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花钱买乐子,这届年轻人擅长——从上海“街头奥运”到城市运动空间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7 15: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5月27日电 题:花钱买乐子,这届年轻人擅长

——从上海“街头奥运”到城市运动空间

新华社记者李丽、高萌、林德韧、陈地

现如今,城里的年轻人会在哪儿进行体育消费?刚刚在上海结束的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给出了生动诠释。整个赛场连成一片时尚运动街区、整个赛事变身城市大派对的热闹景象,让年逾古稀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都兴奋得一起摇摆——当运动更加走进生活和街头,更加提供身份认同和嗨点,年轻人才更加买账。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4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运动空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将运动空间定义为,体育场地设施融入或整合社区街区、城市公园、体育中心、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自然生态等多维空间资产的体育消费业态组合概念。

专家认为,作为“体育+”创新融合的典型代表,运动空间在新科技整合、新场景打造、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创新价值与潜力,已成为城市消费升级与商业更新的重要增量。

场景:传统体育馆VS“年轻力中心”

滑板公园、时尚运动街区……这些更多被网络称为“年轻力中心”的新型城市运动空间,已取代篮球、羽毛球馆等传统单体运动场馆,成为年轻人用脚投票的城市休闲目的地。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认为,在上海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就是一个打造城市运动空间的成功案例。

关键之道创始人张庆表示,以往传统运动会留存了大量运动场地设施,“这么多年有赛事就有体育场馆的存在,但相对而言,比较少用商业的消费场景来赋能,而新型的运动空间更强调消费业态,强调融合。”

赢商tech零售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童丹霞观察到,在北京,开业十年以上的购物中心都在面临空间的调整。以去年最出圈的朝外年轻力中心The Box为例,该项目东西两侧都有改造规划,覆盖到一个片区,成为城市更新中的典型项目。其外墙上的大面积彩绘、上层空中篮球馆、下层户外滑板街及“公路商店”和酒吧餐饮店,潮流氛围感拉满。“除门票外,还通过社群活动如跨界音乐会等内容运营,来完成盈利平衡。”

《报告》显示,运动空间已经成为商业综合体的典型业态之一。在重点监测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中,运动空间达5252个,相比2022年,增长2.17%;多个城市占比超过2%,其中武汉、成都、上海、南昌、昆明占比超过2.5%。

张庆认为,The Box项目和上海对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的打造,都是“运动主题街区”的概念,这正在成为文创园区打造、老旧街区升级的重要方向。依托运动业态导入,引导商业业态、建筑空间与城市景观的升级,提升街区城市功能承载力,注入多元文化与潮流活力。

认同:小众即大众

“走进商业体一楼,原来都是大牌或者快消时尚品,现在都是不认识的专业运动品牌。这种消费末端的变化,反映了年轻人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变化。”这是成都盈石副总裁诸博振对流行趋势变化的观察。

赢商的数据分析也有类似结论。童丹霞表示,2023年运动品牌增长显著,安踏营收突破600亿元,一些小众户外用品市场出现井喷式爆发增长。在购物中心里,一季度的零售业态中,户外品类开店的意愿度和增长率最高;同时在文体娱业态中,壁球、拳击馆等小众运动馆成为都市年轻白领下班释放压力和多巴胺的选择。

所有商家都在研究新世代的消费习惯,“年轻力”由此成为热词。诸博振认为“年轻力”并不完全与年龄有关,而是一种始终抱有热情和好奇的生活方式,此类人群具有较大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并在社交媒体时代具有流量势能。

“年轻力”人群是商家迫切希望抓住的群体。诸博振认为,此类人群不再被主流文化所束缚,对他们来说,小众即大众,更加追求个性化、特立独行的文化体验。他们通过网络关注一些小众领域和有共同爱好的人,分享感情和兴趣,形成身份认同,汇集成较小但非常聚焦的文化圈子——“社群”。而这些社群的小众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可渗透到更广泛的大众群体里,进而形成他们的主流文化。

张庆认为,从商业角度,国际奥委会面临同样挑战,这也是他们引入滑板、霹雳舞等四个时尚项目并在上海打造“街头奥运”的原因。

童丹霞在观察The Box项目时发现,晚上商场黑灯闭馆后,仍有很多篮球爱好者在附近交流,滑板空间仍有特色IP社群活动,加之酒吧、商店和餐饮零售业态,社群和社交氛围较浓厚。

价值:从功能到情绪

专家普遍认为,新世代消费已从功能性进入悦己性,更多追求的不再是“有什么用”或者说实际功能,而是能提供什么“情绪价值”。

诸博振表示,除了物质性消费,这届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和感情买单。“具有故事性的,独特和个性化的东西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比如设计感强的、传奇性的、联名款的产品。”

商家也在迎合这种趋势。2月份阿迪达斯发布全新的品牌主张,从此前的“没有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迭代到现在的“喜欢不为什么(you got this)”,其官方解释是旨在把快乐带回运动。

对新世代来说,消费即自我。诸博振觉得,他们非常愿意花钱买快乐,但反过来,如果觉得业态环境跟自己不匹配,可能一分钟也不多待。“年轻人需要量身打造的场所,因此运动空间的运营需要跨界去做场景、社群和内容,建立与他们的关系和黏性。”

在张庆看来,“情绪价值”也不复杂,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就是给消费者提供的便利性及高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因地域差异等往往不可复制。如成都的运动空间可能要考虑喝茶嗑瓜子的地方,但在北方则不见得。“从这个角度,可能每个城市的运动空间都值得重新思考。”

此次体博会东道主成都市的体育局副局长祝力江表示,在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和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大背景下,成都正探索如何让运动空间融合传统和时尚,贴近市民生活,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巴赫:“业内”标杆 我打满分
...上海晴空万里,黄浦滨江在太阳下有了夏日的热烈,不少年轻人结伴前来观赛,有的甚至还带着滑板,一副资深玩家的模样。经过四个比赛日的激烈争夺,“更年轻、更城市、更开放”的奥运会资格
2024-05-20 04:02:00
这里是全球运动中心,充满活力魅力
...势,也反映出社会主流的一种转变。我们与时俱进,跟随年轻人的步伐,也非常期待看到这几项运动在巴黎奥运会的登场。”
2024-05-16 05:43:00
...步提升奥运会的影响力。 “社会在演变,体育在演变,年轻人的口味也在变,所以我们需要在奥运赛事中顺应这种改变。”他说,“巴赫主席一直在说,要把体育运动带给人们,带到人们所在的
2024-05-20 15:18:00
极限运动从街头走向奥运:城市空间创新交给专业人士
...化进程促进了城市极限运动在中国的流行。一方面,大量年轻人进城让城市极限运动发展有了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新城建设为极限运动提供了大量的广场空间。 但在21世纪早期,国内大部分城
2024-05-22 11:25:00
4.5万人涌入奥运资格赛上海站,最好的体育赛事,是让观众也动起来
...些项目的共同点是运动员和观众群体一样,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因此激情四溢的青春活力无处不在。从比赛规格、巴赫主席评价、观众的反应来看,上海像办了场“迷你奥运会”。更值得说道的是
2024-05-20 18:43:00
乒乓奥运冠军许昕:从上海走向世界,扎根创业“昕”天地
...意去尝试,所以我们下决心去做这件事情,想引导更多的年轻人”。球馆开放以来,许昕细心地捕捉着每一个动人的现场。“有些小朋友对于乒乓球的热爱,其实从眼神就能看出来”,回想起小运动
2023-06-29 09:00:00
国际奥委会:感谢上海这座城市
...全世界的一个趋势,体育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且迎合年轻人的品味。“从第一批进入这座公园的运动员眼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兴奋,对所有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运动员都爱这里
2024-05-16 02:41:00
青年时评|体育之城 魅力之都
...运动,靠近它们,尊重它们,而不是将它只看成是“街头年轻人的一种玩乐”。赛事使得城市运动不再是“孤立”的事件,而拥有了丰沃的“土壤”,培育年轻蓬勃的体育文化、体育氛围,更成了城
2024-05-17 09:47:00
“在上海感受奥运氛围”
...场内外成“潮童天下”走在城市公园内,最大的感受就是年轻人多。在家长的带领下,“小不点”们也找到了自己的游乐场。在滑板比赛现场,记者偶遇一位年轻的妈妈,怀中抱着不满周岁的婴儿,
2024-05-17 05: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