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宋王朝)
故事开始,为了照顾那些对南北朝刘宋政权不太熟悉的读者们,我先把这个王朝的历代皇帝给大家复盘一下。
开国皇帝刘裕,开局一匹马,单排上王者,在乱世中脱颖而出,覆灭东晋,一统南方,建立了刘宋。
这位皇帝文治武功,很有能力,堪称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但刘裕同志的气运并不是很好,有命拼搏,没命享受,在皇帝大位上待了两年,就领了便当。
对很多历史爱好者来说,刘裕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种遗憾,倘若这位帝王能多活几年,那么也许他就能一统天下,此后南北朝多年战乱可能也就不会再有了。
刘裕一死,皇位传给了儿子刘义符。
少帝刘义符呢,平生喜好玩乐,对国家大事毫无兴趣,当了皇帝之后除了吃完玩乐再无其它,所以很快被大臣们从皇位上撸了下来。
大臣们挑来挑去,最后选定了武帝刘裕的三儿子,刘义隆即位登基。
文帝刘义隆,治国很有两把刷子,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甚至还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元嘉之治”。
皇帝搞民生经济十分有成效,但在军事指挥上却是短板一块,这位皇帝曾经浩浩荡荡的组织三次北伐,想要攻克北方草原的北魏政权,但每次都是兴高采烈的去,灰头土脸的回来。
(宋文帝刘义隆画像)
最后,这位穷兵黩武的帝王被太子刘劭残忍杀害,这位靠着弑父夺权的太子又成了刘宋王朝的新领导,
刘劭其人,凶狠残忍,所以很快就被自己弟弟刘骏拉下了马。
刘骏,即宋孝武帝。
孝武帝谈不上是明君,但也绝非是昏庸之辈,在他有限的执政岁月里,他曾经一度中兴过刘宋王朝的发展,留下过傲人的业绩,但晚年的骄奢淫逸,沉湎酒色却给这位帝王划上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
而之后即位的皇帝,刘子业,刘子勋,刘彧就没什么好提的了。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典型的昏君,弑杀,残暴,无能,当了皇帝之后那是一件人事儿也不干,他们当皇帝当的快,丢皇位丢的更快,很快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刘子业生性残暴,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虐待别人。
上午虐待大臣,中午虐待宫女,晚上虐待太监。
如果说大臣,宫女,太监本质上无非是帝王意志的延伸,生随帝王,死随帝王,皇帝要杀要剐都悉听尊便的话,那么刘子业喜欢虐待自己的叔父刘彧可就是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宋前废帝刘子业画像)
刘子业同志经常把刘彧抓来,强迫自己的这位叔父趴在地上吃猪食,而吃了几年猪食的刘彧在苦难中成长,瞅准机会,终于诛灭刘子业,翻身做了新主人。
半生卧薪尝猪食,忍辱负重走上皇位的刘彧也不是个聪明主儿,他不仅没有汲取刘子业昏庸治国导致自己身死的教训,反而在当了皇帝之后极尽享乐之能事,彻底沦为了一个被欲望控制的人。
在刘彧登基前后,还曾有一位刘宋皇室,即刘子勋,曾经在地方自立为帝,公开跟刘彧叫板,不过刘子勋纯属瞎闹,皇帝生涯更是昙花一现,很快被诛灭。
刘彧死之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昱。
刘昱同志那就更别提了,如果说之前的三刘是暴君中的战斗机,那么刘昱就是暴君中的歼11,论起昏庸无道,刘昱一个打十个不成问题。
老皇帝刘彧自然十分了解他这个不成气候的儿子实在是很难独自治理好国家,所以临死之前,给刘昱留下来七八位顾命大臣。
刘昱登基的时候,年方九岁,主少国疑,底下这帮顾命大臣们为了争夺权力,每天打得是热火朝天。
(宋后废帝刘昱画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所谓顾命,基本上就是被先帝赋予了在皇帝尚未成年之前,总领朝政的权力。
这权力就那么一份,但受命的大臣却有七八位,大家都想把剩下的几位仁兄除之而后快,自己当上头号权臣。
刘彧的想法很好,儿子能力不行,自己大可找一帮靠谱的大臣们帮助他成长。
但问题在于,你选定的这帮大臣们如果个顶个的赤胆忠心也就罢了,万一有一个心里长草,想要图谋不轨呢?
你欲顾命,便是给了臣子们掣肘帝王的机会。
臣子们如果本本分分,那么这种掣肘其实无从谈起,可但凡其中有一个想要搞事的大臣,这种掣肘就是致命的。
不过,现在这帮顾命大臣们没有时间在小皇帝刘昱的身上打主意,他需要先消灭身边的竞争对手们。
大臣们打来打去,最终的胜利者,是一个叫萧道成的人。
老萧同志的出身十分不平凡,往上翻二十四世,他的祖先是西汉名臣萧何。
作为先帝刘彧留下的顾命大臣,萧道成一开始在顾命大臣的队伍里并不算太起眼。
排在他前边的顾命大臣们,有当尚书的,有做御史的,而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的京师将领,实在是不太能说得上话。
刘宋王朝的政治导向,一直是向文臣倾斜的。
武将们有枪有炮,论战场杀敌,他们首当其冲,可论在朝堂上和同僚们耍心眼,他们的智商很显然就不太够用了。
武将杀人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亮亮堂堂的都摆在台面上,而文官杀人在无形之中,无需兵器,三言两语就能要得了你的命。
(齐高帝萧道成画像)
武将萧道成当然是想要往上爬一爬的,但他无心在朝堂里跟文臣们嚼舌头,而是选择了矛头对外,建立军功,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想要建立军功,并非易事。
刘宋王朝也算是雄踞江南,境内基本上没什么战乱,想打仗,那就得到边境跟北魏动手。
朋友们,南北朝中任何一个政权都有可能是软柿子,但北魏却绝对是个狠角色。
这个由鲜卑族建立的游牧民族政权,全民尚武,勇猛善战,大魏铁骑纵横千里,罕有敌手,别说是一个小小的萧道成,就是刘裕再世,想和北魏交手,也得掂量掂量。
想打仗,只能和北魏开战,但自己很显然打不过北魏。
既然打不过,那就不能打。
可是如果无仗可打,自己怎么建立军功,自己如何让百官拜服?
萧道成很烦,不是一般的烦。
但他没烦多久,就有送经验的人主动上门了。
地方军报,皇帝的叔叔,桂阳王刘休范不满刘昱统治,起兵造反了。
听到这个消息,萧道成鼻涕泡都要美出来了。
打boss我打不过,打打你这种送经验的小兵我还不是手到擒来?
萧道成铆足了劲,带领队伍出征,很快击溃叛军,刘休范也身死乱军之中。
(桂阳王刘休范形象)
刘休范一死,叛乱即遭平定,而萧道成凭借这份功勋,很快扶摇直上,击败了朝堂之上的所有竞争对手,成为了刘宋王朝的头号权臣。
这事儿可就有点玄了。
以往文臣们当权,皇帝刘昱认为问题不大,都是一帮年逾古稀的老头子了,能折腾起什么风浪?
但现在不同了,萧道成是武将,手握兵权,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这摆明了是要当我的家,篡我的位啊。
刘昱想要动手除掉萧道成,但萧道成比他更快。
老萧同志早就买通了皇帝身边的内侍,而内侍们得了萧道成的好处,很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将刘彧刺杀在了寝殿之中。
刘昱死了,但他的死并不值得可惜。
因为刘彧同志同样是一个无恶不作,十分昏庸残暴的帝王。
所以在作者来看,萧道成的行为是弑君悖逆,但同样也是为天下除了一大祸害。
现在,皇帝已经横死,萧道成足可以从权臣一跃而上,改朝换代,成为新帝。
他当然很想当皇帝,但按照流程,他当皇帝的进度不能这么快,从大臣到新帝的身份转变,他必须要找个人过度一下。
满朝文武都是刘宋王朝的旧臣,自己前脚刚把皇帝弄死,后脚就篡位登基,大臣们一时之间能接受得了么?
必然不能。
既然不能,那我老萧就先扶持个傀儡皇帝吧。
(宋末帝刘准形象)
于是,在本篇文章即将要结尾之际,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刘宋末帝刘准登场了。
之所以主角戏份不多,倒不是我有意戏耍各位读者,而是因为这位倒霉的老兄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这位皇帝于元徽五年,即公元447年即位登基,只短短地在皇位上干了不到两年,就于升明三年,即公元479年禅位于萧道成,旋即遭到杀害。
刘准死了,刘宋王朝也亡了。
这个王朝来的悄无声息,走得也悄无声息,乃至于在分崩离析,国破家亡之际都并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动静。
秦之暴亡,天崩地裂之势,汉之灭亡,山河沉痛之感。
而刘宋王朝的灭亡,除了一声呜咽之外,再无其它。
从刘裕到刘昱,这个实力本来就不太强劲的江南政权早就在这频繁而混乱的皇位交替中失去了原本的生机,而现在,萧道成即皇帝位,代刘宋建南齐——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南齐王朝)
而至于故事的主人公刘准,谁会记得呢?
他是帝王不假,但在那时节,他在人间恐怕留不下任何痕迹,小到一道残影都会顷刻间被风吹得烟消云散。
他是成功者的背景板,他是强者吹散的炮灰。
是皇帝,也是可怜人。
而这,正是历史的无情之处。
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得意而欢呼,也绝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失意而悲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