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科研投入、中试有风险?上保险!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15 07: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我市以科技保险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研投入、中试有风险?上保险!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曹丽珍

“5年前,我们成为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如今,保险公司新推了对最终实现产品商业化来说更有意义的‘中试综合保险’,我们也打算继续投保。有这类科技保险兜底,企业创新的底气会更足。对此,我们深有体会!”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方博士14日对记者说。

他所说的“吃螃蟹”,是指投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的“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的这个险种,曾在2020年被评为南京市金融创新典型案例。

从“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到“中试综合保险”,产品提档升级的背后,正是我市持续创新保险产品供给、以科技保险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医药企业率先投保“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

科技研发过程,往往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一旦研发失败,大笔研发经费打水漂,这是不少科技型企业的“生长痛”,也极易阻碍企业加快加大创新的步伐。

“企业搞科技研发,存在着不少复杂度高、不确定性强的风险,尤其是医药研发,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算的损失。”袁方说。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15年的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开发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等领域药物为特色的医药企业,是我省首批获得MAH(药品上市许可人)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企之一,目前累计申请各类专利100多项,管线药品20个(已获批5个)。公司每年研发投入数千万元,中试(即中等规模试验)投入也要上千万元。

5年前的“吃螃蟹”经历,源于公司一款抗癌药的研发。

袁方回忆,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落地了相关研发风险保障产品后,让他眼前一亮:“有保险来兜底,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增强企业创新信心,这是好事呀!”

后续详细了解产品后,方生和医药当即为预算千万元的这款抗癌药研发费用投了保。按照协议,对于研发费用超出部分,保险公司将按一定比例给予赔付。最终,投保的研发周期内,研发费用由于不确定性超出预算,企业也因此获得超百万元的赔付。

“尝试过,才知道‘螃蟹’味道好!最近,人保财险又在原来险种的基础上推出‘中试综合保险’。我们正在研究和进行内部探讨,打算继续投保,更好地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激发我们自主创新的热情。”袁方说。

优化推出“中试综合保险”,更好为科技型企业保驾护航

科技保险是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科技活动以及科技活动主体,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

“企业在开展研发转化过程中,如果因为经营困难、科研人员伤亡、知识产权纠纷等原因导致研发工作停滞、经费超支等情况,都可以通过投保‘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补偿损失。”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营业部副经理荆军说,在助力科技型企业“轻装上阵”搞研发的同时,公司充分发掘此类企业创新痛点,不断推出优化迭代的科技保险产品。

“中试综合保险”,正是在“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基础上,结合医药、化工企业研发过程风险而“诞生”。

据悉,同实验室小试相比,中试是研发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

“‘中试综合保险’能为中试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造成的各类费用损失,以及中试产品出现的产品责任和侵权风险提供补偿。保障责任比较灵活,企业可依据中试项目的实际需求选择投保。”荆军说,在中试产品推广过程中,企业给予了不少积极反馈,他很看好后续的投保预期。

据了解,依托保险产品的持续优化创新,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司去年为科技型企业客户出具1300余张保单,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00亿元,同时还实现了境外展会专利纠纷、侵犯专利权责任等8个创新产品的落地。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保险行业大有可为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让保险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出更大作用,这是南京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的“必答题”之一。

记者从市委金融办获悉,日前印发的《2024年度南京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要点》中明确,发挥科技保险保障功能,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参保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专利保险等举措,是加强科创金融供给和产品创新的重要途径。

“科技保险能帮助科技企业有效分散和转移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风险,从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从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印发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到南京前不久出台的今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要点,都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保险力量,这对保险行业是个重要信号。”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刘妍表示,推动保险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保险企业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产品服务,强化投融资支持,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采访中,中国人寿、平安产险等保险公司相关人士也透露,公司在持续完善科技类保险体系,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险服务。

“今年,我们将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在科研损失保险及专利保险方面加强推动力度,增加产品供给,为科技企业提供涵盖研发、生产中各环节的保险保障,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荆军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转自:四川日报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环,四川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如何?一线建议——补齐早期阶段成果转化短板【编者按】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我们比过去任何时
2024-06-03 05:16:00
...金投入,这成为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愿触碰的中间地带中试基地,让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本报记者 刘旭 本报通讯员 赵艳《工人日报》(2024年05月07日 06版)阅读提
2024-05-07 12:39:00
...行模拟器的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动航空模拟驾驶设备中试平台、飞行模拟舱多自由度运动视觉平台系统中试平台和Jet172飞行模拟器脚舵联动装置中试平台。”南京英科信釜航空技术研究
2023-01-20 06:47:00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一站式中试“转动”科研成果——“全力拼经济 竞逐‘新’赛道”系列报道之九记者 毛瑜琼 通讯员 毛秋芬从试管到市场,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如何才能快速转变为工业产品?
2024-05-26 00:54:00
...技成果转化的藩篱,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加快推进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加强中试能力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实施一批行业带动力强的重大中试
2024-05-15 08:50:00
...界尚属首次。今年2月起,周子未来放大生产团队就启动中试技术开发,利用自主驯化的猪源种子细胞,结合自主研发的无血清增殖分化培养基和悬浮放大培养技术,成功实现细胞培养猪脂肪的逐级
2023-09-12 07:04:00
委员通道丨孙俊奇:整合“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本地转化。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艺验证设备、专用仪器等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中
2024-01-23 17:48: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春日,在瓮安县岚关乡中试基地,贵州科学院化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一如既往地忙碌,他们分工协作,娴熟地操作着试验设备。厂房内,就近开采的磷尾矿在高温下煅烧,
2024-04-13 06:08:00
...破解难题让稀土产品在更多领域应用从技术发明到应用、中试放大、批量生产,需要长时间反复验证和大量资金投入。经过几十年的研发沉淀,包头稀土研究院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亟待
2023-02-23 00:1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