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今年,我家晚稻亩产1408斤,是历年来最高的。大旱之年,水稻产量这么高,全靠政府引来的长江水。”12月11日,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童李村民组村民卞国金高兴地说。
当日,他将家里最后一块田的晚稻收割、过磅、出售,约2000公斤,平均亩产704.22公斤,比往年高出100多公斤,创历年单产之最。
卞国金是种田“老把式”,今年他将家里的22亩农田全部种了水稻。今夏当地发生持续高温天气和严重旱情,村里的当家塘坝及沟渠干涸见底。8月下旬,在水稻孕穗、扬花的关键时期,政府从长江调来了“救命水”。
“太及时了!水稻连续灌了3遍水。要不是长江水,将颗粒无收啊!”卞国金告诉记者,有了长江水,他家今年水稻亩产最低的田块产量超550公斤,总产量1.3万多公斤。
“今年,全村1.3万亩水稻平均亩产1000斤。如果没有长江水,我们村今年水稻将有一大半绝收。”新安村党总支书记张广柱告诉记者,今年该村提水抗旱44天,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提长江水20多天,水、电、人工等费用都由镇政府解决,村民不出一分钱。
张广柱说,新安村离长江直线距离近50公里,仅从滁河全椒卜集电站到新安村近20公里距离内就要经过五级电站提水,再加上从长江口到滁河全椒卜集站,提水电站更多。提水期间,全村党员干部全体出动,吃住在水渠沿线,24小时轮流值班看水,合理调度水源,科学安排农田灌溉时序。
马厂镇副镇长魏成兵告诉记者,抗旱期间,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清淤疏浚,引长江水补充抗旱水源,保障了新安、方岗及周边约4万亩水稻持续有水灌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