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本报记者 张璐 通讯员 岩子
零距离访民情、面对面听民声、践行“民呼我应”中办实事解难事……
在诺木洪农场里民和籍群众的生产生活怎么样、他们有啥急难需求?带着一系列民生关切的问题,近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毛学鸿带领调研组奔赴千里之外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农场,聆听在诺木洪农场耕种生息的民和籍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把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办到大家的心坎上。
二十年前,民和县贫困山区1200多户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易地扶贫开发的号召,离开家乡,远赴诺木洪农场通过租赁土地种植枸杞。二十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始终关心关注着这些民和籍群众的生产生活。
“家里有几口人?种了几亩枸杞?一年收入怎么样?孩子都上学了吗?……”在诺木洪农场,调研组分成五组,分赴四个枸杞产业队访民情、问民盼,入户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现状、收入来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困难,用勤劳双手种植好枸杞、经营好家庭。在了解到种植户安成彪家有两名残疾人的情况后,调研组现场回应,要求相关部门多关心关注关爱特殊困难家庭,千方百计解决好他们的所急所难,不断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的获得感。
为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调研组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与四个枸杞产业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群众代表座谈。对大家提出的临时救助、村干部能力提升、枸杞销路、发展高质高效产业等方面的诉求一一做出回应,表示将畅通救助渠道,进一步加大群众急难型临时救助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急难需求,保障好诺木洪农场民和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符合监测户纳入标准要求的将全部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积极落实监测帮扶政策;加强与民和县电商企业对接,拓宽枸杞销售渠道,增加民和籍群众的枸杞种植收入;将尽快研究解决好诺木洪枸杞产业队干部报酬待遇问题,抓好农场产业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让大家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取长补短,提高本领。
民和县诺民小学是民和县委县政府为解决诺木洪农场民和籍务工群众随迁子女入学难、享受教育惠民政策难的问题而设立的公办基础教育机构,学校现有教职工24人、学生440余人,设有学前班和1至6年级教学班。
在诺民小学调研期间,针对发现的教师宿舍紧缺、教学设施落后、部分教师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等实际困难,调研组要求民和县教育部门认真研究谋划,尽快推动诺民小学教职工周转房项目落地建设,切实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对艰苦边远地区教职工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尽快建立完善教师轮换交流激励保障机制和边缘艰苦地区薄弱学校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轮换机制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师工作活力,不断提升教师校内服务质效。期间,还联系爱心人士为诺民小学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教学用具和学生校服。
此次诺木洪之行,既是一次访民情、听民声的调研行,更是一次开展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调研组用一天的时间,解决了6件群众所急所盼的民生实事,体现了为民办实事的“加速度”。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民和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扑下身子听民声、沉身一线察民情、用情用力办实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力度,让主题教育更有“温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