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0 11:5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记者 周广学 摄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沿黄河大堤东岸房台而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色楼房赫然耸立在视野中,这就是垦利区杨庙社区——国家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社区。这个黄河滩区曾经的“穷窝窝”,已然变成安居乐业的“福窝窝”。

2021年10月21日,是所有杨庙人终生铭记的日子。

如今,黄河已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和杨庙社区一样,黄河滩区正在发生着美丽蝶变,滩区人民、沿黄人民的生活满溢着幸福。特别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下,河畔涛声劲,幸福悄然来,越来越多的滩区群众已经走出黄河滩,跨步奔向崭新的生活。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迎来新生活

1971年,为解决黄河凌汛威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兴建了南展区工程,1978年基本完成。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滩区的群众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和母亲河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滩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安居难、吃水难、用电难等如影随形。其中安居难,更是难中之难。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搬家后,杨庙社区群众放鞭炮迎新年。记者 张振 摄

安居不得,难以小康。2013年,村民们盼望许久的好政策终于来了。我市正式启动房台村住房拆迁改造工程,建设新社区。杨庙社区就是为改善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覆盖沿黄河大坝11个房台村。

半里地、5米、40年,这几个数字,能够串起如今家住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程洪青的大半生。程洪青曾经的旧宅距黄河仅半里地,一住就是40年。为防止黄河发大水淹没房屋,家家都筑起了5米的房台,一到汛期就提心吊胆。如今,程洪青和乡亲们迎来了崭新的生活,住进崭新的楼房中,曾经的艰苦岁月一去不复返。忙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一荤一素的一元餐厅、集中供暖的新楼房……如今,在杨庙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梦想不再是奢望。

2013年起,东营区龙居镇南展区搬迁改造也开始实施,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被列入搬迁安置范围。龙居镇麻三村是龙居镇南展区搬迁项目中的一个村,过去的几十年里,村民一直生活在“抗洪——重建——抗洪”的循环中。通过搬迁改造工程,如今的村民住进了社区漂亮的楼房里,也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目前,龙居镇5884户、13512名村民均已经领到了新房的钥匙,此举彻底改善了村民祖祖辈辈的居住条件。

安居、乐业,生活才能越过越美。居住条件的巨大变化,开始激励村民们为美好生活不懈奋进。

滩区变景区

沿南二路一路向西,行至龙居镇黄河大坝,再向南一直走就来到了龙居桃花岛滑雪场。冬日里,这是一处满目洁白的冰雪世界,到了夏季,这里是一幅绿草茵茵的滑草场。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龙居桃花岛旅游区 资料图

许多人并不了解的是,2012年之前,龙居桃花岛滑雪场所在地仅是一片闲置的村落与一片片低洼的池塘。2012年开始建设后,龙居桃花岛滑雪场成为了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的三大板块之一,依托生态林场与黄河的旅游资源,龙居镇从那时起规划建设起了各个旅游功能区,滩区一处处变成了景区,龙居镇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领下,龙居镇从分散的旅游资源为切口,以项目特色为抓手,开发推出了主题多样的精品旅游路线,整合文旅优势资源,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龙居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以来,以“乡愁”为主题,着力探索沿黄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充分整合沿黄民俗文化、特色民居等资源,打造了龙居湾宿集项目,龙居湾宿集总占地2800亩,规划民宿57000平方米,已成功获评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

坝上人家应犹在,龙居湾里日日新。目前,龙居镇兴龙路和黄河大堤将沿线特色景点串珠成链,一条条沿黄风景旅游带展现在世人面前,也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齐鲁样板”。

农民变工人

村民变居民后,家门口的生计成了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的事。

为此,龙居镇坚持就业优先,多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除了本土企业入驻党群服务中心,帮助群众就地就业外,龙居社区还在东营区率先启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设立沿黄宜居促进、红色文化传播等4类8种岗位,兜底安置了386名生活相对困难人员,全面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

与龙居社区不同的是,2016年搬迁以来,杨庙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成立党总支,带领11个村党支部坚持把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等当成大事来干,抱团发展思路之下,杨庙社区沿黄党支部领办产业联合社应运而生。

走进杨庙社区果蔬种植合作社的大棚里,只见一列列西红柿藤蔓被整齐地吊在一根根线上,诱人的西红柿挂在枝头,这正是杨庙社区探索建立沿黄党支部领办产业联合社的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近年来杨庙社区还大力发展了乡村旅游、草编合作社等产业,群众收入来源由单一种植收入为主拓展为土地流转、务工和经营收入等多种渠道,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翻了一番。

利津县陈庄镇临河村地处黄河滩区,土壤沙黏相间,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瓜果种植。然而过去的临河村村民,却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经过充分地论证,临河村村民决定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大规模发展瓜果种植。

如今,“临合蜜瓜果”种植基地已发展瓜棚2000多个,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值1.4亿元以上,村民的钱袋子也迅速鼓了起来。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借助瓜果种植带来的高人气,借助黄河水岸的自然特质和独特风貌,建设起了一条集特色产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黄河生态经济带。无论是有机大米还是水产养殖,当地70%以上的农村产业都可以融入这条生态经济带当中。

群众富起来,环境美起来,是滩区生态改善的最终目标。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助力下,利津县北宋镇立足黄河滩区实际,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多措并举,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全面推进滩区乡村振兴,一个全新的黄河滩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北宋模式”正展现在世人眼前。

2022年终特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记黄河滩区的美丽蝶变

资料图

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新颜。沿着黄河大坝一路向东,在推动滩区迁建工作的同时,我市牢筑绿色发展根基,推进滩区迁建与产业发展一体推进,在黄河尾闾广袤的大地上,“黄河滩”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营日报记者 闫雯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2:27: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菏泽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落户东明湿地公园
...普宣教功能,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示范带动东明黄河滩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几万只候鸟连续十年到东明黄河滩区、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越冬,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央电视台《
2023-02-16 22:37:00
...经,“有女不嫁黄河沿”成了滩区群众抹不去的痛,搬离黄河滩区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事。随着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战略的实施,一幅壮美的“滩区安居图”破解了世纪难题。安居与乐业并重,搬
2023-10-18 15:34:00
出发!用脚步丈量黄河,从“六合” 读菏泽
...的启发与“明日”的思考。沿着葵堌堆村西行,便是菏泽黄河滩区迁建样本——六合新村。该村是鄄城县4个迁建村台中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新村,2020年9月完成搬迁,今年已经是第3
2023-12-16 21:39:00
...了,有了在城里生活的感觉。”2019年,高青县开始实施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工程,裘延霄所在的郭王村也在搬迁之列,他的摆渡人工作画上句号。黑里寨镇副镇长李孟楠说,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
2023-10-29 10:38:00
...卷,这里便是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六合新村是鄄城县黄河滩区4个迁建村台中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代表性新村,因涉及武西庄、西周楼、三合村、毛洼、王庄和苏庄6个村,故名六合新村
2023-11-07 15:58:00
鲁豫两省交界处,黄河滩区拍到大鸨
...,黄河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黄河滩区越冬。这些候鸟当中,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摄影李鲁源闪电新闻记者随郓城县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鲁源,一同前往鲁豫交界
2023-11-25 15:13:00
从逃离滩区到回归社区:一对父女的“回家”之路
...70岁的社区居民常公圣怎么也没有想到,生活那样艰苦的黄河滩区还有迁建的这一天,自己也过上了“梦中的日子”。跟随父亲回到家乡的常兴俊也没有料到,以前想要“逃离”之地,兜兜转转,
2023-10-20 12:07:00
本文转自:济宁新闻网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寄托着60万名滩区群众的安居梦、致富梦。在全面完成迁建后,山东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人才振兴、产业振兴,重点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促进滩区群
2023-02-17 11:02:00
利津黄河河务局受邀指导北宋镇黄河滩区群众迁安救护演练
...辖区群众防洪避险意识,近日,利津北宋镇党委政府组织黄河滩区群众迁安救护演练,利津黄河河务局宫家管理段段长黄林健受邀作为指导专家出席演练。据了解,宫家管理段辖区内仅北宋镇黄河滩
2023-06-06 09: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