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在太原生活将近30年,对当时太原特别是西山地区的道路交通有深刻印象,可以说是极为不便。西山官地矿区的石子公路颠得自行车都快散架了,下坡时车把乱晃,没有点力气都把不住自行车方向。出了矿区有了柏油路,但道路很窄,煤屑、尘土飞扬,公交车非常稀少。
因为矿区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职工及家属人口增长了十几倍,而公交车增量有限,使得每趟公交车都人满为患,想挤上车绝对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挤车必须紧贴车厢外侧向车门挤,所以公交车虽然车头车尾满是黑灰,但车门两侧却一尘不染。
上车不容易,下车往往更难,途中经常会听到有人大喊:“下车了!”“下车了!”“停一停!”“停一停!”司机因为顾忌站牌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无法搭载,只能甩站,开出几百米后才停车下客。这时还要看你的运气和力气,能否挤下车,有人不得已多坐一两站才能“脱身”。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在山西财经学院读书及留校任教期间,每周六回西山父母家都是一次考验,先乘27路车从老军营到迎泽大街,接着乘1路车到下元,再转乘7路车到西山。读书期间,为了节省3角5分车钱,也避免被挤得狼狈不堪,有一段时间,我坚持骑车20公里回家,路上煤尘、沙土不时扑面而来,特别是冬天顶着西北风和煤尘一路上坡,费力还在其次,沙尘迷眼往往是必然的。有一次我从学校骑车回官地矿,走到白家庄胜利街大坡推车往上爬时,心中正在默默背诵《长恨歌》中“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的诗句,忽然一股狂风卷着黑黄的沙尘扑面而来,呛得我都喘不上气来。
结婚有了儿子后,周末怎么回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抱着两三岁的儿子挤7路车更需要勇气和耐力,妻子常视回西山为畏途,必须有强大的思想工作作为精神支撑。我们也试着骑自行车回西山,但因为一家三口被煤尘弄得灰头土脸而最终放弃。
俱往矣!如今太原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大为惊叹。去年我在太原乘公交车,不论在市区还是西山地区,每次上车一般都有座位,车内宽敞舒适,偶有满座的情况,也会有年轻人起身让座,体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市风。
更让我感动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公交卡可以免费乘坐太原地铁。今年从上海自驾回太原,更加体会到在太原驾车出行的便利。从西山到尖草坪三姐家,以往乘公交车需两三个小时倒三趟车,如今开车只要二三十分钟。从尖草坪到南内环街的山西财大北校区,之前从北到南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如今驾车只要22分钟。而且太原对本地车、外地车一视同仁,快速路、中环线畅行无阻,外地车主感觉方便友好。
太原在中环线贯通后,再加若干条快速路,城市交通难题已大大缓解。已经开通的地铁2号线,加上即将开通的地铁1号线,可为便利的太原公共交通锦上添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