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央企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路径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04 00: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钱春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新型举国体制作为国家治理在科技领域的新变革,是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新型举国体制是在我国传统举国体制实践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新的战略目标、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新的时空条件做出的创新性发展,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继承与延续。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更加强调面向市场需求,发挥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和资源整合的作用。央企作为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部署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央企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特殊地位和优势

央企大多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这决定了央企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具有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特殊地位与优势,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央企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与要素,具有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良好条件。在规模上,根据《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2021年底,央企拥有研发人员107万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41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拥有国内研发机构532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7个。在质的方面,央企近年来也有明显改善,2021年央企研发经费投入9045.9亿元,同比增长16.1%。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34%提升到2021年的2.5%,中央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远超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的投入强度。央企具有经营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等优势,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可发挥重要组织和引领作用。

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研发成果转化涉及中间产品转化、成果检验与迭代创新和国外企业或技术标准进行动态博弈等一系列复杂的市场行为。央企具有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安全能力,能够站在民族复兴和国家产业安全的高度,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拓展安全边界,统筹多方资源力量,实现全国资源互通共享,在此基础上相互支撑、有效转化,产生“1加1大于2”的整体优势,焕发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国家整体核心竞争力。

新型举国体制更加关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多地在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和攻关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央企可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若干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未来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型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重要的支撑。

推动央企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实施路径

构建“选赋配管”一体化顶层设计。“选”,即坚持“四个面向”,选择真正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赋”,即央企为所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主体充分赋能、赋权;“配”,即针对攻关主体,央企应予以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手段;“管”,即建立效率优先的原则,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制定方案纠错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治理效能。

选准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央企在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时,就要“看清趋势、看清方向、看清道路”,首先针对突出问题,整体把握内外形势和技术趋势,选择最重要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抢占科技制高点,找准原因、集中突破。同时,围绕攻关任务注重持续性和系统化布局,积极打造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重大基础与前沿技术,着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

推进“去门槛、强管控、严退出”的协同机制。“去门槛”,就是实现跨行业优优协同、强强携手、优势互补,让全社会的优质力量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形成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强管控”就是央企对于新型举国体制研究攻关项目实行全过程、全周期的严格管理,开展常态检查,避免“科技烂尾”的局面,建立“公平竞争、有效合作”的科研秩序;“严退出”就是推行动态化退出机制,按照“优进劣退”的原则,实行严格的负面清单制度,实现优者随时可进、劣者立即退出,切实把整体实力强、科技水平高、质量管理好、信用等级高的主体吸纳到研究攻关任务中。

打造宽松包容的鼓励性环境。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以跟随、模仿为核心的研发与以引领、创新为核心的研发存在巨大差别。前者强调秩序、学习、对标,甚至是“削足适履”“先固化、后优化”,后者强调灵活、突破、创造,强调“敢为天下先”。这就需要央企在创新文化和环境上下功夫。要弘扬科学精神,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弘扬尊重和信任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文化,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正确对待研制与应用中失败的科研理念。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上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心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网当前,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在逐渐重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势在必行。“我们的目标是要在集成电路和芯片等高水平科技领域实现自立自强,而
2023-05-09 14:07:00
...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邀请科学家、企业家、政策专家等共同研究阐释推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内涵、机制和实施路
2023-11-23 14:13:00
健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举国体制
...对科技、教育、人才等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科技创新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亟须建立与发展
2024-08-14 07:50:00
...要扎实做好2024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大力度提升创新整体效能,系统性优化创新生态,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着力
2023-12-26 18:41:00
...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部长王志刚: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加快形成竞争优势《&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5-06 05:19:00
...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复杂激烈。我们站在新的更高发展起点上,深入学习宣
2023-01-10 04:50:00
...年的之江实验室是浙江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和智能系统五大科研方向。2021年
2023-07-20 14:48:00
有浙一说丨杭州小伙吴易昺夺冠的三个看点
...进。这是属于中国年轻人的“大国自信”。这是一扇新型举国体制的展示窗口。曾经说起中国体育,言必称“举国体制”“金牌战略”。但竞技体育世界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略——早在2008年北
2023-02-13 20:17:00
...,成为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可以看到,我国科技创新正在积累进步中渐进地发生结构性变革。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拥有诸多有利条件。在从技术追赶向前沿引
2023-08-15 04: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