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在明政府越查越“惊心”,尹锡悦在发动戒严之前,还和台湾当局达成了不可告人的约定?
随着尹锡悦“内乱叛国案”的持续推进,与去年12月那场荒唐的“戒严”相关的军方官员,最近也在陆续接受调查。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内乱叛国案”目前正在持续推进】
其中,韩国国防部情报司令部前司令官文相皓在戒严前的一段赴台外出经历,不久前引发了韩国检方的关注。
调查显示,在尹锡悦宣布戒严的9天前,文相皓曾前往中国台湾地区出差。此前,这段经历曾被认为与戒严事件无关。
但一名了解情报界消息的韩军方人士日前突然爆料称,由于台军情局与民进党关系密切,文相皓此番赴岛内与台军情局接触,实际上是为了请求台执政当局支持戒严。
这名韩军方人士宣称,文相皓“把台湾当成盟友,因此向台湾寻求支持”。
【在尹锡悦宣布戒严的9天前,文相皓曾前往中国台湾地区出差】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文相皓是尹锡悦戒严计划的核心人物:他提前知晓尹锡悦的计划,积极协助其进行策划,并指示下属按计划执行。
考虑到文相皓与尹锡悦之间的紧密关系,这名消息人士的爆料,几乎就是在指控尹锡悦把民进党当局当作盟友,两者沆瀣一气。
早知道尹锡悦及政府不是善茬,但没想到与“台独”走得这么近。
对于自身难保的尹锡悦来说,多这么一个事已经无所谓了。但对于岛内的民主党当局来说,这事一旦处理不好,自己未来跟李在明政府之间的关系会很难办。
在很多事情上,台当局还是指望日、韩、澳这些美国在亚太的盟友能帮自己一把的,比如在某些联合声明中重申“反对改变现状”之类的话。
【这事一旦处理不好,民进党当局跟李在明政府之间的关系会很难办】
所以就在相关消息传出后,台当局赶紧回应称“相关说法是无中生有,是具有明显恶意动机的谣言”。
但无论台当局怎么否认,其实这种事情早有迹象。去年12月尹锡悦宣布戒严后,台立法机构民进党党团就曾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支持,在引发舆论风波后又迅速删帖。
正当各方都在观察戒严事件会如何发展时,民进党当局这番操作,属实把自己和尹锡悦都暴露得一干二净。
再考虑到当初尹锡悦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些出格言论,我们或许能够推测,这位亲美的前韩国总统,很可能与民进党当局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可告人的联系。
2023年4月,尹锡悦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台湾问题不仅是两岸之间的问题,而是像朝韩问题一样,是一个国际问题。”他还进一步妄称,台海局势紧张是因为“某些国家试图以武力改变现状”,韩国将与国际社会“坚决反对这种改变”。
【尹锡悦担任韩国总统期间,曾在台湾问题上发表过一些出格言论】
作为回应,中方迅速召见韩国驻华大使,并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同时严厉点名批评韩方“应当谨慎地处理涉台事务”“尹锡悦的言论完全不可接受”。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被中方点名批评并召见大使后,不服气的韩国政府又召见了中国驻韩大使,声称中方的批评“不可接受”,属于严重的“外交失礼”。
当时一般认为,尹锡悦突然在台湾问题上搞这么一出闹剧,是为了接下来的访美之行做准备,向拜登政府示好的同时,为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机制”铺路。
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尹锡悦似乎也是希望通过此举向台当局释放某种信号。为了争取外部的支持,“政治素人”出身的尹锡悦甚至愿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本作出让步;那么在台湾问题上尹锡悦作出这种操作,其实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了。
回过头来再看去年12月的这场戒严,只能说幸好尹锡悦政府失败了。
【回过头来再看去年12月的这场戒严,只能说幸好尹锡悦政府失败了】
如果尹锡悦成功了,那么作为对台当局支持的回报,韩国很可能会在台海问题上有更加激进的动作。同时由于左翼的反对声音被戒严所压制,尹锡悦将不会在国内面临太多阻力。
这并非危言耸听。请注意,当时尹锡悦在戒严讲话中,就声称戒严的目的是“铲除无恶不作的亲北反国家势力”,强调存在“外部势力干预韩国政治”。
而在被拘留后,尹锡悦更是在提交给宪法法院的辩护文件中声称:自己之所以宣布戒严,是因为中国和朝鲜“介入韩国选举”。而李在明领导的共同民主党,则是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中国的帮助下上台,然后把韩国变成“中国和朝鲜的殖民地”。
那假如尹锡悦戒严成功了,那么他围绕中国编造的这些谎言,就会成为韩国在涉华问题上进行重大立场调整的理由,进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而这种后果,也将转移韩国民众对这场非法戒严本身的注意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