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比亚迪的增量空间,比想象中的更大一些。
刚刚过去的8月份,比亚迪完成了27万余新车销量,站在了电动化的核心风口,相比于去年不足20万的月销量,今年比亚迪的单月销量直逼30万。

以每天9000台的出货量奔走于乘用车市场,比亚迪展现出来的动能是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的,是一个罕见的奇迹。
截止到8月底,比亚迪电动化产品今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80万量级,极其具有领导力。
行业数据显示,1-7月的新能源销量达到450万量级,比亚迪一家就向市场倾泻了150万量级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4%。
这验证了一句话:一家独大百家饥。

中国的电动化参与者非常多,百余家电动化企业在这一赛道中抢夺销量, 但比亚迪一家就拿走了1/3的市场份额,让原本就拥挤的赛道更加难以生存。
商业战争,不可能有怜悯之心。
这也体现出来了比亚迪在电动化赛道中强大的品牌驱动力,比亚迪强势的点不仅仅在于销量上,在利润上也获得了该有的回报。
盖世汽车用赢麻了来形容比亚迪上半年的业绩表现。

过去半年,比亚迪营收达到了2600亿,净利润接近110亿, 这是在上半年销量没有完全起色的情况下,事实上下半年的数据随着销量的继续增长,比亚迪下半年的营收将会达到3000亿量级,利润有可能会达到130亿。
下半年虽然数据是笔者预估,但从目前的增速来看,也的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能从电动化赛道中实现盈利的企业本身就不多,此前行业分析能够良性盈利的企业只有四家,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

庞大的电动化阵营只有四家企业盈利,透露的是行业非良性发展的核心事实。这四家企业之所以能盈利,经营模式也大有不同。
其中,理想和特斯拉走的路线偏向于高端,两大品牌的最低配车型定价也在25万左右,不针对入门市场做规划。
埃安靠的则是EV、单品、经济性能策略,在今年成功步入了盈利的赛道,但这三家企业本质上来说销量并不大。
至少在比亚迪面前,仍然具有断崖式的销量差距。

理想、特斯拉、埃安三家品牌的累积销量达到80万量级,和比亚迪的180万量级无法直接对抗,庞大的销量意味着市场接受度极高。
比亚迪的产品线更加丰富,覆盖8万-40万细分市场,从海鸥到腾势D9囊括轿车、SUV、MPV细分市场,成为市场中最成功的品牌。
电动化转型的核心意义,是让智能、电动生活推倒过去的燃油车生活,对于用户来说,10万就能买到的DM-i和EV产品,就是比亚迪对市场做出的贡献。

用户在认可比亚迪,是对这家企业的承认,更是比亚迪在商业战场中开疆扩土的资本。
从用户角度来看,15万以内的电动化产品,比亚迪已经成为了第一选择,对于不懂车、懂车的消费者来说,其价值点非常突出,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比亚迪不仅仅撬走了合资车的半壁江山,也成为了横在不少电动化企业面前的大山。
这座大山难以逾越,自然成为了商业战场中需要学习、研究的对象。

而商业战场本就没有感情可言,所谓一家独大的背后就是对手饿殍满地的客观事实,比亚迪的强大是自身驱动力足够、产业链完善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优胜劣汰的核心市场,销量数据才是验证企业是否优秀的核心法则。
目前来看,单月销量奔赴30万的比亚迪,是成功的,也是短期内无法撼动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