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6-13 20:2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27年,他带领乡亲把末倮村荒凉的“和尚坡”硬生生种成6800亩苍翠林海,全村森林覆盖率从不足10%提高到53%,村民们从不理解、不赞同到拧成一股绳共同守护这片林海,并依靠林海获得发展、实现增收。他以林为笔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58岁,依然在坚守。

他,就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2025年6月11日,航拍的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华山松林海。(赵伟 摄)

满村尽是沙石坡

“末倮村,半凉山,风沙滚滚满山坡;种的苞谷洋芋,吃的洋芋坨坨。”这首顺口溜道出了末倮村曾经石漠化严重的荒凉场景,也反映了贫穷落后的处境。

年少时,尹兴志下井挖过煤、上山烧过锌,干过的脏活苦活不计其数,钱没挣到多少,身体劳累成疾。尹兴志回忆道,当时的末倮村灌木林都被砍伐殆尽,山坡上连一个树桩都找不到,整个村子石头裸露,放眼看去全是石头山,眼看居住环境生态越来越差,尹兴志心里也越来越急。

没有树木的荫庇,末倮村村民吃尽了苦头。晴天,大风一吹,黄沙漫天飞舞;雨天,泥泞遍地,脚都找不到放处。雨季,许多村民外出赶集,要准备两双鞋,先穿雨鞋走出村庄,再换上干净的白网鞋赶集,回来时又换上雨鞋。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6月11日,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查看树木。(陈武帅 摄)

有一年端午下大雨,大雨裹挟着泥沙从山坡上一路倾泻而下,地里的烤烟、玉米、洋芋全部被雨水冲刷倒伏,还殃及末倮村山脚的鲁张村,整个鲁章坝子成了一片汪洋。望着被大雨损坏的庄稼,百姓欲哭无泪,一年的辛苦劳作就这样白忙活。

1998年,内昆铁路过境末倮村,当时修铁路四处招人,面对每月2000元的高薪招聘,31岁的尹兴志不为所动,毅然选择当一名村干部。“当时的村支书每月工资才100多元,如果算经济账的话直接亏大了。”尹兴志回忆说,当时回来当村支书一门心思只想着带领乡亲们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乡村面貌。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6月11日,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带领护林员巡护树林。(陈武帅 摄)

要想富,先修路;要改变,先种树。尹兴志上任伊始,就谋划着如何争取项目把末倮村的“和尚坡”全部种上树。机会出现在2003年,尹兴志经过多次奔走呼吁,时任东风镇镇长的杨志伟带着他多次到威宁自治县水保办汇报工作,经多方争取支持,终于得到水保办荒山造林项目资金支持。

誓让荒山变绿海

2003年9月,末倮村2400余亩华山松荒山造林项目正式打响。刚开始种树,有部分群众还心存疑虑:末倮村原本就很荒凉,穷乡僻野的,许多年轻小姑娘一个人都不敢单独出去赶集,如果满山种上树林就更偏僻了。尹兴志不断给大伙做思想工作:“就是因为生态环境差让大家吃尽了苦头,再不种树绿化,庄稼没收成,外面姑娘都不愿意嫁进来,‘和尚坡’就真成和尚村了,后代子孙哪还有什么出路……”

在尹兴志苦口婆心地动员下,大部分村民逐渐转变了思想,积极加入种树的队伍中来。“水保办负责提供华山松树苗和工钱,我们村负责出人力种树。”尹兴志说,那时候种一棵华山松水保办补助八分钱的工钱,虽然不多,但大家想到不但能绿化自己的家园还有钱挣,所以种树积极性非常高。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6月11日,东风镇末倮村护林员在查看华山松。(陈武帅 摄)

那段时间,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天都有一两百人参加种树,挖坑、刨土、放苗,大家热情高涨,山坡上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平均每人每天要种两三百棵树苗,水保办运送的树苗一到,就被大伙抢着卸货搬运搞种植。种树的队伍中,有气饱力壮的年轻人,有年龄偏大、经验丰富的长者,还有背着婴幼儿的妇女。从早上八点开始种树,直到下午太阳下山才收工。为了多种树,乡亲们甚至自愿放弃中午休息,背着洋芋到山坡上烧熟,几个坨坨洋芋下肚就算吃了午餐。

“每天从早上8点出门,下午6点才回家,中午就随便吃点炒面和甜酒,或者吃几个洋芋。我们连续种了一个多月,才种完整个荒山。”今年68岁的护林员尹兴东如是介绍当年种树的场景。

刚种下的华山松小树苗弱不禁风,一阵大风一场暴雨甚至一个小小的意外都可能毁坏树苗。为了照顾好小树苗,尹兴志干脆吃住在山上,日夜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小树苗。白天,他指挥调度种树的群众,树坑要怎么挖,树苗要怎么放,泥土要怎么填,事无巨细。晚上,他搭一顶帐篷在山上,打着手电筒四处巡逻,就怕什么东西破坏了刚种的树苗。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2025年6月11日,航拍的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华山松林海。(赵伟 摄)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400余亩华山松全部种完,裸露的荒山上一棵棵华山松嫩苗迎风生长,展示着蓬勃的生命力。

铁面无私护树苗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管护好这片树林,尹兴志带领乡亲们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十年之内不准在森林里放牧,不准在森林里砍伐,不准在森林里搂松针,不准在森林里生火……

刚种下去那几年,华山松树苗很脆弱,牛羊进去就会啃坏树苗,种魔芋、种党参的群众搂松针也会破坏树苗生长。有少数村民不自觉,偷偷到树林里放牧,被尹兴志发现了就严格根据村规民约进行处罚,不讲情面、不徇私情。有几次,为了保护这片树林,尹兴志抓住在树林放牧的村民,就把他们的黑山羊赶到村里的羊圈圈养,直到放牧的村民认识到错误并承诺不再到小树苗林放牧才放回去。

为了看护好这片树林,尹兴志和其他村支“两委”成员轮流到山坡上去巡逻。一把镰刀,一个花箩就是尹兴志上山巡逻的标配。镰刀可以修剪杂乱树枝,花箩可以割满青草回来喂牛。在尹兴志的带领下,许多村民自觉加入巡护林中来,如果遇到有人偷砍树木、私自放牧,都会及时报告尹兴志进行处理。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2025年6月11日,航拍的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华山松林海。

尹兴志的铁面无私是出名的,再加上他本人肤色黝黑,村民给他起绰号“守山黑包公”。2010年冬,尹兴志的妻弟家里办事,想到松林里砍树来烧火,他素知其姐夫脾气不好,商量砍柴肯定行不通,就独自偷偷去砍树来烧,结果被尹兴志发现,他严厉批评了妻弟偷砍松树的行为,并按村规民约要求他及时补种树苗。

正是尹兴志的铁面无私,27年日日夜夜精心守护这片林,才让一棵棵小树苗长成郁郁苍苍的林海。

林海茫茫如画卷

站在102省道威宁至水城梅花山段,眺望远处的末倮村,漫山遍野的华山松郁郁苍苍,掩映在树林里的新民居星星点点,如同一幅靓丽的山水画映入眼帘。闲暇时光,尹兴志都会上山去松林走走看看,他依然拿着镰刀背着花箩,像一位将军巡视着他的将士。

“生态变好了,我们村还重点发展大片经果林。目前,除了2400余亩华山松,我们还种植1000亩板栗、900亩花椒、600亩国储林,再加上其他灌木林,全村共有森林68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53%。”尹兴志自豪地说。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2025年6月11日,火车从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华山松林海驶过。(赵伟 摄)

生态好了,受益的当然是周边群众。这些年,末倮村野鸡、野兔等动物成了森林里的常客。群众种植的烤烟、玉米、洋芋再也不担心被洪水冲毁、被大风损坏。末倮村不再是外村亲戚谈起色变的穷乡僻野,而是适宜居住游玩的幸福村庄。

“这片松林是我们村的致富林。每年秋天,周边许多群众都来采摘松果。我家每年秋天采摘松果卖给收购商,都要卖七八千元。”村民彭自义高兴地说。

尹兴志算了一笔账,每年夏秋季节,森林里到处是野生食用菌和挤挤挨挨的松果,不仅是末倮村,甚至有许多二塘镇、龙场镇等周边乡镇的群众也来捡菌子、扯松果卖,每年松果产量能达到40万斤左右,仅仅卖松果一项收入上万元的群众都有不少。

27年守山造林,成就6800亩林海奇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了不起!

6月11日,威宁自治县东风镇末倮村党支部书记尹兴志带领护林员巡护树林。(陈武帅 摄)

生态好,空气好,夏日来末倮村避暑露营的外地游客也不少,曾经穷得叮当响的末倮村却成了深受外地人喜爱的打卡地。

在彝语里“末倮”就是“幸福”的意思,末倮村6800余亩树林种成功了,“和尚坡”终于品出了幸福的味道。而那首形容末倮村贫穷的顺口溜也变成了:“末倮村,变化大,松涛滚滚成绿海,牛群羊群满山坡,百姓掉进幸福窝。”

威宁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武帅 赵伟

编辑 马丹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县融媒体中心 赵庆能 何欢盛夏时节,沿着盘山公路来到毕节市威宁县城东北方向约15公里的盐仓镇营洞村乌江源,一汪清泉从龙山梁子下的石缸洞中涌出,沿着三岔河奔流向东。千里乌江,始
2024-07-19 06:21:00
...,乌蒙儿女同全国一道战胜贫困、同步小康。2020年底,毕节市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6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掉贫困帽之后,时代赋予了
2023-07-17 02:47:00
绿满乌蒙添锦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的毕节实践
...、最有基础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省委常委、毕节市委书记吴胜华表示,作为“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毕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打造绿色
2023-12-10 10:32:00
“犇”劲十足 “畜”势腾飞丨毕节肉牛产业发展综述
...主要用来耕地,现在是繁育肉牛走上致富路。”近年来,毕节市着力实施肉牛良种繁育、肉牛扩群增量、屠宰加工流通、饲草饲料供给保障、品质品牌提升等“五大工程”,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
2025-08-18 23:04:00
贵州毕节:守护“天然氧吧”
本文转自:人民网夏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观风海镇的沙子坡林场,绿树成荫、林海葱郁,绵延起伏的华山松林,宛如一片绿色海洋。曾经的沙子坡是一片荒坡沙地,大风过处,
2024-06-01 10:20:00
毕节:光伏蓝海 照亮未来
...县海拉镇平箐光伏电站(韩贤普 摄)市能源局印发的《毕节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化发展,在威宁、赫章等县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积极推
2024-12-18 16:17:00
毕节威宁:借“机”闯新路 春耕“加速度”
...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抢抓农时,引进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借“机”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助力马铃薯春耕跑出“加速度”,为丰产丰收开好
2024-04-04 18:00:00
【实干2024 奋进2025】科技浇灌,向新而行!毕节加速农业提质转型
...识产权的全智能化、工厂化的现代化白参菌栽培工厂,由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这是一个被‘科技’浇灌长大的山珍产业,经过驯化,我们的自有品种朵型高度一致,且栽培
2025-01-06 12:21:00
贵州威宁:枝头瓜果俏 牧场歌声扬
...牢生态屏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畜牧产业和林下经济为抓手,努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示范区理念,着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经济兴、活力强
2023-10-21 09:52: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八卦洲猕猴桃迎来丰收年,新品种口感独特——黄肉红心,果园与科技碰撞出“甜蜜结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 通讯员武露陈琳金秋十月
2025-10-16 07:37:00
秋收秋种忙备耕
10月14日,高淳区瑶宕村农田里,拖拉机忙着翻耕收割完的稻田。当前正值秋收秋种大忙时节,当地紧扣农时,积极开展施肥、机耕作业,全力为后续油菜播种做好准备。 通讯员 高晓平 南京日
2025-10-16 07:38:00
南农院士团队研发木霉菌助力水稻优质高产
南农院士团队研发木霉菌助力水稻优质高产根系壮稻穗沉,亩均净增收益150元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严楚越)10月的浦口区汤泉农场2000亩示范田里
2025-10-16 07:38:00
连续降雨对农作物生长与收获造成不利影响。连日来,古交市组织农业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该市设施蔬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受灾情况开展专项核查与技术指导
2025-10-16 07:39:00
“最美600米”焕彩 石象路美不胜收
10月15日,被誉为“最美600米”的明孝陵石象路,榉树、银杏、乌桕等彩叶树种交错生长,橙黄橘绿的斑斓色彩铺满路面,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2025-10-16 07:39:00
沙河市王硇村的秋天,满是诗意的浪漫。彩叶缀满山间,云海如梦似幻,让人沉醉其中。拍摄丨赵永辉、高儒森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16 07:39: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金秋如画,温泉养生!秋日的风吹过城市,在温泉的闲适中忙里偷闲,温暖的阳光下蒸汽氤氲,绿树红花之间,是慢生活的安享之地。在这个秋天,寻找养生的快乐……一审:罗亚楠
2025-10-15 20:5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赵成功“咯咯咯……”近日,在成武文亭街道周店王李楼村的标准化鸽子养殖基地里,两千只鸽子扑棱着翅膀
2025-10-15 21:42:00
感恩回馈,门票免费!临沂这家景区邀您回家看看
感恩回馈,门票免费。从开业以来,200多万游客的笑脸,到无数次“服务暖心”的好评,费县利山涧的成长从来不是独自前行。这次回家
2025-10-15 22:51:00
辟谣|石蒜“触碰即中毒”?假的!
福州新闻网10月15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这几天,福州公园景区里的石蒜进入盛花期,却因“全株有毒!触碰即中毒
2025-10-15 23:14:00
阳光奔跑的样子清爽,仍有春天的味道摇曳的月季一排又一排,像绯红的浪涛遍山的黄栌,一簇簇、一丛丛在优雅的秋风中含笑高粱像一只只火炬一片一片
2025-10-14 18:27:00
10月14日最佳情报|黑虎泉水花飞溅,大明湖日出美如画!恭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孟德霞大明湖日出波光粼粼别有韵味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记者,零距离与记者在线互动
2025-10-14 23:25:00
晴日泰安太治愈!初秋风裹阳光,光斑跳着走
10月14日,泰安终于告别连日阴雨,将澄澈的蓝天与温柔的阳光还给街巷。走在望岳东路与望岳西路,初秋的气息裹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2025-10-14 18:24:00
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河南多部门给迁徙通道加装“安全带”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秋高气爽,候鸟南翔,河南进入今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时间。郑州市惠济区南裹头广场上,98只野生动物被放归自然
2025-10-14 18:39:00
吉镜头|氛围感直接拉满!伪满皇宫的银杏进入“高光时刻”
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 游客打卡拍照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果实挂满银杏枝头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银杏树前的红豆杉长满了红色的果实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4日
2025-10-14 18: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