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能退还吗?17岁少年冒充家长解禁平台 一年打赏45万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6-23 07:5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17岁少年冒充监护人解除平台消费限制,一年打赏45万元。经法院二审判定,平台、未成年人、监护人三方均有过错,责任该如何划分?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高额打赏消费引发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

>>案件:

17岁少年沉迷打赏

冒充监护人与平台客服电话沟通

17岁的小刘是某娱乐类网络直播平台的实名注册用户,其账户绑定支付的银行卡实际属于其父亲。一年时间里,小刘通过该账户累计充值超45万元,用于在平台上打赏主播。最初,平台在发现小刘的异常消费后曾对其账户采取消费限制措施,停止了该账户的充值和打赏权限。但随后,小刘冒充监护人与平台客服电话沟通,平台仅凭电话确认便解除全部限制措施,导致后续大额充值消费的发生。

小刘的监护人发现异常消费记录后,坚决否认这一交易行为的法律效力,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返还充值款项。平台则辩称,小刘的消费行为属于自主交易,且平台已履行了合理的审核和监管义务,不应承担退款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小刘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充值、打赏行为未经监护人事前同意,事后监护人明确拒绝追认,因此该交易行为无效。同时认定该平台审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而应承担责任;小刘沉迷打赏,甚至冒充监护人与平台客服沟通解除消费限制,存在一定过错;小刘的父母作为监护人对其财产管理不当,未有效监督孩子的消费行为,也有一定责任,综合各方过错程度,一审法院判决平台退还小刘24万元。

面对一审判决,小刘与平台均表示不服并向北京四中院提起了上诉。

北京四中院综合考量了交易流水、账号实名信息及使用情况等证据后,确认一审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北京四中院认为平台审核措施存在严重疏漏,未能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平台虽采取过消费限制措施,但解除限制的审核方式过于简单,仅依赖电话确认,并未采用更严格的身份核实手段,导致未成年人得以规避限制,继续高额消费。同时,小刘本人及监护人均负有相应责任。小刘长期沉迷打赏,并通过欺骗手段规避平台限制,监护人对其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因此退款责任应由各方合理分担。

最终,二审法院驳回小刘和平台分别所提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法官:

案件暴露网络平台在未成年人账号消费管理方面重大疏漏

法官表示,本案中,平台虽对小刘的异常消费行为进行了有效识别,并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但在解除限制时仅依赖于电话沟通确认,未采用动态验证或人脸识别等更严格、准确的技术核验手段,导致未成年人可以轻易规避平台限制措施,且平台后续对相关账号缺乏持续追踪监管,放任未成年人账号长期、持续地大额消费行为发生,这一做法暴露出网络平台在未成年人账号消费管理方面的重大疏漏。

与此同时,《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了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的责任分配原则:行为人应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需折价补偿;各方过错需按比例承担损失。具体到本案所涉及的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消费场景,平台未尽到合理的审核管理职责,存在一定过错。同时,未成年人本人长期沉溺于网络打赏消费,冒充监护人欺骗平台客服解除账号限制,亦存在一定过错。其监护人因疏于对被监护人的日常教育,疏于对家庭财产的管理,也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因此,本案以各方的“过错比例”为基础分担各方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这样既强调平台应尽到相应的管理义务,也要求监护人重视其自身应负的教育职责。

>>类似案件:

10岁孩子给主播们“刷礼物”

二次打赏被平台拒绝退款

近年来,未成年人在网络平台上高额打赏消费的事件频发,不少人认为,凡是未成年人发生此类大额打赏或充值案件时,作为收款方的平台或主播都应无条件退回款项,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司法实践中,通过部分案件可以获悉,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技术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固然重要,但也不应过度强调平台的退款义务而弱化了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义务。

据法院公布案例,年仅10岁的小州曾趁母亲睡着,拿起母亲的手机在某短视频平台登录母亲的账号看起了直播,并根据其此前偷偷记下的母亲支付宝密码,在该平台充值了近2万元给主播们“刷礼物”。其母亲发现孩子打赏行为后,在该平台的“未成年人误充值退款”通道申请了退款。退款过程中,平台方多次提示“若发生未成年人二次打赏行为,则该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应由未成年人自行承担”。一个多月后,小州拿到母亲手机后,再次用母亲的账号在同一个平台看起了直播,涉案账号两周内充值、打赏了数百次,金额累计14万余元。要求退款,但这次却被平台以“不支持二次退款”为由予以拒绝。

一审法院综合考虑双方过错及损失情况,一审法院酌定平台退还小州妈妈已消费的充值款及利息2万余元,并赔偿律师费。小州妈妈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案涉账户存在成年人混用的情况,争议的充值款项并不能完全界定为未成年人充值,因此小州妈妈无法依据平台内关于未成年人退款的约定进行全额退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的代理人,本案二次打赏行为的发生源于法定代理人未能监管好自己的账户,同时疏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因此,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存在过错。在平台屡次提示二次充值不再退款的情况下,一审法院又酌定了部分退款金额,并无不当。因此,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说法:

未成年人打赏的合法性边界和平台责任边界在哪里?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平台和监护人的责任边界主要在于,平台是否尽到管理职责,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平台应尽到合理的审核和监管义务,如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进行严格验证,对异常消费行为进行有效识别和限制,以及在解除限制时采用严格的身份核实手段等。”赵良善说。

赵良善强调,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八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17岁的小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大额充值、打赏行为未经监护人事前同意,事后监护人明确拒绝追认,因此该交易行为无效。虽然消费无效,但是监护人未履行大额资金监管以及子女看护职责,监护人的疏忽为小刘实施打赏行为提供了条件,因而承担对应监护人责任。

赵良善提醒,为避免涉案纠纷,一方面,平台应当落实法律职责,采取技术手段,健全审核机制,严格落实身份验证、消费提醒和异常交易拦截等措施,确保未成年人大额消费行为得到有效管理,且做到管理留痕。另一方面,家长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约束,妥善保管各类网络账号及支付密码,定期核查账户流水;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教育,避免因监管疏忽导致未成年人非理性、高额消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张佳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7岁少女充值打赏45万元,家长要求返还,法院判了
...45万元天价打赏案终审结果。17岁少女充值打赏45万元冒充监护人解除限制消费17岁的小刘是某娱乐类网络直播平台的实名注册用户,一年时间里,小刘通过自己账户绑定支付父亲的银行卡
2025-04-11 14:34:00
未成年人打赏有点任性,17岁女孩一年“撒播”45万元
...大,与其年龄、智力明显不相适应。孩子的这些行为未经监护人同意、追认,属无效行为。 不过对此,被告方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平台已履行合理的审核和监管义务,不应承担责任。被告方
2025-06-12 10:57:00
...发现了这一危险行为,及时拦停。询问情况后,民警通知监护人刘某到场接受批评教育。6月15日,要参加同学聚会的小亮从母亲手中拿走了电动自行车钥匙,尽管母亲叮嘱让其小心,14岁的小
2023-09-17 02:06:00
...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
2022-12-25 00:14:00
19岁学霸少年两次错失高考,律师都怒了!
...中的大儿子,也就是小刘同父异母的哥哥,现在是父亲的监护人。但是大哥一直不同意弟妹落户。小刘的妈妈说,小刘同父异母的大哥为了多占甚至独吞父亲的房产,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同意他们
2023-04-19 16:30:00
一小学生被骗35.8万!已有多名学生中招
...里有人泄露艺人隐私,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不然将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小吴一下子就慌了,不停给“张警官”发消息,说泄露隐私的事情是在她进群之前,跟她没有关系,然而“张警官”一直没
2023-08-28 15:39:00
一小学生被骗35.8万!多地警方通报紧急提醒
...露艺人隐私,群里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否则将直接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2万元。 小李立马给“张警官”发消息解释,对方让她加律师QQ,好好配合才能洗清嫌疑。小李加上了“赵律师”时,
2023-08-26 16:07:00
...子女。具有兰山区户籍的适龄儿童,本人或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学区内有自有住宅且实际居住。4、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父母(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需同时具备
2023-07-11 11:02:00
撑起法治防护伞  保护“少年的你”
...籍地上学。于是,我们主动对接户籍地检察机关,就指定监护人及入学问题进行沟通协调。”白海波告诉记者,子洲县人民检察院向户籍地检察机关发出《协作委托函》后,与当地检察机关携手推动
2023-07-13 06:5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 吴彦祖前女友MaggieQ官宣结婚
46岁女星MaggieQ官宣结婚,历任男友包括吴彦祖、丹尼尔亨利。
2025-07-12 16:43:00
农民工大叔写《我的母亲》,何以打动人心?
近日,短视频平台一博主发起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写作活动,邀请路人来挑战历届高考作文题。一位戴着安全帽、穿着工装的农民工大叔
2025-07-12 12:28:00
杨少华告别式举行 儿子差点哭晕被抬出场馆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7月9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去世,享年94岁。据媒体报道,杨少华家属10日举行了临时吊唁仪式
2025-07-12 08:01:00
张金兰:柔肩担重义 孝爱铸丰碑
鲁网7月11日讯自1984年嫁入穆家村以来,她的人生便与“责任”和“奉献”紧密相连。四十载春秋流转,她以柔弱的双肩,先后挑起了照料婆婆
2025-07-11 21:54:00
一张旧照片牵线 砀山警方助力离散23年的家庭重聚
大皖新闻讯 7月9日上午,安徽省砀山县公安局故黄派出所门口,梁某一家10余人送来一面“神速寻亲显警威、鱼水情深暖人心”的锦旗
2025-07-11 14:08:00
什么是“内耗型感情”? 珍爱网专业分析其解决之道
很多人谈起感情,最怕的不是吵架,而是“累”。那种明明没有大矛盾,却总感觉很疲惫的状态。对方一个眼神、一次沉默,都会被反复揣测
2025-07-11 09:32:00
女儿替父母还债,十四年积案画句号
大皖新闻讯 女儿替父母还债,使得一起跨越十四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终于画上了句号。大皖新闻记者7月11日上午了解到,舒城法院7月7日成功执结一起有“温度”的民间借贷纠纷案
2025-07-11 13:34:00
这是谁家姑娘?基因显示她的亲人在南昌
本报讯 万礼妍、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曹智健报道:30多年前的冬天,一件包裹着女婴的破旧红色小袄,成了福建莆田寻亲人赵女士与亲生家庭最后的羁绊
2025-07-11 07:01:00
恋爱不是较量是理解 珍爱网呼吁用“同理心”守护爱情
晚高峰地铁上,一对情侣低声争执,女生抱怨男生:“你根本不记得我今天开会”,男生反驳道:“你又没说是重要会议。”此类事情在城市生活中屡见不鲜
2025-07-10 08:46:00
你们的热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你们的热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谢谢每一个奔赴的新青年们,风雨雷电不阻前行的意念;太阳崭新,照耀每一个鲜活的自己。永远年轻,永远新青年,我们下次见。
2025-07-10 11:59:00
宝宝的 “第一次”,父母的独家记忆库,邀您珍藏这满满的爱意
在宝宝的人生旅途中,每一个 “第一次” 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闪耀着无与伦比的意义。这些瞬间,不仅是他们生命中的崭新突破
2025-07-10 15:58:00
暑期警惕儿童意外伤害 小心吞噬异物和卡喉危险
近日,9岁的小北(化名)在写作业时误吞了一只中性笔的笔嘴,紧接着剧烈咳嗽不止,在深呼吸时还发出了异常哨声,于是被紧急送往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2025-07-10 07:58:00
夜问|为什么会突然平等地讨厌身边的所有人?该如何调节?
你是否偶尔会对亲近的人产生莫名的厌恶感?即使对方并未做错什么,自己却觉得再也难以忍受,甚至对周围人都开始感到厌烦。在社交平台上
2025-07-10 03:49:00
婚内出轨榜一大姐,“蓝狐狸”发文道歉
7月8日河南开封万岁山景区NPC蓝狐狸发布致歉声明:“郑重向我的妻子、家人,以及悉心栽培我的万岁山景区领导和一直陪伴支持我的粉丝们作出深刻道歉
2025-07-09 14:33:00
建设银行潍坊经济开发支行:一场与“考研”骗局的赛跑,护住教师妈妈的血汗钱
鲁网7月9日讯6月25日,一场争分夺秒的反诈劝阻行动在建设银行潍坊经济开发支行营业室上演。一位1971年出生的女教师怀着为孩子考研“试水”的急切心情
2025-07-09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