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黄应宗:送科技上门 为农民增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8 02: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黄应宗:送科技上门 为农民增收

乡村科技特派员黄应宗(右一)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指导农户对五指毛桃进行科学管护。 受访者供图

◎何木保 本报记者 刘 昊

在黄应宗的技术指导下,清塘镇英家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种植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了示范区周边群众种植英家大头菜,获得了高效益。

“水稻制种田里的稻子要及时收割,在用收割机收获时,要注意清除机器上的稻谷等杂质。收割后的稻田要及时翻耕或种植绿肥作物养田,确保来年丰收。”10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种子与种植业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黄应宗到该县红花镇桃加村,指导种粮大户做好田间管理时如是说。

作为乡村科技特派员,黄应宗服务于水稻、蔬菜、食用菌、水果以及园区产业。这些年来,他“面对面”“零距离”对基地及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给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红花镇今年发展水稻制种基地6100多亩,夯实全县创建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基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与黄应宗团队的技术指导是分不开的。”红花镇镇长蔡园雅说,今年,全镇水稻制种基地面积约占全县水稻制种基地面积的20%。

食用菌融入螺蛳粉产业链

在钟山县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基地员工有的在采摘黑木耳、白木耳、毛木耳以及秀珍菇等食用菌,有的在打包销往外地的食用菌,还有的利用电商现场直播销售食用菌,一派忙碌的景象。

“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地处‘中国长寿之乡’钟山县回龙镇,该示范区面积为500亩。”基地负责人胡锡强介绍,在黄应宗团队的规划指导下,该示范区分为“五区一园一中心”,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近年来,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在黄应宗团队的推动下,通过科技帮扶、项目引进,实现了生产技术、品种培优、装备设施和经营规模‘四大提升’。”回龙镇党委书记车英仁说。

自从与柳州螺蛳粉配料产业链紧密融合后,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的种植基地从厂区扩大到了附近村屯,从本土扩大到了广西柳州和湖南、海南等地,目前,食用菌基地已带动回龙镇周边种植农户41户、为广西柳州等地种植户代培菌棒600万棒。

“今年以来,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辐射带动当地农业增产丰收;实施‘稻+菌轮作’‘菌+菜轮作’等种植新模式,促进了农业保粮增收。”黄应宗说。

目前,菌美人间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年总产值为1580余万元,并吸纳周边3个村集体经济投资入股,每年获得分红收入20多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69户,户均年增收2.15万元,解决村民就业161人,并辐射带动区内外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大头菜获得高产高收益

“发展大头菜种植,苗床地要精挑细选,以土壤肥沃、能排能灌的田块为佳;每亩施粪水2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50公斤,适量用草木灰作底肥;育苗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定植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样才能获得高产高收益。”黄应宗经常到钟山县各村寨培训讲解大头菜种植的技术要点。

清塘镇英家村是全县种植大头菜的示范区,以种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英家大头菜为主导产业。英家村每年稳定种植大头菜面积为5100亩—6100亩,分为“四区一园一带一中心”,即种苗繁育区、标准化种植区、品种展示区、智慧种植区,加工物流园,农文旅休闲带和综合管理中心。

“在黄老师的技术指导下,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种植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带动了示范区周边群众种植英家大头菜,获得了高效益。”清塘镇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人刘金德说。

如今,英家大头菜示范区引进和培育了盛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绿盈大头菜加工专业合作社等4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发了即食型大头菜酱等系列产品,注册了“百岁头”“灵猴牌”等品牌商标。

2022年,英家大头菜示范区种植大头菜面积5100多亩,年产量7650吨,产值5355万元,带动农户1812户,增收580万元,还带动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今年,英家大头菜示范区预计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有望为村民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预计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大头菜种植1万亩以上。

优质稻米销往全国各地

“黄特派员,‘巡两优838’和‘巡两优151’优质稻,哪个品种好?”“黄老师,‘春两优29’和‘昱香两优8号’优质稻,哪个产量高呢?”

这段时间,黄应宗连续收到公安镇种植大户钟情浩等10多户农户的技术咨询信息,他一一给予了解答。

近年来,钟山县全力打造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力争将其建设为全县粮经产业现代设施示范基地。

“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是公安镇9200亩优质稻制种基地核心区,黄应宗参与实施了‘广西千万亩优质稻良种示范推广’项目,并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巡两优838’‘春两优29’‘昱香两优8号’等近20个优质品种的制种和推广工作,主推品种覆盖率达100%。”钟山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唐和良说。

今年,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面积约1.11万亩,种植面积1.03万亩,涉及农户1000多户,以稻菜轮作种植模式为特色。

“在黄应宗团队的指导下,示范区打响了‘正地稻’‘寿城香米’等5个水稻品牌和‘贺农鲜生’‘贺农优选’等15个农业品牌,通过电商销售以及‘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把精制大米销往全国各地。”公安镇镇长李龙说。

“如今,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已形成‘基地+龙头企业+订单大户+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和以‘稻+菜’轮作模式为特色的运营体制,并通过水旱轮作实现‘钱粮双丰收’和农旅融合目标。”钟山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人廖彬佳说,通过科学化管理模式,示范区实现年产水稻近1万吨、蔬菜2万吨,年总产值超1亿元。

目前,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已培育发展国家级合作社1家,区级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7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员工每月人均收入超30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0多万元,构建了“村庄、企业、农户”三方共赢新格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景。奏响农旅融合乐章走进平桂区椒闻天下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区,育苗大棚里的工人们正忙着装土、点种……前期种下的种子已长出嫩绿的幼苗,一株株娇翠欲滴长势喜人,不久便可以进行移栽。平
2023-09-19 03:17:00
钟山:英家大头菜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产业预计总收入3500万元以上,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廖超文 虞中晖)钟山县清塘镇大同村菜农在采收英家大头菜。廖超文摄 钟山县清塘镇大同村菜农在
2022-12-17 10:15
宜宾翠屏:丰收时节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在翠屏区北域,当地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原则,以提升种粮效益为发展目标,围绕“藏粮于地”,重点建设的北域粮
2023-09-21 17:36:00
一场“龙虾狂欢”等你赴约
...现场会4次,目前正在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我们已建成大米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的稻虾生态米加工体系,还建设了稻田小龙虾预制菜深加工工厂,建立年销量超1000吨
2024-04-30 06:57:00
普子村600亩大头菜迎丰收
...黔西南日报本报讯 (通讯员 张贤艳 赵炫圳) 当前正是大头菜收获、加工的最佳时节。兴义市丰都街道普子村种植的600亩大头菜迎来丰收,村民采收销售忙。走进丰都街道普子村种植大户
2024-01-04 03:26:00
钟山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选2023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英家大头菜产业示范区、水墨稻香优质稻产业示范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验收……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预计
2024-01-27 00:18:00
青海门源:小小香菇产业 助力农民增收
...创区和食用菌观光采摘区,增加农民当地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工作人员正在分拣香菇(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准备上市的香菇(央广网记者张海东摄)(来源:央广网)
2023-09-24 21:00:00
...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农民种植风险,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23年,该县共与30余家涉农企业签订合同,带动发展食用菌、辣椒、高粱等山地特色农业产业30万余亩,农产品销售额
2024-03-14 06:17:00
贵州贡米村:“三步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府规划和鼓励下,几年间,村里先后发展起了羊肚菌、大头菜、西瓜、草莓等一系列产业。“比如羊肚菌采取和水稻轮作的模式”,种植户冯于华和张正付告诉记者,“羊肚菌不能连作,否则会导
2023-07-27 20:4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