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车联网狂奔10年,还是扔不掉手机支架 | 新汽车十年 ⑧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6-27 13:55:00 来源:帮宁工作室

谁都没想到,“手机支架”竟成为2024年上半年的高频词之一。

事情缘起两个大佬的一次隔空之争,一方是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另一方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

今年4月11日,在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余承东的一句话引发业内关注。他说,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车还要用手机支架,后来想明白了,是因为他们的车机导航不好用,需要用手机导航。

这句话无疑是在“内涵”雷军。今年3月底,在小米SU7上市发布会上,雷军特意将小米手机支架作为汽车生态产品的重要卖点进行展示。

车联网狂奔10年,还是扔不掉手机支架 | 新汽车十年 ⑧

雷军说他发现所有的车厂,都没有考虑过手机支架怎么装。“我买了一筐手机支架去测试,没一个好用的。我说我们一定要做最好的手机支架,手机厂造车一定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当下,大部分汽车用户出行都偏向于用手机导航,因而手机支架无疑讨网友喜爱。

余承东和雷军此番之争,反映车企在推进汽车智能化路上面临的现实难题。不少车企都跟进这个话题,一些汽车智能化软件供应商也给出回应。

这让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手机支架,因这次争锋而在汽车行业再次出圈。

手机支架上一次出圈,还是在10年前。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2014年,我国移动网络迎来4G时代,由此带来的视频数据实时性好、互联网应用拓展多、无线应用空间大等优点,推动互联网加速融入汽车行业。

一辆汽车连上网络后,带给用户最直接的好处体现在车载配置上,如车载导航。在车企大肆宣扬下,该功能迅速引起汽车用户关注。不少赶新潮的人花几千元,加装一套原厂车载导航设备。

彼时,受限于技术,车载导航并不如想象的好用,用户普遍认为噱头成分大,不如手机实用。于是,几千元的车载导航设备,就这样败给了几块到几十块的手机支架。

车载导航虽不受人们待见,但车联网的发展并未因此而中断,反而愈演愈烈。

从2014年起,车联网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高频词,在众多发布会上,车企高管都数次提及车联网。那一年,北京现代、广汽集团等都宣传旗下新产品宣布搭载互联功能。

不少车企开始在战略层面,将车联网作为未来发展重心。

在2014广州车展上,比亚迪针对燃油车体系发布了“智战略”,包括智能车联、智能驾驶、智能安全等3个方面,表明其燃油车的未来发展方向。“智战略”与新能源汽车的“542技术”一起,旨构成比亚迪双驱战略,形成合力之势,为比亚迪品牌带来深远影响力。

在那次车展上,上汽通用也发布了以“车·联·无限”命名的企业车联网战略,主要内容是围绕车载信息服务、移动娱乐与消费和智能驾驶等三大核心,致力于打造未来人、车、社会的互联生态圈,提供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并引领未来智能汽车社会的全新互联生活方式。

《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提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汽车将朝着智能化、轻量化发展,其中车联网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新汽车的核心是新能源和智能化,后者即起源于车联网。10年来,随着车载娱乐、人机交互、智能驾驶等智能功能相继兴起,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相关产业规模也快速提升。

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8288.3亿元,增速为40.2%,远超全球增速。汽车智能化的占比越来越重,车联网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发展车联网。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联网环节产业规模占比为24.9%。

行至2024年,车联网还在狂奔。

长期处于2.0阶段

车联网是什么?对于这一词的定义,业内众说纷纭。

有人从宏观角度出发,认为车联网主要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乘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有人则从汽车功能角度考虑,将车联网分为行车安全和车载娱乐两部分。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山枝,将车联网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包括3类:一是车内网,汽车内部通信网络、CAN或车载以太网等;二是过去几年已商用的车云网(Telematics);三是正在推进的车际网(V2X)。狭义车联网则专指V2X。

在车联网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全球已形成DSRC和C-V2X两大阵营。我国主推的C-V2X成为全球车联网唯一国际标准,陈山枝是这一标准的提出者与推动者。

C-V2X从根源上就具有解决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特殊挑战的技术优势,并有清晰的平滑演进路线,还能与5G、MEC等新技术紧密结合,很好地支持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

从发展历程来看,业内共识是,2014年前,车联网一直属于缓慢发展的1.0阶段,主要为车辆提供基础车载信息服务。

从2014年到现在,4G、5G技术应用,推动车联网多种概念向现实迈进,车联网进入2.0阶段,车端的应用服务包括安全预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

以智能驾驶为例,它需要5G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环境;物联网技术感知路况并与其它车辆、基础设施实时交换信息;人工智能算法则负责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决策,带来更完美的驾驶体验。

车联网狂奔10年,还是扔不掉手机支架 | 新汽车十年 ⑧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车联网仍将处于2.0阶段。

直至进入无人驾驶时代,车联网才迈入3.0阶段,其特征是实现全天候、全场景无人驾驶,生活娱乐应用更加丰富,包括交通自组织与智慧出行服务等。

两大转折点

作为车联网的核心载体,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一直走在车联网发展的前端。在车端,近几年来,C-V2X智能通信的搭载率明显提升,不同的车企亦针对不同车型,作出C-V2X智能通信的装载。

今年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葛雨明表示,2022年新车前装车联网搭载率接近70%,2023年接近78%,而5G车辆超过了百万余辆。

新汽车十年中,车联网发展经历了两大转折。

第一个大转折,是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通过链接操作系统,完成人与车交互形式的升级。

此中典型,是上汽和阿里合作的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于2016年上市。它搭载YunOS车机系统,功能多样性与智能化程度超越了当时同级所有车型。

比如,车内置有高德导航、蜻蜓收音等一系列常用功能,支持智能语音识别功能。通过与手机APP在线连接后,可以通过手机,实现解锁车门、启动车辆、开启空调、设置导航及定位等远程操作。

荣威RX5首次把车载系统以史无前例的方式推到公众眼前,“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由此流行开来。此后,市场上独立研发的汽车操作系统陆续涌现。

车联网狂奔10年,还是扔不掉手机支架 | 新汽车十年 ⑧

越来越多互联网科技企业进入这一赛道,包括进入整车领域的造车新势力。这些企业通过从按键、触屏到语音、视觉、传感交互形式的改变,为产品带来两方面升级。

其一,车联网可直接参与驾驶过程,比如语音控制的精准导航、AR导航等。其二,通过语音交互,在驾驶过程中,驾乘者可以完成更多互联网服务,甚至消费,如车载支付。

第二个大转折,是以华为、小米为首的手机厂商,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匹配单车智能,打通人、车、家的生态链。

华为拥有深厚的通信技术积累,这使得它在车载互联网、车联网技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更容易将生态系统、操作系统、通信技术等应用到汽车上,打造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为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2016年,华为正式立项该项目,主要是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鸿蒙车机操作系统为核心,其它鸿蒙应用生态为辅助,为汽车智能驾驶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无论是车企还是从事自动驾驶的企业,均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开发和应用。

截至目前,北汽、江淮、奇瑞、赛力斯等4家整车企业加入该联盟,通过和华为合作,打造出享界、智界、问界等汽车品牌,其中成立最早的问界品牌已累积输送超过30万辆智能汽车。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跨界企业入局,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步演变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第三空间,这为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好的车联网生态环境。

车联网新时代

车联网是一项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每个玩家都有无法深入的禁区和无法攻克的天花板,在这条赛道上,似乎注定了大家要捆绑在一起,没有哪个玩家能通吃天下。这使得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通讯行业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期。

融合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一些难题。

首先,车联网带给大众的体验感还较为局限,如体验一致性、体验完整性都有待完善。

其次,既有车联网商业模式尚不能覆盖运营支出,示范区运营方还在寻求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最后,面对新车前装C-V2X的选项,车企除了要考虑研发和生产成本控制外,还要考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这些都为车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此,从车企、供应商,到产业链,再到相关部门,都在努力克服重重困难。

车联网狂奔10年,还是扔不掉手机支架 | 新汽车十年 ⑧

在企业端,车企一直在探索核心技术多样化发展模式。那些资金雄厚的国企双路并行,一边全栈自研,一边与跨界企业合作研发。通讯企业则不断完善车端网联技术和应用,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规模装车应用。

电动汽车百人会曾建议,构建开放、多元的合作生态,即车企和跨界企业依据自身市场定位和企业战略,选择合适的合作模式,培育汽车产业新型主体,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高效对接。

“车联网产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应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集中资源、优化布局,更快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车联网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有业内专家认为。

在相关政府部门推动下,车联网的新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今年5月29日,工信部对外表示,规划了1亿个专用于车联网业务的11位公众移动通信网号码,目的是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号码对应匹配的物联网卡装上车后,可以连接4G或5G网络,让具备智能网联功能的汽车,变成一个可以与外界进行数据通信的大型移动智能终端。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发展,车联网成为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变革的必经之路。”陈山枝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手机支架之争,也是余承东和雷军的造车理念之争
...,上车后手机就可以放一边,根本没必要安装任何的手机支架。碰巧小米SU7发布会中的一个小高潮就是展示官方手机支架配件的环节,雷军也将其视为重要的产品卖点,所以余承东在台上的暗讽
2024-04-15 09:57:00
新能源车究竟要不要手机支架 厂商和网友为这个事情撕起来了
...是集中在我们很常见的一个用车物品上,那就是内饰手机支架。余承东暗讽雷军,智能座舱不需要手机就在小米SU7发布后没几天,华为这边也召开了发布会,发布了智界S7,两款产品都同属轿
2024-04-24 14:22:00
再谈手机支架争议,余承东:小米做智能手机出身,车机导航不会有问题⋯⋯
近日,余承东在智界发布会上谈到手机支架一事引发关注,雷军还发投票问网友,是否支持车上有原装支架。据安徽日报元新闻,4月14日,余承东发朋友圈再回应此事,称先前多个美国热销电车品牌
2024-04-15 14:04:00
汽车内该不该放手机支架?网友吵翻,雷军、余承东发声
...中新网4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汽车内该不该放手机支架?这两天网友为这事“吵翻了”。4月11日下午召开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
2024-04-12 13:41:00
余承东调侃小米SU7原装手机支架,雷军:没事,同行间互相交流
...东笑称:“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有些车还要用手机支架,但后来想明白了,是因为他们的车机导航不好用,需要用手机导航。”现场PPT上显示“强大心脏,无需支架”,余承东说完后,观
2024-04-11 22:31:00
汽车智能与手机智能比起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放着不用,用户最爱用的还是手机导航,一个二三十块的支架解决了很多所谓智能用车问题,只要你的车辆支持蓝牙,那音乐与导航分分钟帮你安排。或许是有些车企认为比较高大上的汽车智能,在
2023-01-08 13:29:00
刘鹏:沃尔沃在智能化方面是相对超前的尝试者
...汽车越来越智能,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在车里放个手机支架。刘鹏:说实话,很多用户开车都离不开手机,但实质是离不开手机里各种应用软件。APP会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提供各种便利,例如
2023-07-13 10:00:00
车企大佬纷纷搞起直播,雷军余承东们逼急“老先生”?
...,余承东笑称,“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还用手机支架,后来我明白了,是因为他们车的导航性能不行,需要用手机导航。”他表示,用华为鸿蒙智行的车,无需手机支架。图源:微博截图余
2024-04-19 11:00:00
智界S7交付周期约2
...鸿蒙沟通会上,余承东表示:“为什么很多车还要用手机支架,我也搞不明白,后来明白了,原来是车的导航性能不行,装支架用手机导航。但是用华为的(车机系统)无需手机支架、无需用手机导
2024-04-13 10:0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