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首批29名“中医师承”学员拜师
南浔引育基层医生再出实招
记者 张 璐
本报讯 学员行拜师礼,导师赠《黄帝内经》……近日下午,南浔区首批29名“中医师承”学员正式拜师学“医”。他们都是南浔籍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今年9月即将前往浙江中医药大学专班培养三年,毕业后,定向到南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就业。
“我之前学的是财务,但对医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之前在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就报名了,总算是圆了自己的医学梦。”师承学员罗雨文告诉记者,她是东迁街道直港新村人,家人也希望她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
“师承是中医传统特色,我自己也是师承加自学,和我们当时比,他们现在的平台更好,机会也更多。而且通过拜师,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同时,我们这些导师也会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这对于个人发展和中医传承,都是很好的方式。”南浔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顾赞华是16名导师之一,他从医已经20多年,擅长内科疾病的中医诊疗。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拜名师、读经典、学心得、跟临床的方式,为全区培养一支‘能中会西’的中医全科队伍,探索本土化人才引育机制,更好地把年轻医生留在基层。”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继承发扬中医药独到技能,拓宽中医药人才培养渠道的有效手段。
为此,今年初,区卫生健康局、发改经信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南浔区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中医师承”中西医双轨制培养实施方案》,在原有的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编外招录三种引育机制基础上再出实招,通过这次“中医师承”委培计划,面向南浔籍大专生招聘首批29人,委托浙江中医药大学专班培养三年,符合毕业要求后,定向到社区服务站就业。
据了解,近年来,区卫健局一直致力于将基层医务人员这支“混编队伍”向“职业化队伍”转变。比如,去年出台《南浔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针对基层医务人员设定在职教育提能跑道,与杭州医学院共建“空中课堂”,为区内350名基层医护人员开设周末在职教育课堂;并以区内2家医共体、1家中医院为平台,建立技能实践基地,搭建“双百结对”导师帮带制,以点带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同时他们建立了柔性流动机制,依托医共体打破院区之间人才调配壁垒,在总院、院区、各村社服务站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即给予在编医务人员每5年一次“上调下沉”择优自主机会,形成进出畅通、上下联动的柔性流动闭环,进一步激活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截至目前,南浔区已定向培养到岗188人,社区医生队伍平均年龄38.43岁,较2022年同期下降0.77岁。”该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实施“人才强基”计划,聚焦医疗队伍的“引育用留”全环节,全链条发力,积极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卫生队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