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6 05:46:00 来源:贵州日报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之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的发挥,而且关系到民生事业的改善,对于贵州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是要确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在自然和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确保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等各项目标实现有机结合和内在统一。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不断积累、不断演进的过程,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主要途径已经跨越单纯投入和数量增长方式,转向了对产业链和价值链核心环节的竞争。传统的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模式,已经让位于围绕集约化和价值化布局的发展方式。在新一轮发展中,具有后发优势的贵州完全可以超前布局,合理统筹,实现能源、原材料、资源的科学开发和集约化使用,推行更加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生态资源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新产业新业态的承载体。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元素已经成为深刻融入经济竞争的内涵之中,成为影响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保护优先,关键在于尽量维护好环境的原生态。贵州在生态资源和地理环境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原生态已经成为一张名片,在加快低碳循环经济、旅游产业、康养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一方面要减少人为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不合理干预,为生态恢复留下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要从长远和整体角度看待自然恢复的成本与代价,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对恢复自然环境的付出,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相关政策上的保障。未来,在自然恢复上还需要更多通过完善产业布局、有序推进低碳绿色产业规划等进一步推进自然生态的恢复与改善。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绿色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贵州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围绕发展绿色经济,贵州积极推进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等4类工程包;围绕构建绿色屏障、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贵州推出了“青山”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净土”工程四大工程。这些绿色产业和生态环保项目,注重塑造大生态长板,在供给层面为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创造了条件,极大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为贵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一批新业态的培育和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科技创新引领来创造增量,而且需要通过资源集约化利用改善存量结构;不仅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方面发力,还要立足需求层面推动工作。推动绿色经济健康发展,既要摆脱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也要避免将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作为单纯付出或净消耗的过时思维,要善于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净资产,从中挖掘和激发出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质量发展的参照系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在社会总供给方面,它体现为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等;而在社会总需求层面,则体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确立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相互统一的理念,始终从人民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当前既需要切实发展低碳循环产业、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又需要治理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的调节机制

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更要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作用。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从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和具体要求,要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指导作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核心是要结合好本地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充分考虑资源利用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用科技创新重构传统产业。一方面,要可持续地综合开发、利用、经营自然生态资源等产业;要大力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积极吸引亲生态、低排碳的产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向贵州聚集,推进大数据信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型建筑建材和民族特色文化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体现循环经济要求推进污染防治,坚持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收益原则,利用市场化手段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等;要发展资源利用率高、废物最终处置量小的产业,包括原材料精深加工产业、绿色轻工业和再生资源产业等。

在流通体系上,要坚持按绿色发展要求规划产业布局,优化能源投放和废水排放管理,加强对废物处理的追踪和监管,加强对污水废弃物等的综合治理与管控。在消费体系上,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制止餐饮浪费,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管理;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建设节约型机关。总之,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均要大力推进集约化、高效化、减量化和再利用化。

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政府的调节作用不可或缺,特别要注重发挥政府层面规划和企业层面规制的作用。在低碳化、绿色化产业发展方向上,政府可以运用发展规划积极提供政策指引、出台产业扶持目录和完善产业扶持方式;在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以加快推进绿地建设,发挥好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适当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重点产业和企业给予资助和支持;在促进环境治理方面,针对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废弃物管理等出台更严格的法规和制度。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重点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在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指标的考核,以及对污染浪费行为的惩罚,使节俭化、节能化、节约化成为新时代我国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支小市场定位,为进一步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发展,解决绿色小微企业资金利用率较低、融资难等问题,成武农商银行采取有效措施,拓宽绿色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助
2023-05-31 11:58:00
...应武《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7日 05版)【专家视点】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共生共荣、相辅相成。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
2024-02-27 04:43:00
成都发挥“低碳大运”示范效应,大力发展绿色新经济
...以大运会在全球青年群体中的号召力为新起点,继续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新风尚,引领广大青年群体共建绿色星球,让“绿色大运”的内涵更丰富、让“绿色大运”的精神更悠远。当下,绿色低碳
2023-06-19 11:27:00
兴业银行济南分行: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兴业力量
...南分行始终坚持将“国之大者”作为“行之要务”,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绿色金融”为“蓝色经济”注入兴
2024-01-25 17:19:00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走好城市绿色发展之路,并不是所谓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等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科学健康、稳定持续的绿色发展综合城市系统。要积极挖掘城市绿色发展资源,切实解决人
2023-02-17 04:35:00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食品饮料绿色生态智慧制造论坛”在滁州市琅琊区举办
大皖新闻讯 9月19日,以“绿色生态 智慧制造”为主题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食品饮料绿色生态智慧制造论坛”在滁州市琅琊区举办。大会现场滁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在致辞中表示,近
2023-09-19 22:30:00
完美公司荣获“2025绿色智造典范奖”
...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国内众媒体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绿色零碳节暨2025 ESG领袖峰会在上海盛大举行。本届峰会以“践行绿色发展 共赴零碳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200余家绿色品
2025-09-05 15:41: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塬钧近年来,贵州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围绕发展绿色经济,贵州积极推进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环境治理型产业等4类工程包
2023-09-02 04:09:00
补上绿色建材行业短板
...,随着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升级,建材行业进入了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在传统建材产品增长乏力的当下,绿色建材产品加快崛起,推动建材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提质增
2024-01-30 05: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