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邵小华
读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连接网络的阅读器堪比一座图书馆,注册付费分分钟的事,然后本本好书就可以随时随地为你而打开了,读起来方便又实惠。
可我对电子书总爱不起来。想读一本书,就会线上线下地找着买,难改对纸质书的情有独钟。在我看来,只有将一本真实的书拥于案头,伴于枕边,墨香中一页一页轻捻着去读,才能尽享阅读的快乐和满足。这样的执拗,当然也与我读书时,喜欢拿笔在书上圈圈点点的个人癖好有关。
家中书架上有书若干,每一本我都曾爱不释手过。阅读它们时,我一定会用一支黑水笔作书签。遇见绝佳的遣词,抬笔就会画圈圈,以示点赞;读到精彩的句子,就在下方画上长长的波浪线;若书中某个章节打动了我,干脆整个儿打上一个大大的方框。在书眉页脚的有限空白处,我还会用潦草的笔迹,为书中的生僻字词注上百度来的拼音和释义。
这种旁人不敢恭维的读书习惯,出现在我人到中年记忆力明显下降后。倘不这样,读书的结果就是前读后忘。一本书读完,掩卷后会可怕地发现,脑子里似乎没有留下什么。感觉就像泰戈尔写的那句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边读边涂鸦,自然委屈了书,一本新书在我手里要不多久就会形象扫地,像本从市面上淘来的二手书。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阅读的心情,因为我在意的是书中自己欣赏的内容,在这圈圈点点间,在大脑中完成了一次次强烈的“复制粘贴”,一下子获得感满满。
读过的书,也无一例外地变身成我画过重点的“精华本”。后来再读第二遍第三遍时,书中其余文字,我往往一掠而过,目光停留的,主要是自己曾圈点过的地方。读书不觉产生一种事半功倍的轻松感。余秋雨《文化苦旅》一书中有篇《黄州突围》,当读到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押解流放,作者奋笔写下“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这段感慨时,我难捺内心的共鸣,在下方连画两道黑沉沉的波浪线。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啊!我百读不厌,印象如镌。全文八千字何妨,只此几句入心足矣。
从别处借来的书,当然不能这样读,但出过一次意外。钱钟书先生主编的《宋诗选注》,每首诗都附有精彩评注,引经据典,见地独到,像块磁铁吸引住了我。书读三分之一,一番乱圈乱点后,我恍然想起这本书是借的隔壁办公室同事老陈的。惶恐之下,赶紧上网搜寻,想买本新书还人家。老陈知情后连说不必,原来这本书是他硕士毕业时导师所赠,收藏快30年了,意义不同一般。弄得我愈加愧疚难当,从此再不敢轻易开口向别人借书。
女儿是90后,习惯网读的她一日翻我读过的书。见书中墨迹斑斑,旋即微信拍图发来,揶揄之意明显,并在一串“坏笑”的表情下留言:“爸,读书苦读书苦,你敢肯定,说的不是书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0:59: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