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青年台胞在杨秀英(左三)家中合影。高龙安摄
中新网长春2月12日电(高龙安)2月的吉林仍是一派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12日晨,青年台胞戴慧瑜踏上离开长春的列车,车窗外的田野被大雪覆盖,一望无际,这景象很像她几天前到访过的松原市杨家村。
持续一周的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吉林分营,成为18名台胞青年的难忘记忆。他们体验冰雪运动、参观科技企业,赴松原市考察乡村振兴和查干湖生态建设,收获满满。离别时刻,甚是不舍。
戴慧瑜初次见到东北的农家小院,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在杨家村村民杨秀英家里,她第一次看到直径70多厘米的大铁锅,第一次尝到冻梨和冻柿子的美味。原来,这里的村子铺的是和城市一样的柏油路,农家小屋的大炕在冬天这么暖和。
近几年,杨家村深度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变美了、人变富了。“如果夏天来,一进村就能看见成片的油菜花,城里人专程来我们这儿拍婚纱照,我们还引进了蟠桃树、建了垂钓园。”当地村民说,去年暑假,来旅游的大客车一辆接一辆。
“80后”台胞詹介元是台丽(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此行虽是第一次来吉林,却对这里的农业早有耳闻。他说,吉林出产的大米、玉米等农产品质量上乘,市场潜力很大,希望未来能够找到适合的契机,帮助当地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打通更大的市场。
青年台胞李弘昆是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已在北京生活多年,此前曾两次来到东北,这次吉林之行让他又有了全新认识。“我以前知道长春是‘汽车城’,没想到还有如此尖端的新科技。”
青年台胞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高龙安 摄
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弘昆第一次与卫星近距离接触。生产车间里,数颗卫星被金色“外衣”包裹,列队等待出征。
这家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卫星制造技术经过数次迭代,分辨率等关键指标不断提高,卫星体积则一代比一代小。
李弘昆说,此次冬令营活动让大家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认识祖国大陆,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青年台胞来大陆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和发展。
据介绍,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自198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8届,共有约7000名台胞青年参与。2022年,台生积极报名就读大陆高校,录取人数较2021年增长22%。
戴慧瑜说,自己的吉林之行还未结束,她将乘高铁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去体验风土人情、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