日博山,钟灵毓秀,梁绿珠尽得山水灵秀之气
2022-12-28 16:18:00
...,在那样一个时代,是丝毫没有反抗能力的。西晋时期的绿珠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弱女子,被逼无奈而坠楼身亡。历史以其独特的能力忘却原本的含义,绿珠之死被赋予至死忠贞爱情的典范,让绿珠
2023-07-28 06:22:00
绿珠是石崇的女人,长得妩媚动人,通晓音律,善于吹笛子,还会写曲和跳舞。石崇虽然已经有很多妻妾了,但是对绿珠疼爱有加。然而,石崇在政治上失意,有因不肯出让绿珠遭到追捕。绿珠迫不得已
2023-08-29 11:10:00
...秀向石崇索要其宠妾绿珠不果,因而诬陷其为乱党,遭夷三族。据史料查阅石崇的财产簿籍,有水碓三十多处,奴仆八百余人,其他珍宝财货田宅也有这样大的规模。三,明朝严世蕃严世蕃字德球,
2023-06-03 10:43:00
...崇产生矛盾,最后,孙秀鼓动司马伦斩杀了石崇,并夺其家财。石崇坎坷的仕途经历,与西晋王朝的门阀政治制度息息相关。传统门阀政治制度下,庶族阶层时时受到岐视打压,政治上难有大作为。
2023-05-31 11:57:00
石崇因美人被诛三族的思考
...也为石崇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种子。【三】因美人被诛三族红颜祸水罪不在女人。长时期的骄奢让石崇变得目中无人,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做人不能太高调,否则很容易招来祸
2024-02-18 20: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