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普格教育多了一张特色名片
非遗之花在校园竞相绽放
月琴传承班的孩子们认真练习弹奏月琴。
□梁娥芬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芳沁 文/图
4月1日,记者走进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听见一间教室里传来时而婉转动听、时而清越高亢、时而粗犷奔放的原生态民歌,县级非遗传承人拉马莫什作正带领学生们奏唱《妈妈的女儿》。
操场边,一群学生在认真地吹弹口弦,小巧玲珑的口弦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经典的民族乐曲飘荡在校园每个角落。
足球场上,上百名学生身穿彝族服饰,打着黄油伞,唱着优美动人的歌曲缓步行走,深情演绎民族传统文化。
“自普格县建设脱贫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土文化的挖掘。2022年,我在乡党委政府的推荐下、在县文旅局和教体科局的支持下,被聘请到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给学生们教授彝语、非遗课程。”拉马莫什作说,学校结合实际,每周为她安排了13节彝语和非遗课程。每一节课上,她都会通过讲解理论知识、示范教学等方式,向同学们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演奏,在校园内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
当天,在山的另一边,普格县特尔果小学里,一群学生正围在一起听中广核白鹭月琴传承班的同学们弹奏月琴,在美妙的琴声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在中广核、重庆锐思科等爱心企业的支持和非遗传承人的帮助下,该校于2023年3月正式成立中广核白鹭月琴传承班。目前,传承班共有22名女生、3名男生,学校专门聘请了一名校外辅导员,利用每周一到周四的课余时间,为他们讲授《彝族月琴文化》《空弦练习》《音间练习》《识谱与练习》等课程,通过训练弹、挑、弹挑、弹弹挑、弹挑弹、弹挑弹挑六种指法,让学生从零基础到掌握月琴弹奏技艺。
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2023年5月,月琴班的同学们带着心爱的月琴走上了普格县校园艺术节的舞台,深情演奏《彝族祝酒歌》,凭借精彩的表演,荣获乐器组一等奖。
“我们将进行全面摸排,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一支彝族口弦队伍。”普格县盖云顶小学也正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校长杨花告诉记者,学校通过举办口弦演奏会、口弦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据了解,近年来,普格县各中小学校不断创新形式,让多个本土非遗项目走进课堂、融入校园、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非遗进校园,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发展,同时也能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普格县教体科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组织开展系列非遗文化调查与研究活动,结合县域实际,通过把非遗课程引入课后服务、开发非遗校本课程等方式,让非遗文化在校园绽放新光彩,成为普格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