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0 09:5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积极争当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切实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谦让他人、友善待人,积极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携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中华大地上更加蔚然成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17日下午,总书记来到桐城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他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可谓闻名遐迩、代代流传。根据《桐城县志略》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土地纠纷。张家写信向远在京城的张英求助,张英回复了一首“让墙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回信,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吴家备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六尺巷”。六尺巷是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是美德,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与古人相比,我们现代人应当有更宽阔的胸怀和气量,应当保持更高尚思想境界,自觉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们由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经历等不同,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相互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对此,要树立宽容和包容的心态,学会用“退一步”换来风平浪静、海阔天空。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为了一个座位、为了一个先后而大动肝火,出言不逊伤了和气;有的一言不合老拳相向,持刀舞棍大打出手;有的在芝麻绿豆的小事上纠缠不休、逞强斗狠,甚至酿出血案,实在令人唏嘘。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是少数人的道德水准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他们虽然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忽视了社会公德、他人的利益,容易意气用事、鲁莽行事。等到将小事酿成了大祸,后悔莫及却为时已晚。很多矛盾纠纷其实只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大多可以“一笑泯恩仇”,得到圆满解决。

事实上,理想的社会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往往存在着弹性空间。对于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汲取六尺巷体现的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些冷静、少些冲动;多些忍让、少些冲突,做到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避免因小失大、输掉人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这意味着,需要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地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发力、不懈努力,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增强公民道德素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传统美德,积极争当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切实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谦让他人、友善待人,积极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携手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中华大地上更加蔚然成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0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桐城市黄甲镇三新村:厚养薄葬美德常在 移风易俗绿树常青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崇俭尚德倡文明,移风易俗树新风。近年来,桐城市黄甲镇三新村坚持“党建引领+村规民约”双驱动模式,持续探索健全村级移风易俗工作机制,积极贯彻落实市、镇两级
2024-09-26 16:49:00
成武县:诚信榜样打造美德成武“信用名片”
近年来,成武县党集镇高度重视美德培育,积极倡导诚信利他的仁爱之道,通过开展身边好人好事典型选树活动,全镇1000多名诚实守信人物先后入选山东好人、菏泽好人、成武好人、美德诚信模范
2023-08-14 11:16:00
第1视点|在六尺巷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礼让美德
...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第1视点》带你了解。
2024-10-21 08:54:00
...“六尺巷”精神彰显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退让三尺,造就亘古佳话。六尺巷的故事,源自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发生争讼。张英回信中的
2024-10-30 18:35:00
...礼让”的美谈也流传至今,成为谦和礼让、和谐相处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参观六尺巷时,习近平说,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24-10-18 20:22:00
...”最基本的品质是“有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美德是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好水酿美酒,好德出好人。“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立德修身,方能树
2023-07-15 01:16:00
传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象征大地,认为君子要取法大地生育、包容和承载万物的美德,进而提升自身德性。《说卦》指出:“坤,顺也。”大地具有宽厚和顺之德,使万物各遂其生。厚德载物,就是指要拥有宽广的胸怀,
2023-09-15 01:54:00
时政现场说丨六尺窄巷天地宽 基层治理新路径
...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时政现场说,人人有话说。桐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时政现场说》节目来到桐城市六尺巷,跟随总书记脚步,共话六尺巷文化
2024-10-20 08:48:00
为有机融合美德信用工作与移风易俗工作,结合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积极探索“美育新风+”模式,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全民立德树人宣讲活动在大秦家街道滕家沟村拉开帷幕,为
2025-03-19 12: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