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襄阳9月20日电 (张倩龙 阮班明 龚良杰)“这种‘渔粮双赢’模式在促农增收的同时,还有益于生态保护。”湖北省谷城县盛康镇一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友法19日介绍,当地通过三产融合打造“稻虾小镇”,利用生态种养帮助村民就业增收。
走进位于鄂西北山区的“稻虾小镇”盛康镇,放眼望去,连片的稻田和虾塘里,村民们正划着小船给虾“搭窝”,这里有着2500亩以上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依托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下的优质水环境,当地引入南河自流水灌溉,探索原生态种养殖模式。
村民划船前去给虾“搭窝”。张倩龙 摄
谷城县是农业大县,南河流域优质水源充足,具有发展稻虾共作的先天优势。盛康镇依靠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引入“优质水稻+清水虾”共作的养殖模式,养殖基地面积已实现连续5年增长,今年1—8月,虾的总产量达350吨。
据蔡友法介绍,稻虾共作的养殖模式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要求严格,水稻可以为虾提供天然的微生物、野草等饵料,虾的粪便则能起到增肥效果,促进水稻生长。这种绿色种养模式的推行对守护流域生态起到积极作用。
依托稻虾共作,当地衍生出独具特色的“稻虾文化”。在双堰村稻虾广场,两只用稻草编织的巨型大虾,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当地还积极开发带有稻虾元素的文创产品,如龙虾造型发夹、小龙虾造型钥匙扣等。在夏季举办的“稻虾文化”农旅博览会上,上万名游客前来品龙虾、赏烟花,有力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的发展。
盛康镇的稻田和虾塘。张倩龙 摄
近年来,谷城县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打造精品农业,依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当地通过南河流域乡村振兴项目,打破南河镇、盛康镇区域限制,建设盛康镇双堰村1000亩稻虾基地、南河流域乡村旅游道路安防工程等项目,构建联农带农机制,建设南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
“如今,我们推出了真空包装的稻香虾及自热小龙虾火锅,延长产业链。”盛康镇党委副书记韦小勇表示,未来将引入加工厂,助推龙虾产业链特色化、精深加工化,同时积极挖掘稻虾文化,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