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福建厦门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 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23 12:28:00 来源:杭州网

一湖碧水,映照出久久为功的厦门生态文明实践。

位于福建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海湾细长,宛若臂膀,挽住了厦门岛。

上世纪70年代,厦门向海要地,筑堤围湖,筼筜港成了筼筜湖。上世纪80年代,随着周边地带建设开发,筼筜湖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

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治湖思路总结为“20字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30多年来,厦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筼筜湖治理实现从点到面、从水下到岸上、从单一治理到联合共治的转变。如今,筼筜湖区水质显著改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厦门着力丰富拓展筼筜湖综合治理成功经验,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保护治理大格局,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生态治理,绘就人海和谐画卷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和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全市入海排放口水质达标率为99.3%,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前列……厦门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机制体制,统筹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生态高颜值的绿色样板。

数道白色身影跃出水面,在半空划出美丽弧线……厦门海沧附近海域,3只跃动的中华白海豚给周边市民带来惊喜。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厦门则是全国少有的可以在城区海域经常观赏到中华白海豚的城市。

“水域污染、海洋噪声都是影响中华白海豚繁衍生息的因素。”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说,之前,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一度急剧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跟随蔡立波登上快艇,出厦门本岛向西,一座名为火烧屿的小岛,藏着海豚重现的答案。

1997年,厦门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2年以来,厦门陆续投资5800多万元建设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

科技支撑下,海豚习性越摸越准,保护手段也愈发精细。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海豚声呐特性、海豚动物行为学等方面科研成果频出。

“科技范”十足,夯实生态底色。1996年,厦门成立海洋专家组,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依托厦门海洋科研技术力量雄厚优势,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推动湾区修复、科学种植重构红树林湿地、陆海统筹全链条治污……科技赋能助力厦门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身着制服、肩背挎包,林思思沿着厦门同安区西柯镇埭头溪河道,一路观察一路记录。作为同安区人民法院行政与生态环境审判庭法官助理,这样的生态探访是她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

生态理念融入司法工作,林思思经手的一起海域盗砂案件是其中一例。

被告郭某祥在浅滩非法采砂,导致采砂原地无法进行生态修复,简单罚款又难以体现生态价值。“经过调解,被告人自愿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购买价值42万余元的海洋碳汇,并交付至厦门市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林思思提出这一新方案,最终判决兼具司法与生态理念。

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洋碳汇交易走在全国前列、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厦门不断深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创新,推动36项改革任务、56项改革成果落地实施。

位于厦门岛东南角的五缘湾骑马山片区,是厦门为名叫栗喉蜂虎的小鸟打造的家园。

“栗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栗红色的喉部而得名,是众多观鸟爱好者心目中的‘最美小鸟’。”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说。

2010年前后,观鸟爱好者首次发现栗喉蜂虎的身影。“当时五缘湾骑马山片区正在建设,挖掘取土后,留下陡峭的土堆,恰好适合栗喉蜂虎在峭壁上凿洞筑巢的习性。”彭志伟说。

一面是方兴未艾的城市建设,一面是“最美小鸟”的偶然造访,如何取舍?厦门选择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1年12月,厦门首个设立在中心城区的自然保护区——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诞生。保护区域内实行全封闭管理,保留原生植被及野生动物群落,确保栗喉蜂虎顺利繁衍。

随工作人员段道清在保护区巡护,一处处布满孔洞的土墙暗藏匠心。“这是人工建造的候鸟巢穴,可吸引更多栗喉蜂虎‘落户’。”段道清说,保护区还将周边通屿湿地一并纳入,成为鸟类觅食地。

寸土寸金的闹市区“长”出个鸟类天堂。数据显示,2023年保护区监测到超3000只栗喉蜂虎。

让栗喉蜂虎飞舞,是厦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的亮眼一笔。

2014年,厦门启动“多规合一”探索,画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构建“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全市划定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保护红线204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4平方公里,以此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容量。

治理不松懈、水平再提升,从海域到全域,厦门生态文明实践向纵深迈进。

绿色优先,激活发展新动能

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指出:“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厦门生态文明实践激活发展新动能。

这个村庄,美丽星空能“卖钱”——

山路蜿蜒,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西北部的军营村平均海拔近千米,是厦门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

地处深山,资源匮乏。军营村党总支书记高泉伟回忆,曾经,仅有的几块好地种了茶,村民们砍伐树林作为炒制茶叶的燃料,青山满目疮痍。

1986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军营村调研,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由此,开启了军营村的绿色嬗变——山上植树造林搞绿化,如今全村公益林面积达4100余亩;山下生态化改造6500余亩茶园,发展多种经营。

看好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村民高树籽2019年回乡创业,在村里开办了观看星空的露营地。“军营村海拔高,适合观星,很受游客欢迎。”高树籽说,高山变靠山,节假日高峰期,这里一位难求。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高泉伟算起村里的收入账:“全村目前开办有70多家民宿,2023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5万元。”

这片海湾,是风景线也是发展线——

海风拂面,厦门五缘湾游人如织。20多年前,这片海滩还是荒芜滩涂。“因为过度养殖、倾倒垃圾、填筑海堤等,这里的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达回忆。

2002年,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工作启动。拆除海堤搞活水体、养殖清退实现清淤疏浚、绿化提升增强生态活力……一套组合拳下来,五缘湾迎来新生。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如今的五缘湾已成为亲海休闲的“城市新客厅”。立足生态优势,五缘湾锚定发展高集中度、高附加值产业定位,游艇产业应运而生。

“五缘湾游艇港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成熟的游艇港之一。”负责游艇经营的厦门路桥城市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瑞滨介绍,2023年,五缘湾游艇产业发展加快,海上消费体验游客达到55万人次。

林瑞滨介绍,整条游艇产业链包括游艇研究设计、制造、销售与维修管理,以及餐饮、酒店等一系列配套。目前,游艇全产业链已在厦门初步形成。

这座港口,既有高效益,又能“零排放”——

汽笛声声,全长399.9米的集装箱船“地中海古尔松”轮稳稳停靠在厦门港码头,巨轮连通码头岸电系统,在泊期间持续接受岸基供电。

“以前船舶靠泊作业,要用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如何控制污染物排放成为一道难题。”技术人员介绍,如今码头前沿的岸电系统替代船舶发电机供电,基本实现“零排放”。

在厦门港海润码头,过去有“油老虎”之称的龙门吊已改为电力驱动,纯电动巡逻车和叉车忙碌往返;拖车过闸已完全实现智能化运作,效率显著提高……绿色智慧港口建设颇具成效。目前,码头的生产节能率已达到18.9%。

“港口不仅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带动节能减排与转型升级。”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厦门港实现全电化改造,码头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约2700吨,节能约215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400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厦门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6.6%,其中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3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2%。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厦门构建“4个支柱产业集群+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塑造。

以人为本,共建宜居宜业家园

身着蓝马甲、脚蹬运动鞋,陈亚进早早来到筼筜湖畔的白鹭洲公园,从东到西一圈巡下来,4公里多长的路线,发现枯枝落叶3处,上报市民反映问题1处。

在厦门市海沧中学当了一辈子老师的陈亚进,退休之后有了个新身份。厦门市探索调动民间力量参与筼筜湖保护,2020年4月多部门联合发布招聘启事,面向广大市民选聘“市民湖长”,陈亚进获聘。“呵护家园,人人有责。”他说。

水清岸绿、白鹭振翅,厦门西海域西北端的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里,1300多株凤凰木随风摇曳。

55岁的保安林永成守护公园已有两年。家住附近新垵村的他,从小就在马銮湾。彼时的马銮湾什么样?上千亩滩涂布满虾池,污水直排海湾。

2016年起,马銮湾片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原先的虾池逐步变身生态三岛公园,分别以市树、市花、市鸟命名。

市树岛上,凤凰木旁,扫一扫认养牌上的二维码,树木信息一目了然。“等树根扎深,树干再长粗壮些,就可以带着小外孙来看自家的树了。”林永成3年前认养的一株凤凰木,如今已有碗口粗。

从河湖到海湾,普通人的故事,折射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厦门坚持以人为本,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建宜居宜业家园。

今年1月,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环岛慢行道正式全线贯通。这条全长23.6公里的“蓝丝带”,集慢跑、健身、骑行、观光旅游功能为一体,串联起灯塔公园、五通码头等10多处景观地带,市民健身休闲又增一个好去处。

“厦门的生态环境,对外地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厦门城投数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来说。在修复生态、焕发新颜的环东海域,产城融合的同安新城拔节生长,近2000家企业落户。

一块车载显示屏可以实现多少功能?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柔性显示屏,让不少车主大开眼界——集仪表、导航、娱乐功能于一身,还能根据用户身高、观看习惯进行弯曲调节,手指点触,轻松“隐藏”,保障驾驶安全。

多项高科技成果,离不开厦门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鼓励。“从最初的低温多晶硅到如今的柔性有机发光,我们紧盯厦门培育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研发、强创新,总投资已超千亿元。”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说。

湖里区航空工业园区,一架波音777客机停在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维修基地车间。来自北欧国家的航空工业人才朱利安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2019年,他来到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发展高级经理。入职第一年,朱利安就制定了以高价值部件为重点的部件维修能力发展新计划,让公司的业务和技术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从面向全球延揽国际人才,到深化改革、创新人才采认机制,再到优化生态、以实打实服务举措留住人才,厦门积极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厦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63万,其中国际化人才5.9万人、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2023年,厦门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并连续3年荣获“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称号。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厦门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更好地把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厦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携手共建数字新生态 为高质量发展注智赋能“国云入闽 数耀鹭岛”2023云技术创新助力数字福建新征程论坛在厦举办,中国电信天翼云携手各方激发福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3-08-19 07:05:00
“唱山歌、念海经” 厦门国际银行打造差异化特色绿色金融转型
...构性存款产品,总销售量达306.06亿元。金融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在全力支持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全面参与福建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
2023-09-19 18:32:00
...统,持续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1月24日下午,由福建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厦门市工信局指导,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
2024-02-02 10:59:00
福建厦门:强工程严管理 特色治水“解渴” 一座城
本文转自:人民网主持人:我们常说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厦门地处沿海,是经济特区,首先想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厦门水资源的情况?王伟文:福建在国内算是一个
2023-11-15 17:53:00
福建厦门:链接世界 承运全球 用航运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
...”系列活动“链接世界 承运全球——走近中远海运”在福建厦门举行。来自圭亚那、刚果(金)、菲律宾等1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总领事、商务参赞等百余位高级别外交官聚焦互联互通领域国际
2023-09-07 18:27:00
用“生态修复”之笔 抒写福建“绿美答卷”
...岛东部“城市新客厅”,走出了一条通过高水平保护带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新路。五缘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于2020年4月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
2024-04-07 11:15:00
政企合作 协同创新福建厦门打造共享技术服务平台精准破解光电显示业发展瓶颈本报讯 (陈 永 记者江 岱)近年来,面对产业链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福建省厦门市质检院与市计量院携手
2024-07-05 13:29:00
...全链条服务,一站式服务,而且是高端的,符合我们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一个要求,也是我们厦门的一个新增长点。【解说】据了解,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
2023-08-26 20:39:00
...阵。“将实施‘1+1+N’模式,助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在建设路径上,园区将按照“1+1+N”的模式,通过“打造一个产业载体、
2023-10-16 11: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赣超赛事燃烽火 文明之光耀鹰城
今年夏天,一场足球盛宴——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赣超)在江西大地激情上演,足球的魅力如燎原之火
2025-10-18 05:13:00
走进校园看成长,临沂金雀山小学家长开放日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敏10月16日,临沂金雀山小学开展“走进校园,看见成长”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一年级家长走进校园
2025-10-18 06:54:00
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值班值守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艳10月15日,兰山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值班值守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和局政务值班工作制度
2025-10-18 06:54:00
抢收为重,服务“三秋”,人保财险临沂市分公司秋粮理赔纪实
做好“三秋”工作,对全年保供稳市、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至关重要。2025年,临沂市玉米等秋粮作物遭遇苗期干旱
2025-10-18 06:54:00
20余国参展,“双博会”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在潍坊举办
10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双博会”)情况通报会在潍坊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
2025-10-18 06:56:00
红星照耀中国 | 到延安去!
2025年10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启动。在炮火纷飞的抗战年代,“到延安去”的呼喊响彻大地
2025-10-18 07:06:00
10月17日,“以中国式园长领导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万柏林区兴华学前教育集团竹杏园举行。这是一场聚焦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盛会
2025-10-18 07:06:00
央媒看太原10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以《冷空气来袭气温持续走低山西太原将提前供热》为题、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降雨降温来袭太原晋城提前供暖》为题
2025-10-18 07:06:00
近日,尖草坪区杨家村高标准农田里,一派繁忙景象。由尖草坪区供销社农资公司领办的太原合盛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全力推进土地托管青贮玉米收割工作
2025-10-18 07:07:00
10月16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大同路污水管道应急维修工程顺利完工,解决了该路段积水与污水外溢问题,消除了困扰周边居民的安全隐患
2025-10-18 07:07:00
淄博首届直播经济节交出数字赋能亮眼答卷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崔新孝)10月17日,随着“中国移动 齐彩云商——淄博直播经济节”颁奖盛典落幕,这场持续5个月的数字经济盛会正式收官
2025-10-18 07:50:00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首批\
鲁网10月17日讯10月17日,聊城市东昌府区“医教协同 健康赋能”健康副校长聘任启动仪式在聊城市实验中学举行。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精心遴选5名业务骨干作为“健康副校长”派驻5所学校
2025-10-18 07:55:00
构建产业生态新沃土!淄博市直播经济联盟正式成立
鲁网10月17日讯(记者 崔新孝)在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下,区域直播经济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凝聚产业合力?10月17日,随着“中国移动 齐彩云商——淄博直播经济节”颁奖盛典推进
2025-10-18 07:55:00
AI赋能“碳”寻未来 遵义师范学院打造智慧环保校园新样板
多彩贵州网讯 废弃的塑料瓶、旧书报,在遵义师范学院学子手中不再是简单的垃圾,而是可以即时变现、兑换礼品的“碳资产”。10月17日
2025-10-17 18:47:00
以大地为纸 绘长征画卷 遵义师范学院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多彩贵州网讯 10月17日,遵义师范学院2025级长征班新生迎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在校园内新建成的“长征之路”主题园中
2025-10-17 1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