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10-27 17:02:00 来源:鲁网

每年10月,全球迎来“粉红丝带月”。这个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益活动,最初是为了提高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三十多年过去,它已从小众倡议发展为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粉红丝带”不仅是活动标志,更是“团结、勇气、希望”的象征。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近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年新增病例约35万例。不过随着医学进步,早期乳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已超过90%——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女性能够“活下来”。

但当“活下来”不再是唯一的挑战,一个新的命题出现了:治愈之后,她们该如何重新拥抱生活?

四个女性的重生时刻

2025年10月,嘉会医疗从近6000名曾在嘉会治疗乳腺癌的“粉红战士”中,邀请了4位痊愈者拍摄了一支主题为“别怕,我们都在”的短片。

镜头前,她们讲述了确诊时的心境。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33岁的Sophie订婚后不久确诊,她问未婚夫:“你会不会后悔选择我”;有人刚获得晋升成为年级主任就确诊了,“那是你永远不想听到的词”;还有人本来“强撑”,但想到家里的小朋友瞬间就哭了,“整个过程当中,我就哭过这么一次”……

虽然她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确诊后的困境相似:疾病带来的不只是对死亡的恐惧,更是对“接下来该怎么生活”的茫然。

而短片的后半段,也记录了她们找到答案的过程。她们每个人用一个词定义了自己痊愈后“重塑的生命”,分别是:powerful(力量)、活着就好、miracle(奇迹)、欢喜。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Sophie不仅完成了治疗,还抱着刚出生的“天使宝宝”出镜;另一位“粉红战士”说“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发生的任何事情你只要去勇敢地面对、接受,我觉得以后都是光明的”。

从恐惧到力量,从茫然到欢喜——这些转变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治愈之后,她们需要什么?

对于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来说,确诊带来有一系列棘手的现实问题:

我还能要孩子吗?能保留乳房吗?术后多久能恢复工作?我该如何面对家人的焦虑?伴侣会不会因此离开我?

这些问题听起来琐碎,却关乎一个人的尊严、身份认同和人生规划——它们与肿瘤的大小、分期同样重要,却在传统治疗过程中往往被当作“次要问题”搁置。

而这背后,其实折射的是一个更大的命题:在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定义“健康”?

如果健康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那么消灭肿瘤就是终点。但如果健康意味着“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完整状态”,那么治愈只是起点——患者需要的,是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是在经历创伤后依然能够拥抱未来的勇气。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已经可以被视为一种慢性病进行管理。但技术进步之外,医疗理念的转变同样重要: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从“治愈疾病”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医学的进步,更是对人性尊严的尊重。

嘉会医疗在本次“粉红丝带月”进行的一系列行动,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系统实践。

当支持变得可见:粉红色的城市陪伴

2025年10月,上海的秋天热闹明朗。粉红丝带的标识出现在这座城市的多个角落。

嘉会医疗携手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莫尔顿牛排坊、GE医疗、BROSHOP、兴业太古汇、凯德等爱心伙伴,共同发起粉红丝带月系列活动。申花主场的粉红Logo、世博公园的粉红跑、兴业太古汇的“彩虹饮食健康全攻略”、凯德北外滩来福士的垂直跑、BROSHOP的骑行、莫尔顿牛排坊的粉红特调(每售出一杯捐赠18元给乳腺癌关爱公益基金)……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这些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它们创造了一种“可感知的支持”。

当一个女性在运动场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餐厅看到粉红特调,在骑行中体会陪伴,在社交媒体上读到真实的康复故事——这些具体的、可感知的支持,让“别怕,我们都在”不只是一句悬空的口号,而是真实的陪伴。

一场特别的主题日:从医学前沿到生活细节

10月18日,嘉会医疗举办了“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主题日活动。这场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嘉会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刻理解。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活动当天,嘉会国际肿瘤中心肿瘤内科主任宣琳丽以30余年的中美临床经验,为患者解读基因组学如何改变乳腺癌防治格局。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妇女癌症中心乳腺肿瘤项目主任、转化肿瘤研究项目联席主任、肿瘤内科教授Mark Pegram博士分享了“乳腺癌国际前沿疗法”,从经典的靶向药物到最新获批的创新疗法,他的分享展现了精准医学如何让治疗方案做到“量体裁衣”。何樨医生则详细分享了“乳腺健康筛查与自查”的专业科普内容。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宣琳丽主任进行《基因组学在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课题的演讲

在前沿治疗方法、专业科普之外,医生们也深入回应了患者们关心的、关乎生活质量的很多具体问题,例如手术要做多久?术后多久能恢复?能不能保留乳房的同时保证安全?……

乳腺外科主任王铮元讲了一个关于保乳手术评估的细节:在嘉会,保乳手术的决策会提前让放疗科医生参与,确保患者不会因为术后无法放疗而不得不二次手术。这个细节,体现的正是嘉会所倡导的多学科诊疗(Team Medicine)的价值——不是等问题出现了再开会讨论,而是从一开始就让所有相关科室的医生站在同一条线上,为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负责。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王铮元主任进行《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课题的演讲

而当王铮元主任继续讲到用腹部脂肪做乳房重建时,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这样既解决了重建材料来源,又能改善体型。”活动现场的笑声,打破了医学的严肃感。

接下来,物理治疗师教会了乳腺癌患者如何应对术后淋巴水肿,又回答了具体而生活化的细节问题:护肤品怎么选?做家务要注意什么?跳广场舞哪些动作不能做?作业治疗师带来的“催眠与颂钵疗愈”,则让参与者在实际体验中认识到:治疗的目标不只是消灭肿瘤,还包括学会清理内心负面情绪、重建生活信心。

从基因检测、手术方案,到术后护理、心理疗愈——这次活动串联起“治愈”到“生活”的完整链条,关注的既是如何治愈疾病,也是如何重建生活。

不只是医生:社会工作如何参与康复全程

同一天,嘉会国际医院与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工作项目举行了合作挂牌仪式。双方已经合作了四年,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在嘉会肿瘤中心开展患者关怀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正式挂牌,意味着这种合作进入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阶段。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嘉会医疗管理执行委员会主席项乃强(右)与纽约大学Silver社会工作学院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全球社会工作硕士项目主任徐庆文教授(左)共同为合作项目“揭牌”

疾病带来的不止身体挑战,还有心理波动、家庭关系的调整,以及重返社会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医生可以治愈疾病,但一个人的康复,需要的是整个生活系统的重建。

通过与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工作项目的合作,嘉会构建了一个更完整的患者关怀体系。社工团队将深度参与患者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程,提供心理疏导、家庭关系协调、社会资源对接等服务。这些专业支持,与医疗团队的临床治疗形成互补,共同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多学科诊疗:让“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发生

前面提到的活动、主题日、社工支持——这些具体的行动背后,是嘉会医疗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系统实践。而支撑这一理念的,是多学科诊疗(Team Medicine)的模式。

在肿瘤治疗领域,多学科会诊(MDT)已经是常见的诊疗方式——针对疑难病例,多个科室的专家会聚在一起开会讨论。而嘉会所强调的“多学科诊疗(Team Medicine)”,则是一种更深层的理念:不同学科的专家从患者入院第一天起,就组成一个固定团队,共同参与、贯穿全程的诊疗过程。

这种模式的核心,不在于“会诊”这个动作本身,而在于“全程陪伴”的理念。

就像短片中Sophie的案例。33岁订婚后确诊,她想要孩子但需要化疗,面临保乳还是全切的选择。肿瘤内科、乳腺外科、妇产科、放疗科的医生讨论的不只是“怎么把肿瘤切干净”,还包括: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术后放疗方案能否保护卵巢功能、化疗药物的选择会如何影响生育能力、是否需要在治疗前冻卵……

患者不需要在不同科室之间反复奔波,不需要自己去协调不同医生的意见,而是有一个团队在为她的整体健康负责。

最终,Sophie不仅完成了治疗,还在短片结尾抱着刚出生的“天使宝宝”。她说:“如果不是在那个时候发现,我今天就不会在这里了。最好的治疗、对的人、对的时间,一切都为我们准备好了。”

在肿瘤治疗领域,嘉会拥有国内领先的外科专家团队、国际化的肿瘤内科专家和尖端精准放疗技术。但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理念:专业康复团队和中医团队帮助解决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问题;生殖中心为育龄期患者提供生育力保存项目,守护她们做母亲的梦想;社工团队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医生不是单向的“指令发布者”,而是患者的“专业顾问”和“陪伴者”;患者也不是被动的“治疗对象”,而是拥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的“决策主体”。

虽然,并非每个患者都有充分的选择空间——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紧迫性,有时会让“活下去”成为唯一的选项。但在医学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更多可能性,让治疗方案不仅考虑疾病本身,更考虑患者的人生规划和生活质量——这正是现代医疗应有的温度。

结语

当“治愈”成为新生活的起点

当治愈成为起点:嘉会医疗探索乳腺癌患者的完整康复之路

粉红丝带月的意义,不在于一场活动、一次义诊,而在于它让“以患者为中心”从理念变成了可感知的现实。

当一个女性在球场看到粉红Logo,在诊室听到医生说“你可以去旅行”,在康复科学会如何跳广场舞,在社工那里找到倾诉的出口——这些具体的、日常的支持,共同编织成一张安全网,让她们在面对疾病时不再孤单。

技术可以延长生命,但只有理念的转变,才能让生命重新丰盈。

责任编辑:李 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8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爱之名,恒久守护 | 2025「恒爱」乳腺癌患者关爱活动,点亮身心康复之路
...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倾力指导,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学会、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健康频道、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恒瑞医药提供公益支持的202
2025-06-17 10:07:00
...更多病友听。2024年10月,“拿到确诊报告那天,我盯着‘乳腺癌’三个字,手一直发抖。”回忆起那段至暗时刻,她的声音依然有些哽咽。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医生最初评估诊断为非特殊
2025-04-19 13:26:00
“与美丽同行”,临沂市肿瘤医院科学指导乳腺癌患者心理管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为驱散乳腺癌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阴霾,点亮康复希望之光,近日,临沂市肿瘤医院乳腺科一病区举办以“乳腺癌患者心理管理——关爱身心,共筑康复之路”为主题的科普讲座
2025-07-16 18:42:00
关注肿瘤整合康复,“济愈”患者关爱行动启动
...愈”肿瘤整合康复科普教育及患者关爱行动启动会暨首场乳腺癌专场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呼吁,随着肿瘤治疗理念和技术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在治
2024-06-17 20:32:00
为患者量身订制康复锻炼器
...5月11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一位做了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正在使用一台锻炼器做术后训练。“锻炼器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训练握力、臂力等上肢各部位。”该患者说道。这台
2024-05-13 07:01:00
滨州市中心医院:“全程管理”不是口号,是刻进日常的责任
...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的护士站里暖意融融,61岁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董阿姨亲手将一面绣有“医术高明,尽职尽责”的锦旗送给纪秀猛主治医师,身后站着同批康复的五位姐妹,每个人身上都
2025-08-19 22:30:00
康复归来,底气何在
...缝一件“软铠甲”从2019年起,内衣设计师于晓丹开始与乳腺癌术后患者打交道。“最初是一位治疗乳腺癌的医生找到我,想让我给他的病人设计适合术后穿的内衣。也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好
2023-04-21 07:26:00
手把手教学,临沂市肿瘤医院举行粉红丝带健康科普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王馨为了帮助乳腺癌患者更好了解疾病治疗知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近日,临沂市肿瘤医院乳腺科一病区精心组织乳腺癌粉红丝带活动“与美丽同行”乳腺健康科普公益
2025-07-30 20:07:00
徐兵河院士:“区域医疗中心要把肿瘤作为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他是我国肿瘤内科和乳腺癌诊疗领域的领军专家,此次大会带来对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的全方位思考,并为保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提出“发展处方”——徐兵河院
2023-07-10 10: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