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最高亩产干谷903.7公斤
黔西南州水稻千亩高产示范 暨百亩超高产示范测产验收
本报讯 (记者 周军) 9月12日下午,黔西南州水稻千亩高产示范暨百亩超高产示范测产在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万福村收割验收。经四川农大教授孙永健、贵州大学教授方中明、省亚热带作物所研究员罗德强、省农作物品资所研究员杨占烈等专家组测定,平均亩产干谷888.74公斤,最高亩产干谷903.7公斤。
近年来,万峰林坝区实施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种植,不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增产增效、绿色发展,实现了传统水稻的提质增产增收。
据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推总站副站长曾涛介绍,基地主要围绕水稻超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研究和超高产攻关,重点进行水稻创新种质资源品种筛选、超高产示范,栽培新技术、新机具、绿色高效肥料与农药的集成应用,实现了从专家田到农民田转变、从高产品种向优质品种转变、从专家管理到专家指导农户管理转变“三个转变”,不断将科研结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粮食成果,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近年来,黔西南把粮食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着手,以坝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因地制宜选择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深入开展粮食绿色增产增效项目,着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深挖水稻生产潜力,多措并举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为全州稳粮增收提供强力保障。
当天,测产验收专家组经过研究,选定了示范基地3个区域进行实测。经过收割、称重、测水分、换算、复核结果等环节后,最终得出3个区域分别平均亩产干谷894.92公斤、903.7公斤和867.6公斤。
“这里温度和光照较好,昼夜温差大,土壤适中,非常适合水稻产量的发挥,水稻种植对比有其独特优势。从测产情况来看,这片示范基地能实现增产25%以上。下一步要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投入成本,通过技术进行示范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让老百姓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推动粮食生产高效发展。”孙永健说。
值班总编 刘华朝 编 辑 黄 莹 校 对 周祥霞 版 式 舒 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