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论道)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2-12-26 05: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论道)

崔 文编制

新华社发

最近,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始终立足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中国已经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太空国际合作令世界由衷赞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则让世界对太空探索的前景充满信心。

合作新平台

日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实现“胜利会师”。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后,将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驻留,开展更加深入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宇宙空间探索。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指出,天宫空间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建造空间站的国家。报道强调,天宫空间站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欧洲航天局甚至计划让它的宇航员登上天宫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的一名设计师对媒体说,中国空间站是“包容的空间站”,外国航天员也可以适应中国空间站中的环境。

多家外媒均注意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英国国家空间学院院长阿努·欧嘉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将带来新的科学实验能力,支持微重力环境下的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这能让我们对这些学科产生新的认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中国空间站除了实施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实验,还将实施此前所邀请的国际研究人员的实验。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报道说,中方表示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服务于科学目的。报道援引研究中国航天事业的法国航天专家菲利普·库埃的评论说:“预计会有其他国家的航天员被邀请进入中国空间站。”

据《自然》杂志报道,至少有1000项科学实验将在天宫空间站进行,其中大部分涉及中国研究人员,但也包括来自其他17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领导的研究项目。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肯尼亚、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和秘鲁等。

稳步推进国际合作

美国《时代》周刊指出,中国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强调,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报道指出,自2004年以来,欧洲航天局和中国一直在交换欧洲和中国卫星收集的数据,以推进地球科学研究。2016年以来,中国与19个国家和地区、4个国际组织,签署46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

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航天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声明》。今年11月,中国发布《中国航天推动构建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的行动声明》,系统阐述中国国家航天局致力打造合作共赢“朋友圈”的理念、倡议与行动。声明提出,愿在共商全球治理、促进行动协调等八个方面,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塔斯社注意到中俄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报道指出,2017年11月,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国家航天集团公司2018—2022年航天合作大纲》,其内容涵盖月球和深空开发、空间技术、特殊材料开发等多个领域。2021年3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又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的合作。在去年6月的全球空间探索大会期间,中俄航天机构联合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伙伴指南(V1.0)》,将月球科研站项目分为“勘、建、用”三个阶段,时间跨度达15年,计划于2035年建成,并欢迎国际伙伴在任务各阶段以及阶段各层级参与项目合作。

意大利航天局前局长、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物理系教授罗伯托·巴蒂斯通高度评价意中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2017年2月,意中签署两国间第一份载人航天合作协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意大利航天局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合作的协定》。2018年2月,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其中搭载了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利玛窦”,可以为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捕捉较为全面的高能粒子动态信息和数据。目前,两国科学家正密切合作开发“张衡二号”卫星。“中国宣布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充分展现了合作精神。目前已有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多国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我相信,未来中国开展国际太空合作的能力将不断提升。”罗伯托·巴蒂斯通说。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航天科技专家亚历杭德罗·法拉·西蒙指出:“通过将中国空间站打造成向国际社会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中国将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红外地面观测平台项目能够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让我们深感自豪。参与该项目的墨西哥科学家和工程师对项目实现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让人看到希望”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这次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

据《西班牙人报》网站报道,我们正处于航天业的繁荣时刻,其中,中国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美国《太空新闻》杂志网站报道强调,中国今年已经进行了62次发射任务,超过2021年创下的一个自然年发射55次的纪录。

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报道说,中国空间站的“三舱三船”组合体,达到当前设计的最大构型,总重近百吨,“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工程能力”。

法国新闻广播电台网站指出,2003年,中国加入了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小型俱乐部,此后它便不断进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管、空间政策专家伊莎贝尔·苏尔布-韦尔热介绍:“凭借超高水准的太空任务,中国从2010年起就成为一个合格的、自主的太空强国。”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保罗·沃雷尔认为,中国的太空计划“特别认真”,其瞄准的“任务复杂程度是逐渐增加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称,3名航天员升空前往中国几近完工的空间站,这标志着中国在太空长期驻扎的开始。这是中国太空计划的一项重大成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太空计划的博士研究员莫莉·西尔克说:“中国空间站向世界证明,中国有远见和能力完成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壮举。中国空间站不仅将使中国和其他国家能在太空中进行实验,而且将充当中国计划中的国际月球研究基地的一个重要前哨站。”

俄新社报道说,中国强调对外开放,“邀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空间站合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有更多机会飞向其他星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消息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期待中国携手更多国家,让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推动
2023-07-25 10:28:00
...一起,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历史是一部逐步摆脱剥削和不公正的历史,是寻求公平的全球经济制度的历史。在经历了无数动荡和痛苦之后,人们认识到,持久
2023-07-08 17:00:00
...6位驻华使节和国际学者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开展对话交流,结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从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探讨认识,共话发展。历史长河中,各种
2023-09-29 10:11:00
...里程碑意义。”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他表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在
2023-10-07 04:3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近年来
2023-02-15 05:26:00
...放共享难题专家倡议:打造数据互联互通互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报讯(记者倪思洁)“当今社会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驱动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5月30日,在2023中
2023-06-01 07:34:00
...,是永远搬不走的好邻居,是休戚与共、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中方历来珍视中老友谊,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老关系,将发展中老关系置于对外关系的优先位置。中老建交62年来,
2023-07-08 07:48:00
...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北京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就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
2023-02-14 06:36:00
...研究员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从“人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扎根深厚历史文化土壤
2023-10-07 01:31: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