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今晚报
西青区郦景园社区居民张凤娥40年无私照顾智力残疾小叔子
以长嫂之名 尽父母之责
每天早上,家住西青区中北镇郦景园社区的张凤娥都会早早起床,为63岁的小叔子石鸿杰做早饭。只要天气好,张凤娥还会带着石鸿杰外出遛弯儿。这样的日子,张凤娥已经坚持了40年。作为嫂子,张凤娥为自幼智力残疾的石鸿杰撑起了一个家,用自己的爱,诠释着“贤惠嫂如母”。“我就当自己又养了个儿子,都是应该的。”张凤娥感慨地说。
一诺千金
1983年,张凤娥嫁给丈夫石洪利,婚后与公婆和小叔子石鸿杰一起生活。因为母亲怀孕期间曾煤气中毒,导致石鸿杰智力残疾,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智力水平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
婚后,公婆的身体不好,平时照顾小叔子的担子,张凤娥就承担了不少。每天中午下班,张凤娥都会回家给一家人做饭,还会蒸上一大锅馒头。“一家六口人,算上我儿子四个男的,小叔子那时候又是大小伙子,吃得多。”张凤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刚开始,张凤娥也曾经委屈沮丧过,毕竟对于一个结婚不久的年轻人,婚后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她只能早早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担。
“从结婚到现在,我和我老伴儿就没过过一次二人世界。”采访时,张凤娥开玩笑说。但她很快就想通了:“我不照顾,谁来照顾呢?”
1995年,张凤娥的公公去世。同年,婆婆也因病导致半身不遂,需要时刻有人照顾。瞬间,张凤娥不仅要管小叔子,还要伺候婆婆,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但她没有一句怨言,继续默默地为一家人付出着。
“妈,鸿杰交给我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照顾好他。”1999年,婆婆病重弥留之际,张凤娥的一句承诺后,老人才放心离去。
长嫂如母
一句承诺说出来简单,但是要做好,却非常难。“咱得凭良心说话做事。”张凤娥说到做到,即使生活再难,她都用耐心、爱心照顾着小叔子的生活起居。
从此以后,张凤娥不管去哪里,都带着小叔子一起。“他自己在家我不放心。”张凤娥说。回娘家吃饭照顾父亲,张凤娥带着小叔子;去社区开党员会,也要带着小叔子,因为怕他自己在家出危险。
2020年,张凤娥一家搬到中北镇的新家。“这是小叔子的房间,有自己的卫生间。这是我和老伴儿的屋子,小叔子在我们屋子里的浴室洗澡。”近日,记者来到张凤娥家,她热情地介绍着。记者看到,房间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每天,张凤娥除了做好一日三餐,还带着小叔子在小区里遛两次。“他血糖太高,坚持每天运动,现在好多了。”张凤娥说。
张凤娥是个特别细心的人。今年,她发现小叔子突然瘦了很多,就带他去医院检查身体,查出他得了甲亢。此后,张凤娥每周带他去医院抽血化验、拿药治病。在张凤娥的精心照顾下,小叔子的病情很快好转。张凤娥在小叔子的内衣裤上,也都绣上了记号,以便他自己穿衣服时能分清楚前后、正反。“就和小孩一样,离不开人。”采访时,张凤娥看着坐在身旁的小叔子,微笑着说。
乐观面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凤娥悉心照顾着小叔子,生活也越来越稳定。不过,2013年、2014年,张凤娥接连因病做手术。2015年,她又被查出患有脑瘤,住院进行开颅手术,回家又休养了半年。术后恢复期间,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叔子。
2016年,身体刚刚恢复不久,张凤娥的父亲又病重在床。与此同时,张凤娥的小孙子也出生了。“父亲、小孙子、小叔子,哪个不管也不行。”张凤娥说,那是最难、最累的一段时间,不过她也扛过来了。“我就是比较乐观,一辈子谁没个坎儿,谁家没个困难?但我一直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阳光就在明天。”张凤娥说。
“嫂子,你的面里有鸡蛋吗?我这有鸡蛋,给你吃。”40年的朝夕相处,小叔子特别依赖张凤娥,如今也会用自己的只言片语关心嫂子,这也让张凤娥感觉到特别开心。
身边圆梦365
市文明办 今晚报 主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