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15 10:13:00 来源:西部城事

开年后,在各地一派争相“拼经济”的火热气象之下,一些反向操作,显得格外惹眼。

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的“撤街设镇”。

据悉,这两个地方有 6个街道被撤销,并设为镇 。

在伊春市,乌翠区下辖的乌马河、锦山两个街道撤并为乌马河镇,向阳、曙光两个街道撤并为翠峦镇。在友好区,双子河街道变为双子河镇,铁林街道变为铁林镇。 而在与之相邻的齐齐哈尔市,则将碾子山区的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

一般而言,由乡镇改为街道,是一种升格,这也是过去多年的城镇化所延续下来的一种趋势。而现在把好不容易设立的街道恢复至镇,似乎是一种明显的“倒退”,甚至被认为是“逆城市化”。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黑龙江这两大城市开启的“撤街设镇”,或许有一定特殊性,但它背后所反应出的城市“收缩”倾向,却并非个案。

是的,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收缩”时代 。

01

近年来,东北人口问题不时触发各种解读。此轮“撤街设镇”,也被看作是当地面对人口流失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对此,当地建镇筹备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人士透露,人口流失只是“撤街设镇”一方面的原因,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或许才是当地做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考量。

并且,“撤街设镇”并非政府收缩,相反扩大了基层政府权力,方便制定政策吸引人口。因为:

街道办的行政权力事项清单中有99项,但改设为镇政府后扩大到149项。

此外,改成镇后,还可以获得与乡村建设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不过,人口持续减少,改成镇之后,即便权力扩大,是否有利于人口的增加,恐怕 依然是个巨大的问号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伊春市常住人口为8788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8126相比减少26.93万人,下降23.45%。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黑龙江各市人口普查数据

不管此番撤街设镇是否真的能够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机遇,都不可否认的是,在人口负增长、推进撤街设镇之下,当地城市的收缩正在加速。

02

2019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及“收缩型城市”概念。那么,收缩型城市到底有多少呢?

这方面目前还缺乏确切的数据,但可能比想象中的多。

如有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287个城市中有139个人口在收缩,占比达48%。这其中,一些遭遇产业转型压力的资源型城市,可谓首当其冲。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根据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资源型城市高达262个。

其中,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在十年后的今天,上述名单应该只增不少。

因为,在整体的人口负增长之下,过去都未能实现人口增长乃至出现衰退的城市,要想“逆袭”变得更不切实际。

并且,更让人不安的是, 连省会城市都未必能够再确保人口持续增长了 。

2021年,哈尔滨成为全国首个人口负增长省会城市,跌出了人口千万城市阵营。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人口普降后,行政区划的合并,就是迟早的事。2021年,就已有人大代表建议, 对不到10万人的小县进行合并 ,以优化县级行政区划。

事实上,村一级的合并早就开始。如2016年,中部某县25个乡镇,由原来的891个村、44个社区,撤并为443个村、48个社区,减少448个村,增加4个社区,撤并率高达47.49%。

此外, 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已经开启。

公开报道显示,山西河曲县自2020年4月份启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以来,已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大部制”目标基本实现。

2023年,不排除会有更多的人口小县推进机构改革。

03

相比人口收缩,财政收缩可能是更值得警惕的。

2021年底,黑龙江 鹤岗 市宣布财政重整,成为中国首个涉及到财政重整的地级市。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取消了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计划。

虽然明确进入财政重整阶段的地级市,目前来看还只有鹤岗一地。但是, 地方财政压力的加大,却具有普遍性 。

2022年,全国31个省份中,仅8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财政“收缩”到底影响有多大呢?很多人在去年,应该都听说过一些地方公交停运,以及拍卖处置国有资产,如拍卖矿产、停车位、景点经营权等消息。

这都可以说是由财政“收缩”带来的最直接连锁反应之一。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并且,在口罩影响似乎差解除之后,一些地方的财政压力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缓解。

就在这几天,一则“漠河公交经营亏损2月15日起开始停运”的消息,就引发了很多关注。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2023年,在不出现超预期因素的前提下,整体的财政“收缩”或不至于加剧,但对一些人口继续流失地方而言,压力的根本解除或不容乐观。

举个例子。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73755亿元,比上年下降21.6%,其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在一些重点区域应该会有所好转。但对于那些本就存在房产严重过剩的地方来说,要想让土地收入能够拉一把地方财政,难度或不比2022年小。

04

人口、区划、财政的全面“收缩”,难道就没有“膨胀”的?

答案是:有。

近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2023年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

多地撤、并、缩!“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媒体梳理各地招考公告发现,从招录规模上看,扩招是普遍趋势。

相较2022年,2023年公务员整体扩招约16%。其中 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4个省份扩招超过50% ,扩招规模分别达79.7%、59.0%、55.2%、50.7%。

在伊春等地的撤区设镇后,一些观点认为,“铁饭碗”要受到冲击了。但现在来看,事情恰恰相反—— “铁饭碗”还在增加 。

这可能和很多人的“常识感”相违背。毕竟,区划精简、财政收缩,“铁饭碗”增多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但是,在某种超现实之下,或许也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而2023年,教育部和人社部预计,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增加82万人,达到1158万人 。

如此大的就业冲击波之下,市场化岗位供应暂时看不到明显利好,增加“铁饭碗”似乎就成了最简单粗暴的应对方法。

但长期来说,这会带来什么“代价”,还有待观察。

除此之外,膨胀的还有货币供应。

最近,经济学家马光远就公开表示: 我听到了央行印钞机轰鸣的声音 。

05

种种迹象表明,在现实的人口发展形势,以及待进一步恢复的社会信心和预期之下,至少是某种阶段性的“大收缩”时期,正在到来。

在应对上,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

对个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低谷时期实现“保全”乃至“逆袭”,挑战显然更大了。

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提前还房贷,或就是一种最“稳妥”也最无奈的应对。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说,普遍收缩之下,也意味着不同城市、区域的发展分化局面将更为明显。 人口基本面、产业基本面、政策基本面 ,将越来越成为挑选城市的主要考量。

选对城市,选对区域,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房子回到白菜价,这些城市正在“鹤岗化”
...流失,资产价格也难以维持。 第二类是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比如东北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在重工业时代,这些城市无一例外迎来高光时刻。但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传统产业无法适应产业转型
2024-07-10 18:06:00
最大的铁饭碗,也保不住了
最大的铁饭碗,开始收缩了。据《中国机构编制》报道,湖北鄂州市提前锁死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同时根据小学生源走势,当地核减小学编制500名增至初中。无独有偶,江西省万年县近日宣布,2
2025-05-13 13:13:00
大事发生了!这个省份掀起机构改革风暴,疯狂砸铁饭碗
...。它们基本都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人口不断流失,属于“收缩类型”。 这十年来,人口萎缩比例超过10%的县域数量为27个,萎缩超20%的为11个。二是财政靠天吃饭,依赖于财政转移支
2023-02-16 08:12:00
撤街设镇,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是总是在扩张。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一些收缩型的城市。当一些城市产业发展停滞、人口外流、城市面临收缩时,外围街道的人口密度不断下降,经济指标欠佳,逐渐达不到街道的设
2023-02-10 11:30:00
周天勇:增强居民消费为主的一系列需求侧体制改革
...出之十二。周天勇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使螺旋循环收缩的居民收入流动到居民消费支出的流量得到扩张。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配套的改革是通过压缩政府本身行政运转消费用,以增加对居民
2024-07-31 17:26:00
我国市辖区10年增加120个,广东数量最多,辽宁第二
...区。黑龙江的市辖区数量降至54个。衣保中说,未来其他收缩型城市也有可能优化整合市辖区。随着此类城市人口外流,这些城市需要适当收缩,提升效率。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
2022-12-23 10:08:00
这些地方的铁饭碗,保不住了!
...县。从撤区设县到撤街设镇,伊春的区划改革经历了两次收缩。 收缩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人少了,钱少了。七普时伊春市常住人口为87
2023-02-16 12:54:00
...善。同时,投资和出口增速都有所降低。综合研判,需求收缩问题仍较突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生产不振、物价高企等复杂局面。围绕治理通胀的货币紧缩政策,在抑制需求的同时,也引起金融链条
2023-08-29 07:42:00
新旧动能转换,如何应对国内需求不足?
...收益持续下降;第二是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带来的需求收缩效应,今年全年销售额可能只有9万亿元,虽然新兴产业,诸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设备增长强劲,但在新动能转换过程中,短
2024-09-24 13:5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美团开启“18会员惊喜日” ,会员权益惊喜加倍
10月18日,美团“18会员惊喜日”重磅开启,围绕“每月18日,会员权益惊喜加倍”打造一系列重磅活动,此次以“1000万份真免单”作为升级的首次见面礼
2025-10-18 18:51: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要装修,找建行”信用卡分期解燃眉之急
建设银行推出了信用卡装修分期产品,装修分期最高100万元的申请额度,6-60期灵活的还款期限,可以满足客户本人名下房产
2025-10-18 19:22: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多措并举助力消费经济发展
建设银行为满足多种消费者群体的融资需求,不断创新推出消费贷款产品,针对公积金缴存客户推出“建易贷”、针对建行房贷客户推出“房易贷”
2025-10-18 19:22:00
牵手太钢跨界合作 新远宏落地太原 两年内营收增幅122%
一个填补了当地核心部件制造的空白,一个解决了原料运输成本高的困扰。记者10月16日从太钢获悉,太钢集团近年来与四川新远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跨界合作
2025-10-18 07:07:00
汇元玺业主公开信 凸显招商蛇口库存难题
8月,徐汇汇元玺业主在其公众号的一封封反映项目质量问题的公开信,揭露了招商蛇口的的库存问题。徐汇汇元玺是由香港置地、徐汇城投与招商蛇口联合打造的滨江高端住宅项目
2025-10-17 16:18:00
全球最大培育钻石在河南诞生,企查查:培育钻石相关企业超800家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力量钻石宣布通过高温高压法成功培育出一颗重达156.47克拉的钻石原石
2025-10-17 16:24:00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 中国人寿探讨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10月16日至18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以下简称“可持续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
2025-10-17 16:38:00
时隔仨月再抛“跨界”方案!纳尔股份,拿下“两连板”
时隔不到3个月,主营精密涂布复合材料业务的纳尔股份(002825)再度吹响进军半导体领域的冲锋号。日前,公司对外透露,其拟花费不低于3
2025-10-17 16:40:00
民生银行东营河口支行走进德胜街商户开展消保宣传活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金融安全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广大商户和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以及反诈防诈能力
2025-10-17 16:47:00
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走进企业 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筑牢金融风险“防护墙”
为提升企业员工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守护企业及员工财产安全,近日,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合作企业
2025-10-17 16:47:00
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蜜丝会月饼DIY解锁团圆新体验
桂香渐浓时,团圆意渐浓。中秋节前夕,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举办了“月满中秋 饼承心意”蜜丝会月饼DIY活动,30余位女性嘉宾齐聚一堂
2025-10-17 16:48:00
民生银行临沂沂水支行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 提升公众识别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反假货币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公众防范假币意识和识别能力,营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2025年9月
2025-10-17 16:49:00
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深耕商圈教育宣传,筑牢反诈防假金融安全屏障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假币风险仍需警惕,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前哨预警”作用
2025-10-17 16:49:00
民生银行济南玉兰花园社区支行:“三步走”防诈策略守护银发族养老钱
在数字化浪潮下,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安全,近日,民生银行济南玉兰花园社区支行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
2025-10-17 16:49:00
青岛一医疗器械企业拒签政府采购合同被罚2400元且禁入一年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青岛慧润兴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203MA3MBDJY74)因中标后无正当理由拒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2025-10-17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