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网络公开信息,2025年3月15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CEO沈辉带着双肩包,率多名高管团队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并座谈,双方围绕战略调改方向展开交流并达成共识。
这一天,距离阿里巴巴彻底退出大润发母公司仅过去18天。2025年2月27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完成股权交割,德弘资本以78.7%持股比例成为控股方,阿里系全面退出 。董事会主席黄明端辞任,由德弘资本代表华裕能接棒,核心管理层更迭为调改奠定基础。
高层访问胖东来,前有步步高、永辉等多家零售企业在先。按照之前的惯例,这应该是启动“胖东来式调改”的最后确定。其调改策略与实施包括:
1、据联商网信息,大润发前期会在上海、广东、江苏进行调改店测试,卖场更加注重社区商业中心功能定位。调改重点包括强化生鲜加工能力、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功能定位。
2、借鉴永辉超市调改经验,烘焙和熟食品类将作为核心优化对象。永辉同类调改后烘焙销售额增长超520%,熟食增长超387%,大润发或复制该路径。
3、高鑫零售已成立专项团队,批量培训门店管理人才,并加速调改经验复制。同时,大润发部分高管此前已赴永辉调改门店实地学习,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据高鑫零售的财报显示,从2018财年至2023财年,公司的总销售营收、收入及经营利润均呈现出下滑态势。营收规模由2018财年的1013.15亿缩水到2024财年的725.67亿;归属母公司净利则分别为25.88亿、28.34亿、28.72亿、-8.26亿、-7.39亿、1.09亿、-16.68亿。
沈辉的上任,正在改变这一颓势。在最新的财报中,高鑫零售公布了截止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司期内扭转了上一财年的亏损局面,实现了2.0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在这一积极信号背后,高鑫零售的收入和毛利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0%、4.1%,显示出该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存在。
即使存在生存压力,德弘资本在收购大润发之后,作为CEO的沈辉继续留任,或会主导大润发接下的“胖改”。而名创优品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之,永辉超市CEO李松峰或将离任,为啥两者会有如此差异呢?
一、德弘资本收购大润发:管理层稳定的逻辑
1、战略延续性考量
德弘资本以控股高鑫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后,保留原CEO沈辉团队,可能出于对现有管理层执行“胖东来式调改”的信任。沈辉在股权交割后发布全员信,明确强调供应链优化和社区商业中心定位的调改方向,与德弘资本聚焦零售业升级的意图高度契合。另外,德弘资本过往投资项目(如蒙牛、海尔)多采取“赋能式投资”,注重保留核心团队以维持业务连续性。
2、资本方与业务协同性
德弘资本董事长刘海峰拥有丰富零售投资经验(如KKR时期主导青岛海尔收购),其团队更倾向于通过组织架构优化而非人事清洗实现增长。大润发当前处于转型关键期,保留熟悉业务的高管有助于降低磨合成本。
二、优品收购永辉:管理层更迭的动因
1、业务模式重构需求
永辉近年面临传统商超转型压力,优品若计划推动激进改革(如数字化改造或供应链整合),可能认为原CEO李松峰的运营经验与新模式适配度不足。永辉曾通过引入胖东来调改经验实现烘焙、熟食品类超500%增长,但此类短期业绩提升或不足以满足优品对长期战略转型的要求。
2、资本方的控制权偏好
优品若以全渠道整合为目标(如线上线下融合),可能更倾向于空降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管理层。而德弘资本对大润发的定位仍是实体零售升级,因此更依赖原有团队的地面运营能力。
三、行业启示:资本介入下的管理层命运
战略匹配度决定去留:资本方是否保留原CEO,取决于其能力与收购方战略目标的匹配度。德弘资本看重沈辉对胖东来模式的落地能力,而优品可能认为永辉需要更彻底的变革 。
转型阶段影响决策:大润发正处于调改试点期(上海、江苏、广东),稳定团队有利于经验复制;永辉若已完成阶段性调改,资本方或认为需要新领导层突破瓶颈。
版权申明:零售信息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已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若文章涉及版权,请联系138 0241 9028,将马上安排删除。/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9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