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吃得饱 住得暖——吉林舒兰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见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7 17: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长春8月7日电 题:吃得饱 住得暖——吉林舒兰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颜麟蕴、魏蒙

6日,临近午饭时间,工作人员正将矿泉水、方便面、米饭分发给受灾群众,这是记者在吉林省舒兰市第26中学临时安置点看到的场景。

连续强降雨给吉林省舒兰市造成严重汛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舒兰市进行预防性和紧急性两次转移,共转移人员18916人。

记者见到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孙财时,他和家人正在床铺上休息。

“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一开始我们还对撤离有抵触情绪,觉得一场雨能咋样,多亏了村干部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回忆起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的过程,孙财仍然觉得后怕。

“早上吃得很好,是土豆炖肉。艰难的时候,有这样的菜饭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同样在这个安置点的舒兰市开原镇五滴村村民张万祥说。

汛情导致吉林省舒兰市部分村庄被淹,道路中断。为了保障安置点物资供给,舒兰市启用直升机向无法恢复交通的受灾区域空投救灾物资,为居民提供水、食物等救急物资。

“我们采取直升机投放的形式,把饮用水、泡面投放到指定地点。”吉林市星昊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机务安飞说。

在舒兰市金马镇安置点,记者看到纯净水、方便面等物资整齐地码放在一起。这个安置点共设置了75个房间,有92名村民入住。

“床和被褥都准备好了,我们直接入住,有啥需求跟工作人员说就可以。”被转移群众郭君说。

当地正通过卡车转运等形式,保障受灾群众食物等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卫生、饮食、医疗等服务,确保受灾群众在灾情期间吃得饱、住得暖。

“有电有网,有厕所。现在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21: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精心筹备 如期开学——多地灾区学校开学见闻
...心地玩耍。就在半个月前,这所小学还是一处受灾群众的安置点。“水最大时,学校的西面和南面都是一片汪洋。”校长梁立国回忆道。当时,学校在教室里铺上行军床,每个教室住12人。学校启
2023-09-01 18:30:00
...的房屋就被洪水冲塌,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一家人在安置点住了两月有余。“那会儿总感觉眼泪擦不干,心里老是酸酸溜溜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徐中仁抹抹眼角,“家里的衣服、家电这些
2024-02-12 04:18:00
吉林省舒兰市中小学全部如期开学
...天蛟/摄就在一周前,这里还是本轮汛情中舒兰市最大的安置点。8月初,吉林省舒兰市遭遇连续强降雨,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当地政府迅速转移安置群众。自8月2日起,学校陆续接收了来自平
2023-08-22 08:45:00
牢记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名村干部。他告诉官兵,杨林水村有的村民已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剩下的村民正在陆续转移。党员突击队队长付运红决定,先按计划把物资送到村里,再到临时安置点开展医疗救助。“背囊交给我,
2023-08-10 06:55:00
悲痛!吉林舒兰市4名抗洪勇士因公牺牲!
...平安中心校、平安三中、开原二十六中、新安中心校4个安置点,尚有安置群众531人;组织力量对安置点、受灾村屯进行消杀,累计消杀611户,消杀面积6.2万余平方米。8月5日,吉林
2023-08-08 11:27:00
新华全媒+丨断桥上的“生命之索”——吉林舒兰开原镇新开村最后一名受困人员解救记
...重的乡镇之一。洪水来袭,开原镇新开村村民陆续转移至安置点,但74岁的曲凤霞因常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成为新开村最后一名受困人员。为了解救曲凤霞,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队员就地取材
2023-08-06 21:59:00
...说服,最终于17时40分许成功将受灾村民50余人护送至临时安置点。“一开始还觉得村干部小题大做……”“担心家里的牲口,舍不得……”“现在看多亏了村干部让我们提前转移,现在能吃
2023-08-06 20:04:00
吉林市:逆行出征 紧急转移群众1.4万余人
...劝导,最终于当日17时40分许将50余名受灾村民护送至临时安置点。截至8月5日21时,吉林市、舒兰市两级公安机关共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安全转移群众1.4万余人。目前,抢险救援工作
2023-08-07 07:08:00
...3个村约有200名受灾群众,先后安置于舒兰市第二十六中安置点。这里热水热饭供应充足,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安置点内还停有一辆救护车,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8月9日
2023-08-12 12:1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清晨7时的太原,空气中还夹着昨夜细雨的凉意。我站在迎泽大街的斑马线前,准备像往常一样瞅准空隙快步穿过。这时,一辆白色轿车缓缓停下
2025-10-14 07:06:00
近一年来,西安男子景日升(化名)为了要回自己借出的5万元钱和一直没有拿到手的4万元工资而四处奔走、讨要,可由于签的并非正规劳动合同
2025-10-14 07:47:00
藕丁乱入小炒肉 豆芽客串土豆丝 两盘跨界菜有惊吓没惊喜
消费者质疑所点外卖是剩菜回收再加工店方称绝不可能 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律师:商家不提供最直接证据 不合理建议消费者全面固定与整理证据持续跟进投诉或考虑提起诉讼一盘“山城小炒肉”中混入了清脆的藕丁
2025-10-14 07:14:00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七年援疆育桃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在新疆阿克陶县的校园里,只要提起援疆教师付春水
2025-10-14 07:01:00
近日,由太原龙投集团联合世界文化协会合作伙伴在太原古县城举办的“太原·法国嘉纳国际艺术节”,作为以“文化多样性”与“非遗保护”为主题的国际艺术交流项目
2025-10-14 07:06:00
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人社部令第29号),10月13日,西安市人社局公布2025年第四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2025-10-13 15:39:00
术前拧紧安全阀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医生以专业与责任守护患者安全
关节置换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四级手术,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这不仅要求临床医生在手术中要严格操作
2025-10-13 15:46:00
果然财评|从困在系统到有权说不,美团试点“骑手屏蔽顾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一则骑手功能更新,正在改写平台经济的权力算法。美团在七城试点的“骑手屏蔽顾客”机制,不仅是对千万骑手权益的补位
2025-10-13 16:5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10月13日,记者从济宁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大力推进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
2025-10-13 16:57:00
“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亮点抢先看
——三类百人阵容齐聚丹凤!秦岭漫秋意,丹江酿酒香。10 月 15 日至 18 日,“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即将盛大启幕
2025-10-13 17:13:00
小8跑街丨西安科技路团结南路 广场台阶断裂月余未修
西安市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西南侧的街心广场,裂开的台阶成了附近居民的心病。10月12日,包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路口西南侧
2025-10-13 17:15:00
9月28日,市民反映,西安市新城区康乐路十四街坊59号楼西光厂家属区一楼有家托管餐厅,将烟道接到居民楼里,油烟直接排进小区
2025-10-13 17:15:00
鲁网10月13日讯9月13日,建设银行反赌反诈系统成功拦截一笔汇出境外的涉诈资金,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避免了客户4090美元的资金损失
2025-10-13 17:17:00
北汽福田深耕“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新标杆
从波斯湾畔的沙特KD工厂,到东南亚矿区的重卡车队,再到非洲岛国的纯电动客车,北汽福田以“共赢”理念书写着中国商用车出海的新篇章
2025-10-13 17:17:00
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开展“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近日举办“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主题剪纸活动
2025-10-13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