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18年后“焕新”归来
用影视音乐剧“唤醒”金沙芳华
影视音乐剧《金沙》人物群像。本文图片均由成都广播电视台提供
影视音乐剧《金沙》剧照。
“金”剧照。
“沙”剧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什么/拨开尘雾和泥土/我会让她复活……”2023年12月16日,影视音乐剧《金沙》全网上线,并在四天后登陆央视,在音乐频道播出。
音乐一响,回忆复活。早在2005年4月,汇集国内顶尖创作精英,以成都金沙遗址所代表的神秘古蜀文明为创作蓝本,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在国内外多次巡演,引起轰动。
时隔18年,《金沙》“焕新”归来。影视音乐剧《金沙》在保留了原来音乐剧“金”(女主)和“沙”(男主)穿越古今的爱情故事基础上,加入了实景拍摄、虚拟场景制作等影视化手段,用贴近当下观众审美的表达,让“金沙”这一成都独有的IP与时代同频共振,再度焕发“青春”。
影视音乐剧《金沙》总导演颜蕾介绍,希望通过该剧的播出,让世界再次听见金沙,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
保留原作精华
18年后再听音乐仍觉心跳
走过金戈铁马的战场,来到灯火灿烂的宴会,在唤醒爱人的旅途上,时空和往事交织,掀开古蜀文明灿烂的一角。随着“金”的生命消耗殆尽,“沙”泪流满面,深情的音乐《总有一天》旋律渐起。这段被誉为《金沙》的“名场面”再度呈现,瞬间拨动了不少“金粉”的回忆琴弦。
2005年,成都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该剧由三宝作曲导演,关山编剧,以成都金沙遗址为背景,将“金沙考古”“永陵二十四乐伎”等融入其中,上演了一段跨越三千年的动人情爱故事。音乐剧《金沙》美妙动人的音乐和光鲜炫目的舞美,不仅引发追捧,也掀起了中国音乐剧的原创热潮。其中的经典歌曲《总有一天》《当时》《天边外》《飞鸟和鱼》《想念》等至今仍有超高的传唱度。
18年后,影视音乐剧《金沙》上线播出,新版和原版到底有什么不同?颜蕾介绍,国内几乎没有音乐剧影视化的先例,这一次探索可谓挑战不小。改编得到了关山老师的帮助,考虑到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影视音乐剧《金沙》对故事进行了提炼和升华,在保留原版经典的核心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原版120多分钟的时长被浓缩为60多分钟,这一版《金沙》里,观众可明显感觉到故事节奏更快、更具张力。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之一,能够唤起记忆的旋律往往也是经典佳作永葆活力的重要元素。因此影视音乐剧《金沙》保留了原版经典音乐,如《重见天日》《总有一天》《当时》《飞鸟和鱼》等。颜蕾透露,改编之初也曾犹豫,是否要重新制作音乐,但最终她决定保留这些经典曲目,“即使18年以后再来听这些音乐,心依然会怦怦怦地跳。”在颜蕾看来,对于看过音乐剧的观众,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或将掀起一轮温情的“回忆杀”。对于没有看过音乐剧的观众,这些音乐经过重新演绎,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新视听讲述
让冰冷的文物“活”起来
影视音乐剧《金沙》以崭新的视听表达触摸古蜀文化。在其开篇,就是金沙遗址的考古现场,随着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块乌木,缓缓打开了考古队队长“沙”的记忆。观众随着影像,跨越时光洪流,掀开尘土背后灿烂的古蜀文明芳华。
这里的一切都是鲜活的、生动的、勃勃生机的。太阳神鸟、乌木、象牙等金沙遗址的出土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金器到玉器,从祭祀到生活,从发掘到保护,从博物馆橱窗到田野调查,文物的DNA被解码,原本冰冷的文物“活”起来了,变成了鲜活的生活。观众也跟随故事的交替叙述,在影视语言的解码下,一片片拾取历史碎片。
颜蕾说,影视音乐剧《金沙》为了让视觉表达更为丰富,他们加入了实景拍摄、分镜拍摄、虚拟场景制作等影视化手段。团队还专门回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取景拍摄,增添场景的真实性。导演组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专家组多次讨论,用3D建模设计场景,以实景搭建进行舞美布场。最终,采用绿幕抠像、虚拟场景制作等扩展现实技术,让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无缝衔接,用震撼的视效还原古蜀王国。
剧中,他们还不断打磨细节。比如,按1比1还原,制作出了象牙等道具。在服装上,他们参考当代流行的古偶剧服化道,来进行服装制作,从而更贴合当代观众审美。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曹峻冰认为,作为一部经典的音乐剧,《金沙》曾给予很多人美好的回忆。时隔18年,这次影视音乐剧《金沙》把音乐剧和故事片的形态融合起来,进行可视化处理,这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探索意义。
新生代接棒
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人才的薪火
沙宝亮、姚贝娜、郑棋元等一批华语实力唱将都曾加盟音乐剧《金沙》。歌手谭维维也和音乐剧《金沙》有着难以割舍的缘分。她曾以第一代“金”的身份主演了200余场音乐剧《金沙》,是音乐剧《金沙》培养的第一代明星演员。
此次影视音乐剧《金沙》中,导演组大胆启用新生力量,几位主演是导演组从超过两千名年轻演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是中国音乐剧新生代中集颜值、唱功、实力于一体的佼佼者。
饰演女主角“金”的张会芳毕业于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音乐剧系,曾主演过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等舞台剧作品;饰演男主角“沙”的袁帅来自四川,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主演过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丑”和“花蕊夫人”的扮演者白子涵、冯钰涵同样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
这些新生力量,用清新自然的方式,为《金沙》这一厚重题材增添了青春格调。
回忆这次拍摄过程,张会芳直言是“摸着石头过河”。“把音乐剧用影视来呈现,此前很少有人这么做。”张会芳说,因为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所有的表演就需要演员自己去琢磨、推敲。她笑言,这次拍摄“哭得太多了,第一天就哭了50多次”。她至今记得第一场戏拍摄时,随着音乐《当时》渐起,她的情绪也被牵动,“演了一遍,然后换景,又是哭戏……大概反反复复了一整天,都在哭。”
在张会芳看来,舞台剧表演时,舞台和观众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微表情控制上,演员可以稍微放松。不过,在拍摄影视音乐剧《金沙》时,摄影机常会“怼脸”拍特写,“睫毛动一下,都会影响画面效果。”这要求她一边唱一边还需流露情绪,但又要控制自己的表情。
“沙”的扮演者袁帅是乐山人。他回忆,最初到金沙遗址博物馆采风时,他就似乎以“沙”的角度在进入,看到眼前那些文物,总感觉它们在给自己传递信息,仿佛在讲述它们经历了什么、发生过什么。在袁帅看来,不管是音乐剧还是影视音乐剧,《金沙》的出发点还是讲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古蜀文化。
不过,演绎中也有“挫败感”。袁帅透露,因为角色“沙”距离自己的生活较远,一开始,他始终不能“入戏”,这让他一度很焦虑。在导演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不断深入理解,才最终找到演出的感觉。
出演“丑”的白子涵也曾面临这样的困境。小伙子笑言,自己饰演的是乌木精灵,乌木是金沙遗址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看到乌木时,我就在想,怎么把乌木这个‘物’演得活灵。从我进棚第一天开始就琢磨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过程中导演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
饰演“花蕊夫人”的冯钰涵则坦言,作为一名还在读书的学生,如何演出“花蕊夫人”的雍容华贵和年龄感是最难的。在表演时,冯钰涵的歌声甜美清脆。导演觉得冯钰涵的嗓音和表达方式与“花蕊夫人”的身份不太吻合,不像一个阅尽千帆的人的声音。“导演希望我的声音能更有阅历感,更有岁月感。”为此,冯钰涵不断试唱、调整,才最终找到符合人物的嗓音。
剧中,主角“沙”是现代考古工作者,在各路人的帮助下,回到3000年前的古蜀国,让人看见古与今的传承。剧外,传承之火也生生不息。曾在音乐剧《金沙》中扮演“沙”的演员伍粤川,曾以这一角色身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少人甚至将他唤作“沙”。看着荧屏上年轻的新生代,他如释重负,“心里就觉得这个接力棒有人接了。”和袁帅见面时,伍粤川动情地说:“以后这个身份我就交给你了。”
原版“丑”的扮演者张家千在看新版时,觉得整个人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是热血沸腾的,“从这些年轻演员和这部新编创的《金沙》上,我想到了两个字,就是传承,传承我们的金沙文化,传承我们的巴蜀文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