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个乡村的文化礼堂(一线调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0 06: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一个乡村的文化礼堂(一线调研)

图①:浙江杭州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文化礼堂。

章勇涛摄

图②:上田村文化礼堂,村民们在交流书法心得。

章勇涛摄

一个乡村的文化礼堂(一线调研)

上田村村景。

章勇涛摄

核心阅读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建成了浙江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从曾经的环境脏乱差、打架斗殴多,到如今文明知礼的新农村,村民说:“该给文化礼堂记一功!”

2013年起,浙江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19911家农村文化礼堂,今年将实现500人以上建制村全覆盖。

农村文化礼堂改变了什么?在乡村振兴中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许,我们能从上田村探寻到一些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脚下,一座村子普普通通,依着横牛线公路蜿蜒而布,四顾皆青山,清清溪水流。

走进村子,又有些不一样:村文化广场居中,演出厅、乡治馆、剧场、文昌阁、议事廊、天目学堂一应俱全;不足2000人的村子,舞蹈队、武术队、书法队搞得红红火火,每天都有活动。

自从10年前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建起乡村文化礼堂,变化一直在悄然发生。

整理村史、唤醒记忆,村庄有了固定文化场所

上田村坐落在天目山脚,共有9个自然村、567户人家、1919人。地势狭长,从村头到村尾,足足4公里。

不过,潘曙龙接手村党总支书记时,可着实有些头疼。村头村尾离得远,村民碰面少,凝聚力不强;打架斗殴风气蔓延,管束难;村里没有产业,经济基础差。他上门走访时,还曾被村民沉着脸拒之门外。

怎么破局?细心的潘曙龙注意到,村里一位退休老师经常热心地教村民学书法,书法角吸引许多人。思来想去,“文化也许能把人凝聚在一起,给村子振兴带来希望。”

于是,村里鼓励村民组织文艺活动。很快,女子锣鼓队建了起来,潘曙龙发现,给他吃过“闭门羹”的村民也在其中。锣鼓队有了名气,经常受邀外出演出,队员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再路过这个村民家时,她特地追出来,请我进门喝杯茶。”潘曙龙很感慨。

效果不错,“文化聚人”成了村干部的共识。不过,新问题又摆到眼前:村里缺活动场所,村民活动有时在村委会前面的空地,有时在公路边,活动开展很受限制。

能不能建一个固定文化场所?此时,临安正启动“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区领导来村里走访听说这个想法后,非常支持。就这样,上田村开始探索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区里支持上田村50万元,镇里再给50万元,其余自筹。2012年,上田村的文化礼堂有了雏形:文化广场,加上一间由村里闲置公房改建的活动室。起初,一个大房间,一个简易舞台,再摆上几张桌椅,有村民议论,是不是整空壳子,乱花钱。

没有先例,没有样板,只能边做边试。“文化礼堂雏形起来后,是不是持续投入建设?当时争议大,有压力。村两委班子也觉得,光是跳跳舞,确实单薄了。”潘曙龙回忆。

文化礼堂,不能只有硬件设施,还要有文化内涵。经过探讨,村两委一致决定,从村子的历史文化里找答案。

上田村姓氏里,最多的要数钱姓和刘姓。“村里历史积淀厚。刘氏家族明代出过4名进士,钱氏家族是钱王后裔,祖传十八般武艺,功夫好。”一文一武,潘曙龙娓娓道来。

村里请来老教师和了解情况的村民组成“文化顾问团”,到临安区档案馆等地梳理村史,找出村里各大姓氏的记载、家谱里的族规家训,提炼文化精神,形成村训民约。悠久文化被一一挖掘出来。比如刘氏家族,过去每户人家添了人丁,都要种两棵树,代表刚正的青冈树和寓意清白的白果树:长大无论做人做官,都要清白正直。同时,村里组织老年人“讲老古”,从神话传说到祖辈故事,村里原来哪里有个亭,哪里有座桥,都认真记录下来。

潘曙龙说,深挖文化根脉,给了村民极大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文化礼堂的建设也逐渐有了眉目,村史廊、励志廊、荣誉栏、武术廊、书法廊……都列入了计划。

聚人气、提心气,十几支团队轻轻松松演“村晚”

边运营边扩大,现在,上田村的文化礼堂已不局限于一座礼堂,而是形成了“文化聚落”:村文化广场居中,演出厅、乡治馆、剧场、文昌阁、议事廊、天目学堂……环绕周边。

这里常常是上田村最有人气的地方,原先质疑的村民也成了常客。

活动室里,书法队天天“在线”。村书法协会有140多名会员,其中多人是省、市、区三级书法协会会员,2013年,上田村还成为了“浙江书法村”。

武术、戏曲、舞蹈、锣鼓、太极……村里十几支文艺团队特别活跃,轻轻松松就能演出一台“村晚”。村党总支副书记钱玉英说,村民们觉得上台表演很光荣,在外打工的、手头有农活的,都会请假参加演出。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了生活,一些陈年陋习自然消弭。村民郑彩华在村头开了30多年小店:“过去村民爱聚在小店门口打牌赌博,为了这个,经常有两口子吵架,这几年都看不到了,村里的矛盾纠纷都少了。”

建起来的礼堂,还能如何发挥作用?

一件村民的家庭纠纷,引起了潘曙龙的注意。上田村外来媳妇多。一名外来媳妇叫来老家亲戚闹离婚,事情闹大了,潘曙龙带着村干部赶到现场,发现她嫁过来3年都没有熟悉的邻里或村民,“矛盾起因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她能向我们求助,甚至只是发发牢骚,可能都不至于闹到离婚。”

自此,村里有了“新人礼”。每场“新人礼”,潘曙龙都着正装上台,代表村里送上贺礼:一套文房四宝、村训、村歌,和所有村干部的电话号码;新人们接受赠礼,读村训,仪式朴实而庄严。

临上小学的孩子,则接受“开蒙礼”。孩子们登台,在老师示范下,工整写下“人”字。一旁,主持人高声朗读:“一撇一捺,立于天下,学字习礼,正气浩大。”家人们在台下共同观礼。说起今年的开蒙礼现场,村民唐益芳有些感动:“希望这份‘礼物’能陪伴孩子长大。”

为了转变村民的一些陋习,文化礼堂请来老师开展普法活动,送戏下乡时也常选相关的戏。家训里头也有武训:身怀绝技,做人更该亮亮堂堂,将武术文化传承后人。

武术,成了“文武上田”的亮点。“十八般武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礼堂专门有个厅堂,陈列着上田村传下来的十八般兵器。

武术队教练李奇生武艺高强,能把村里最古老的兵器舞得虎虎生风。“到寒暑假,不仅本村孩子,还有不少外地孩子慕名来习武强体。我肩上有重担,不但教功夫,更教做人道理,传承好老祖宗的文化!”

从组织丰富活动到展示乡土文化,从传播乡风文明到宣讲理论政策,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到开展知识技能普及……农村文化礼堂的效用不断挖掘提升。

“有外地亲戚朋友来,村民一定会带他们来礼堂参观,特别自豪。”钱玉英笑着说,村民告诉她,过去打工,别人问是哪里人,支支吾吾不敢讲,都知道上田村民风不好、环境不好,没面子。现在不同了,“文武上田”的品牌越叫越响亮。

“文化礼堂挖出村里的文化根,还把落后村变成先进村、文明村。我用实际行动表达支持,要沿文化路子走下去!”村民胡伟明说。

特色村落、开门迎客,“文化礼堂一台戏”兴村富民

村风渐好,环境渐美,村民想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的呼声越来越高。村两委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过去人们觉得,浙江农村富庶,才能养得起文化礼堂。咱们村要反过来,探索用文化礼堂反哺农村经济,用‘文化礼堂一台戏’富民!”

上世纪70年代,村里曾经组织过一个武术团。村民巴如明记忆犹新:“他们的表演,跟杂技一样精彩!钻火圈、后空翻、人叠人,过去到别的村庄表演,村口都放鞭炮迎接。”于是,村里重组“武术团”,把武术排练成表演,去掉特别危险的节目,今年元宵节去临安参加“闹元宵”活动,一亮相就引来掌声雷动。

“村里还跟临安青山湖旅游公司联系,他们把演出放到文化礼堂来,村里入股并且出节目参与。”潘曙龙很有信心:原汁原味的“乡土味”肯定能吸引游客,村里特色表演,让游客想看、爱看还能常来。

上田村附近有个开发区,村民外出打工十分方便。也因此,过去村里没有企业落户,守着这么好的山水,全村也没开出一家像样的民宿、农家乐。“做饭店、民宿,搞活乡村游,现在在风口。我带着村民外出学习了一圈,回来大家意见特别一致,吸引游客来这吃、住、游。不突出文化特色,哪留得住人!”潘曙龙说。

村里策划,整合当地餐饮特色,推出“文武十八碗”。挖掘内涵,讲好这18碗菜背后的文化故事;文化礼堂里,全村善掌勺的村民来了一场餐饮比赛,一致叫好的小菜,作为标准供大家学习。

开门迎客,美丽乡村的建设思路越来越清晰,上田村续上了珍贵的文脉传承,突出吴越文化、新安文化交织特色,逐步恢复老地名、老地标,建成“看得见乡愁”的村落。文化,成为上田村发展的“牵引器”。以文化为锚,一个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经济发展的新农村,生机勃勃。

从第一家到上万家,从一地经验到全省推广,如今,上田村的故事正在浙江各地继续书写。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礼堂有声有色,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生长路径——

“越剧之乡”绍兴推出“数智礼堂”,让群众自主点播戏曲名段、预约名家演出;在陆羽著《茶经》的径山镇,在文化礼堂能体验茶汤会、南宋点茶特色活动……一家家文化礼堂,深挖本土文化根脉,日益成为当地农村的“文化地标”、农民的精神家园,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凝聚美好愿景的载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07:13: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礼堂,乡村,一线,调研,文化的资讯:
...发挥作用,杜绝安全等问题的发生。“我认为,农村文化礼堂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市政协委员、台州优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奇法将目光聚焦农村文化礼堂功能作用发挥的问题
2023-02-28 02:48:00
共绘乡村文化新图景(艺近人和)
...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农村文化礼堂。碧水荡漾、绿意盎然、阡陌稻田、古树老宅……浙江乡村,相同的是绿水青山,不同的是文化风景。怎样助力乡村从物质富裕到精神
2024-08-01 06:18:00
松阳:实践调研摸实情 乡村宣讲促振兴
...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深入板桥乡桐榔村文化礼堂,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力量,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践团队在文化礼堂内面向广大村民开展
2023-08-04 20:24:00
...,爱好运动的老人们在球桌上你来我往挥拍、一决高下。礼堂书屋、百姓大舞台、文化公园、健身场馆……近20处文体设施,为当地村民构建起“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村里每月会在文化
2023-06-16 18:29:00
安徽芜湖:和舟共济涌新潮
...作社负责人汪琼委员郑重佩戴好出席证,登上从驻地开往礼堂的客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集体经营性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9
2024-01-09 15:57:00
防台防汛 温州乐清市5000多名文化礼堂先锋队员冲锋在一线
...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温州乐清市5000多名新时代文化礼堂先锋队队员们紧绷安全弦,积极投身防台一线。“雷雨天气,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出行。”……在城东街道后所社区,电瓶巡逻车穿
2023-07-28 17:06:00
庆元县贤良镇:凤栖亭下圆桌π 文化礼堂传强音
...到黄淤做客,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宣讲在贤良镇黄淤村文化礼堂内展开。有热度、有深度、聚人心、接地气。据悉,本次宣讲场景独特,除贤良镇黄淤村文化礼堂外,还选用了国航股份浙江分公司援建
2023-06-26 10:35:00
乡村文化礼堂打造秀洲百姓品质生活圈
...丽青 图片由秀洲区委宣传部提供文化如水,润泽秀洲;礼堂有形,矗立乡间。文化礼堂是广袤乡村的新地标、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文化之礼浸润百姓之心,近年来,秀洲区牢牢把握“文化礼
2023-08-07 06:57:00
芳村文化礼堂“活起来”“走出去”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探索公共服务运营新模式芳村文化礼堂“活起来”“走出去”行走基层本报讯 (记者 吴建邦 通讯员 张倩) 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一中学的200多名师生来到常山县芳
2024-04-21 00:3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