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5年8月30日至9月1日,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鸟情调研小组在滹沱河湿地开展秋季迁徙季调研时,再次观测到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wú)群体,其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该物种在2025年6月至8月的繁殖季中连续三个月现身滹沱河,表明这一极危鸟类可能已将石家庄滹沱河湿地作为新的繁殖地。
8月31日上午,调研小组记录到7只黄胸鹀在滹沱河湿地觅食,包括5只雄性和2只雌性。黄胸鹀习性机警,见人迅速隐匿。同一区域还观测到水栖苇莺、震旦鸦雀、金眶鸻等多种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的幼鸟体形也已接近成鸟,反映出石家庄区域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高玉喜指出,黄胸鹀属候鸟,以往仅在迁徙季节途经石家庄,繁殖季未见踪迹。然而2025年连续三个月均监测到其活动,且分布范围扩大至井陉冶河、滹沱河灵寿、鹿泉、正定段等多地,这表明黄胸鹀很可能已在石家庄本地繁殖。高玉喜强调:“一次观察到7只黄胸鹀集体觅食较为罕见,这充分体现了石家庄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这一发现并非偶然。早在2020年秋季迁徙季,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工作人员已在滹沱河小壁林区段首次记录到黄胸鹀踪迹,此后连续多年迁徙季均观测到黄胸鹀群体活动。2024年9月5日,调研小组在滹沱河长安区段发现5-6只雌性黄胸鹀,经连续蹲守拍摄确认其为南迁途经个体。当时,工作人员已开始关注该物种在滹沱河湿地越冬乃至定居的可能性。
据了解,黄胸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等级,主要栖息于河谷草甸、灌丛草地及湖泊沼泽周边地带。石家庄滹沱河湿地食物资源丰富,近年来已吸引蒙古百灵、灰椋鸟、八哥等部分候鸟转变为留鸟。
高玉喜表示,石家庄太行野生动物救护站将持续监测黄胸鹀种群动态,重点跟踪其繁殖与越冬行为,加强对栖息地的保护管理,为极危物种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记者 南开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