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期,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往来明显密切了起来。多位欧洲政治高层的访华行程,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中欧之间的密切交流,大多数人都是带着期待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持续发出刺耳的声音。
中俄合作是“无上限”的,中欧同样如此
最近欧洲吵得最火热的话题,无疑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结束访华行程后说的一段话。马克龙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欧洲现在完全就是美国的“跟班”,始终在看美国的脸色做事,甚至有时候会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现在欧洲要做的是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加强战略自主,不要再沦为“附庸”,抵制那些所谓的减少对华贸易与外交联系的言行。
马克龙这些话可谓是欧洲的金玉良言,但忠言逆耳,欧洲一些狂热的亲美派立刻开始对马克龙展开猛烈的攻击。一时之间,欧盟内部掀起了一股“辩论”热潮,马克龙相关言论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你来我往。但可以看出,欧洲支持马克龙的人还是更多,只有少部分“亲美反华派”还在跟随美国一起抨击马克龙“对华态度软弱”。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美国总统拜登
不过,这些人似乎没有发现,与马克龙同行访华的、欧盟内部最出名的“亲美反华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从中国回去之后,罕见地沉默了十多天,完全没有发表任何有关中国的长篇大论。等到终于开口说话,也仿佛换了个人,张口就是说“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太重要了,我们必须指定自己的对话战略和原则”。
不难看出,在大多数欧洲人认清了应该如何处理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就连冯德莱恩都要慎重发言,不能肆无忌惮地去当美国打压中国的棋子。但冯德莱恩的沉默,好像没有让欧盟里其他的亲美派学会闭嘴,反倒还是自讨没趣地揪着马克龙的发言挑毛拣刺,同时还在持续针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进行攻击。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支持马克龙的观点和言论
在乌克兰问题上,即便我方已经多次强调,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冲突,不会在冲突中偏靠任何一方,并用行动证明了我方的态度,但西方一些人还是在指责中国没有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手段,并扭曲中国的中立立场。近日,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始终认为,各国友谊与合作是无止尽的,不应该人为设限。中俄合作是“无上限”的,中欧同样如此。
对于中俄合作“无上限”的说法,西方一些人一直都在偷换概念,用所谓的“中俄关系无上限”来扭曲中方的意思,即便我方反反复复地强调,中俄关系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三不原则”,但这些人充耳不闻,还是硬要给中国扣上一顶“支持战争”的帽子。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
所以,这次傅聪大使的回应,再次明确了“中俄合作无上限”,而不是“中俄关系无上限”的立场。同时也用“合作无上限”的说法同样来形容中欧关系,把节奏带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此外,这也是我们中方对欧洲释放出的一个信号,或者也可以说是给欧洲搭的一个台阶——只要是真心实意与我们合作,愿意展现出对华友好态度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其建设一个“无上限”的合作关系,打造出一个“共赢”的局面。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当事国,受到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欧洲了,在种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欧洲民众对政府和欧盟越来越不满,欧洲很多地方都在发生各种罢工、游行和暴力抗议的事件。
欧洲的抗议者当街纵火
用一位专家的话来说,那就是欧洲现在已经到了最需要中国的时候。所以现在欧洲的政治高层才会如此密集的寻求访问中国,希望通过广阔的中国市场为自己缓解眼下的困境。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访华行程,也确实是满载而归。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是有实力、有地位、可以放下意识形态、还能保持客观中立地去沟通各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国家。
总之,现在的中国和欧洲之间,更希望向对方进一步靠拢的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我们现在愿意给欧洲搭一个台阶,让欧洲走下来,找到一个新的出路,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欧洲官员可以尽快认清,中国的台阶,不会一直等着欧洲,早点找到自己该走的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