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陈思义 陈年烂芝麻的事,也有嚼头,有回味。 话说1958年办了人民公社,一切归集体,吃饭在大食堂,俗称“大统”,我记得墙上刷的标语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办农业中学也是一大创举,《温州市志》载:“1958年3月中央号召大办农业中学,至4月17日,温州地区(包括丽水)已办起农业中学177所,温州市郊区也有22所。”暴风骤雨般的办学运动席卷温州,一个多月里突然有99所农业中学冒了出来。现在的人一听农业中学,以为是专设农学专业的学校,非也,农业中学是有别于全日制中学的半农半读学校,学生半天读书,半天种田。 老家的茗岙农业中学,就是1958年办的温州99所农业中学之一,《永嘉县志》载:“1958年4月初,茗岙首办农业中学。”那是怎么办起来的呢?通常,先把学校办起来,然后让学生们来入学读书。然而茗岙农业中学是个例外,是学生们自己办了一个学校,让自己来读书——他们是故事的主角,这批小学毕业后没有机会读初中的小青年,心底里“我要读书”的欲望日夜膨胀,一次碰头商量之后就干起来了。 没有校舍怎么办?乡干部出了个点子,去找庙宇佛殿当校舍吧。下垟寮,一座千年古刹,有前后两进,有三间香堂,坐北朝南,依山临溪,用水方便,与村子隔着一片田垟,孤零零地在村头水口,给人一种冷清、寂静、神秘、安宁的感觉,就把学校办在这里吧。 古刹破破烂烂,柱子被蛀虫蛀了,摇摇欲坠,怎么办?自己动手修理吧,好在村里顺水推舟做好事,学生浙松、燕清、太年、玉田、时龙等几十个人上山砍来杉树木,背的背,抬的抬,七手八脚把树木搬运过来。两个学过木工手艺的学生丈量尺寸,把被蛀虫蛀了的柱子换成新的,因陋就简,又请三四个木匠来做了课凳桌、办公桌、黑板、格子铺,当时是“大统”时期,木匠来做工也是为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全社一盘棋,学校无需支付工钱。创业往往先完成再完善,一开始就追求完善那就什么也办不成了。 就这样,当年8月的一天,潘老师拿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永嘉茗岙农业中学”几个字,这就是校牌。学生们围着看,女老师的字好漂亮。老师十八岁,学生十六七岁。校牌在门口一挂,就开学了。1个老师,教2个班。2个班,有102个学生。师生们的主人翁思想和艰苦奋斗精神,使白手起家办学成为事实。 第一要务是吃饭,怎么办?自己办食堂。砌好了灶台,又缺少厨具,学生浙松把自己家里的镬、镬盖、菜刀、镬铲都搬来了。哪有鱼与肉!青菜也是自己种,学生浙松、永归、法迪、庆杰去村里拔来白菜苗,栽在空地上。又挑来人粪,给白菜施肥。年轻人你追我赶争先进,一担人粪60公斤,比一比谁的一肩挑得远。一肩,就是不换肩不停歇地挑一口气。一肩挑得远就说明力气大,有耐力。 食堂的柴火问题怎么解决?自己到老山砍柴。老山离学校二十多里山路,天蒙蒙亮师生们就动身,手冻得拿不住串担、棒柱,太冷了。山里砍柴、捆柴是力气活,那么冷的天也干得满身大汗。喝溪水解渴,吃冷饭充饥。午后挑柴往回赶路,翻山越岭,稍歇即走,挑到学校天已黑了,没人叫苦。 没有钱买粉笔、纸张、煤油怎么办?听说供销社在收购一种用于染色的野树根,叫“梅香刺桩”,同学们喜出望外,马上组织起来去挑,来回五十里山路,一天半赶一趟,一百斤野树根五角钱,卖得的钱用作学校办公费,解了燃眉之急。 上午上课,下午种田,农业中学是怎么个教学法? 五十多亩水稻田,五十多亩山场,还有一片柑橘园,够师生们忙的。大同学带小同学,犁田、插秧、做番薯垄、压番薯,个个都很出力,农民称赞农业中学的学生是种田能手,又红又专。“又红又专”是1958年热词,指政治表现好,专业技能也好。学校养了羊和鸡,羊栏就在下垟殿,在下垟殿守夜护羊,山风呼呼吹,六月夜里盖棉被也凉丝丝,猫头鹰叫声凄凉,他们不怕。一次师生们到双坑水库帮助农民造大坝,推着小车拉泥土。晚上女生睡在简陋的民房里,男生就在稻草堆里过夜。深夜降霜,寒风刺骨,有人病了一场。一次师生们到海拔800米的南山上开垦茶园,晴天劳动,雨天读书,白天劳动,晚上读书。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找个地方坐下,借着微弱的青油灯光学习,没说一个苦字。 苦,反倒会使年轻人不知苦、不怕苦、不叫苦。有书读是他们最大的乐,有一缕阳光照亮世界,哪有什么苦呢?茗岙农业中学成了全县勤工俭学的一面红旗,永嘉县政府赠送给学校绵羊10对、意大利鸡16只、耕牛1头,我们无法想象这对师生们的鼓励有多大。温州地区奖给学校3000元奖金,学校用这笔奖金去温州城里购来图书和教学仪器,去韩埠码头接货的一队学生,走了七十里山路了,还是宁愿多走二十里路,把十一箱奖品抬到区公所让区长看看。他们自豪,他们感激。温州地区在茗岙农业中学开现场会,好评如潮,一下爆红。学校代表到北京出席了全国农业中学先进代表大会,受到了嘉奖。后来我也在茗岙农业中学读过书,辛酸苦辣全知晓。人们说,茗岙农业中学是那个年代的一种尝试,一个励志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17: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