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晋源区3300亩水稻田开始插秧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9 0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稻梦晋祠 嘉禾飘香

晋源区3300亩水稻田开始插秧 本报讯 晋源区北大寺村波光粼粼的水稻田里,智能插秧机匀速前进,插下一棵棵嫩绿的秧苗。有些市民也带着孩子下田体验亲手插秧、动手包粽子的乐趣。5月18日,“稻梦晋祠 嘉禾飘香晋祠水稻插秧节”启动,也拉开了晋源区3300亩水稻田插秧农事活动的帷幕。

当天上午,天气晴朗,微风阵阵,正是农事好时节。连绵的青山、错落有致的农舍映衬着辽阔的水稻田。一块稻田里,拖拉机“突突突”欢快地翻地,黑色泥土是水稻丰茂的最好基底。另一块稻田里,62岁的当地农民刘玉保和大家协作将一卷卷秧苗放入插秧机,插秧机所到之处一排排秧苗整齐栽种,效率很高。“我在田里干了40年,现在用上插秧机,效率是人工的好几倍。”刘玉保啧啧称赞。

另一侧稻田里,孩子们穿上工作衣,在老农的示范下有模有样地插着秧。几个小时的劳作,孩子们好奇又兴奋。“这种插秧活动太有意义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农事活动的具体流程,了解粮食的来源。”家长们连声称赞。

山西晋之源农耕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职卫东介绍:“我们使用了聚碳生态肥种植有机大米,产量可以提高20%,预计亩产可以达到690公斤。随着晋祠泉水复流,晋祠大米的品质将会越来越好。今年要在省农科院专家悉心指导下种好晋祠大米,传承好农耕文化。”职卫东信心满满。

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秉持着“北稻一绝、皇家贡品”的品质,有3300年的栽培历史,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中记载着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这就是历史上“晋献嘉禾”的由来。水温恒定、水质清澈的晋祠泉水,独特的千年黑色稻土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质色稍褐而透明、味道香甜不腻、口感有韧性回弹的品质,赋予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钾、硒等微量元素,且含糖量低的特性。

今年以来,晋源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思路,全面实施晋祠大米产业提升振兴计划。通过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将晋祠大米打造成为代表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新业态,再现“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盛景。

(侯慧琴、杨润德、崔莉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源区稻田科研浇灌兴农花
...、晋祠水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董琦就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在晋源区稻田公园作起了育秧准备。调查育苗温室大棚生产条件,查看品种、记录墒情、气温数据……董琦把日程安排详细到每一天。“4月中
2024-03-18 06:44:00
日前正值春耕农忙时节,走进晋源区大康农业科技园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只见全自动育秧机正在高速运转。播施底土、播撒种子、覆盖浮土、传送进棚、喷淋给水等工序一气呵成,整个育秧过程“科技范
2025-05-05 07:12:00
...动监测温度,自动育秧机还可实现机械播种……4月26日,晋源区王郭村智能化育秧基地,一盘盘秧苗青翠欲滴。该村采用高科技孕育晋祠水稻,高效培育更为优质的秧苗。王郭村的水稻田旁,一
2024-04-27 20:16:00
科技小院三解稻农难题
...态,最终发现“稻—长江蟹—鱼”综合种养模式最适宜在晋源区推广。扎根实践,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产业发展,晋祠水稻科技小院的师生团队收获满满。 王文君 张娜
2024-05-07 11:58:00
晋源区晋祠镇的760亩“稻蟹共生”试验田正铺展新景,翠绿的稻田间,蟹苗穿梭,千年稻乡书写出生态富民的鲜活答卷。“蟹护稻,稻养蟹”的共生智慧,是对传统农业单一模式的突破,是农业绿色
2025-08-10 16:27:00
...进一步推动“晋祠大米”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25日,晋源区检察院、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农业农村局和晋祠镇、特种农产品协会等单位,召开“晋祠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研讨会
2025-04-26 20:39:00
太原晋源区:狠抓生态治理 力促晋祠泉早日稳定复流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2月22日,从太原市晋源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晋源区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高品质城区,让高质量发展底色更加靓丽。目前,晋阳湖水系
2024-02-23 15:58:00
...原日报 本报讯 为加强各族青少年之间友好交流,近日,晋源区实验小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2团学校开展了“晋疆携手颂家乡、兵地心牵赞红脉”手拉手系列活动。“哇——”新疆
2023-11-21 06:09:00
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揭牌成立
...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在晋祠镇揭牌成立。该中心位于晋源区古唐街、晋祠公园南门一侧,集非遗展示、体验、传习等功能为一体,集中展示太原市及晋源区的国家级和省、市、区级多个非遗项目
2024-04-14 21:3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青年中医时健受邀出任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中医顾问
2025年8月29日,青年中医医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时健,受到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吉米·帕特里克先生的亲切接见
2025-09-01 11:08:00
【国际合作】盈康一生四川友谊医院入选首批中日医疗合作基地
2025年8月28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日本medicalexcellenceJapan(以下简称MEJ)联合主办的首届“中日医疗产业合作交流论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
2025-09-01 11:08:00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科方恩喜:擅调脏腑,巧治肿瘤
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大夫经过数十年精勤探索,在中医肿瘤治疗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2025-09-01 14: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张延淑:月经先期,中医帮你“调经止血”
张廷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四十余年,九代中医传人,幼年随父熟读各大古典医著。擅长治疗:女性不孕症、妇科肿瘤、盆腔炎、尿道炎
2025-09-01 14:14:00
【舌尖上的魏集】魏集老乡喊你来赶黄河大集啦
提起赶大集,心里总先暖三分。赶的是乡土情,是熟人间递根葱的热络;是烟火气,是卤味摊、点心铺飘出的馋人香;更是松弛感,是放下日程
2025-09-01 14:5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其芳:习惯性流产,中医帮你“固胎养孕”
王其芳,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已有50余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用中医药处理疑难杂病多有独到经验
2025-09-01 15:14: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吴育宁老师:外阴白斑,中医教你“止痒润肤”
吴育宁,首都国医名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主任医师,国医大师柴松岩学术继承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25-09-01 15:15: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莉莉:产后缺乳,中医帮你“通乳催乳”
王莉莉,原北京市妇产医院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师从著名妇产专家刘奉立,并继承了“送子观音”赵松泉治疗不孕症的独特经验
2025-09-01 15:15:00
这个暑假,爷爷奶奶成了我们的“孩子王”!贵州“银发力量”托起青少年多彩假期
“爷爷奶奶教的剪纸太有意思啦!我要把这幅‘民族团结’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在贵州老年大学暑期关爱课堂上,10岁的小朋友举着刚完成的非遗作品
2025-09-01 15:15:00
鲁南制药舒尔佳奥利司他胶囊携手CCTV6,助力健康生活新选择
在医药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品牌要突破重围,既需精准锚定市场需求,更需将社会责任融入传播内核。鲁南制药旗下舒尔佳奥利司他胶囊
2025-09-01 15:18:00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揭秘肛裂的成因、危害与自救指南
在当今医疗领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重庆景城胃肠医院凭借其出色的医疗服务、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诊疗设备以及透明的收费制度
2025-09-01 15:22:00
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肿瘤大夫方恩喜 :免疫修复赋予患者抗肿瘤能力
作为一家中医特色明显的肿瘤治疗机构,安徽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安徽中医药附属医院)中医肿瘤大夫,在最新中医肿瘤学研究成果指导下
2025-09-01 15:22:00
破解身心调适密码 元气满满迎开学
开学季来啦!当暑假的松弛感与校园生活的节奏感瞬间切换,不少学生和家长开始陷入焦虑:熬夜追剧的生物钟如何调整,久坐不动的体能如何恢复
2025-09-01 15:45:00
陶瓷人生 匠心传承——记贵州工艺美术大师岳振
在贵州璀璨的工艺美术星空中,岳振的名字与一项古老技艺——牙舟陶紧紧相连。从化学实验室走向陶艺作坊,他用40余年光阴完成了一场跨越学科的奔赴
2025-09-01 15:47:00
秋季荨麻疹总反复?济南中研医生4招帮你避开“痒”惑,安稳度秋
一到秋天,不少人就被荨麻疹缠上——皮肤突然冒出风团、红斑,痒得抓心挠肝,越抓越肿,还可能反复好几天。其实,秋季荨麻疹多和季节特有的过敏原
2025-09-01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