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桥飞渡终圆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8 09: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

一桥飞渡终圆梦

——20世纪70年代大兴群众修建雅兴大桥背后的故事

一桥飞渡终圆梦

如今的雅兴大桥仍为周公河两岸交通发挥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杨宇龙 摄

在雨城区,横跨周公河的雅兴大桥,是老城区与大兴产业功能板块的通道之一。很早以前这里没有桥,来往两岸全靠船只摆渡。

为了改善出行条件,打通发展壁垒,大兴群众筹集资金、自己出力修建雅兴大桥,圆了几代人直通城区的梦想。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浇铸出发展之桥、希望之桥。

梦想 建桥通城区

20世纪70年代,雅安县大兴公社(今雨城区大兴街道)虽然离城区只有7.5公里,但被周公河阻隔,咫尺天涯。建一座现代化的公路桥通往城区,是大兴人的梦想。

在当时要建造一座公路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农民劳动一天只能得到0.36元,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大兴人直通城区的愿望。

大兴群众筹集资金6.6万元,加上当时的雅安县委、县政府划拨的17.34万元,有了建桥的启动资金。雅安县交通局(今雨城区交通运输局)派高宗旬担任总工程师,胡登万、李仕奎、林月全等技术员到现场指导施工。

时任大兴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汪宗荣担任总指挥,时任大兴公社三大队支部书记的孔庆昌担任副指挥。

建桥队伍由大兴公社6个大队,50个生产队,3000个劳动力组成。基本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其中石匠、木工、铁匠、篾匠、运输队各200人。建桥工程宣布开始后,这批人马立即到岗。

很快大兴群众第一年筹集的6.6万元资金到账,总工程师高宗旬和技术员胡登万也拿出建桥方案——雅兴桥修建成石拱桥。

努力 万事开头难

随着建桥方案的敲定,施工也有序展开。建桥的第一步是打桥墩的基础,而要在水中施工,如何阻挡水流是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第一道程序,首先用篾匠编的三角状粽子笼,里面装大鹅卵石,它重量大,稳定性强,几百名农民把装满鹅卵石、周长33.3米的粽子笼掀下河,用它在周公河里形成第一道挡水墙。

第二道程序,篾匠把篾条编成蛇皮状,里面塞满小石头,能阻挡水的渗透,挡在粽子笼的前面,这次声势更大,号子喊得震天响,被农民掀下河的蛇皮笼激起一丈高的浪花。

第三道程序,篾匠把篾片编成细细密密的笼,名字叫被单笼,隔水能力更强,用它覆盖在蛇皮笼的外面。

此时,早就准备好的7台抽水机“怒吼”起来,这是政府筹备的,是工地上唯一的现代化机器。

虽然抽水的速度快于河水渗透的速度,但是水不抽干是不能挖泥土的。

面对这样的难题,还是农民有妙招,他们使用晒垫,因为它密不透风,挡水没问题。

晒垫铺在被单笼上,问题来了,晒垫薄,下面紧挨河床的部分被水冲得翻转,漏水的就是下面部分,该咋办?对策是用人力让它贴紧被单笼,可是,谁下去?水深近两米,当时正是“三九四九冻死老狗”的季节,周公山上还白雪皑皑,刺骨的河水令人望而生畏。

就算这样,还是有两个小伙子报名下河,孔庆昌以身作则,他们三人跳进冰冷的河中,手脚并用,让晒垫贴紧被单笼,上面的农民赶紧用石头泥沙填下去。

解决了漏水难题,水抽干了,也为下一步施工做好了准备。

奋斗 齐心打基础

接下来一场最艰巨、最持久的“战役”才拉开序幕。

桥墩必须矗立在坚固的岩石上,基础要挖至16米深。当时的条件下,这样深的基础全靠人工挖,用钢钎拗,用锄头挖,用錾子錾,用二火锤敲,把碎石和泥沙用撮箕一点一点地装入背篼,再靠人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背上岸。

河道最上面一层是石头泥沙,大约一米深,接下来是泥土,也有一米深,然后是岩石。

除了和坚硬的岩石“对抗”,他们还要和时间赛跑,如果不在枯水季节完成一个桥墩,洪水一来就前功尽弃。

随着桥基深度越深,困难越大,建桥队员通过圆木做成的梯子上下,圆木用抓钉抓牢,抓钉就是踏板。每一撮箕、每一背篼沙石都是湿漉漉的,他们的衣服裤子全湿了,他们背上背的是坚硬的岩石,背脊被磨出水泡、磨出血,他们咬紧牙关,用血肉之躯与之拼搏,用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斗着。

工地上实行三班倒,昼夜不停,三百人轮流一班。晚上用的是探照灯,雪白的灯光照射下,一派斗志昂扬的场面,白天和黑夜都有广播,广播员黄全义每天坚守在广播室,播送公社党委的决定、表扬工地上好人好事的文章以及表扬先进人物的文章。

城区很多人常到工地参观,他们目睹这轰轰烈烈的劳动情景也很感动。

圆梦 连接主城区

第一个桥墩的基础挖到底了,填河工程于1971年11月30日全部结束,用卵石3200方、投竹笼1000个,经过工程师测试,符合架桥标准。

紧接着,桥墩工程正式启动。

第一步就是把开采的2米长的毛条石运到桥墩基础底部。

指挥部特别挑选出一批劳动力强的精壮小伙子,他们先安放6根毛条石,又横着放6根毛条石,再竖着放6根毛条石。完成毛条石安放任务,他们需要调制凝固毛条石的水泥浆。先投入500号的高标水泥,再加入瓜米石和凝固剂迅速搅动,越均匀越好,需要把水泥和瓜米石干拌3次、湿拌3次,分分秒秒都不能停。注入桥墩基础的高标号水泥浆迅速凝固,凝固的毛条石进入养护期。

7天以后,经过专家检测完全合格。以后的桥墩就轻车熟路,而且节约了时间和资金。在建桥资金筹备上,大兴群众积极筹款,每年生产队分红到户,大家都踊跃出钱,支持建桥。

到铺桥面水泥时,修缮二队予以支持,使用震动棒,保证了质量。

1976年底,一座长167米、宽7.5米、载重50吨的石拱桥正式通车,大兴群众“一桥飞架通城区”的梦想终于圆了。

在雨城区档案馆一份当年雅兴大桥工地办的简报上,一组数据清晰记录下建桥的耗费:用时六年,共投劳动日393202个,资金684598.10元;用木材276立方米、水泥336吨、条石3200立方米、沙砾石1000立方米、煤炭123吨、钢材9吨、柴油10吨、晒席205根;补助大米19660斤。

2014年年底,横跨青衣江的大兴大桥建成通车;2020年12月25日,大兴二桥投入使用,大兴和主城区之间又多两条重要交通纽带。

2020年12月底,雅兴大桥整治提升项目全面完工,提升桥梁美观性的同时,保障了市民安全出行。

如今,雅兴大桥仍为周公河两岸交通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小汽车络绎不绝地奔驰在桥上。 王凌霄/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人被困周公山六小时救援人员搜救安全带回
...救后,顺利脱险。5月3日下午3时左右,市公安局雨城分局大兴派出所接到警情:两名女子在周公山上被困,但不知具体位置,请求及时出警搜寻。大兴派出所与应急救援部门和当地政府联系,联
2023-05-09 08:33:00
四川雅安周公山温泉钻井出水温度达84℃
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消息,四川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温泉钻井出水温度最高达84℃,这也是四川地热勘测新突破。7月7日,经过8个多月钻井施工,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温泉钻井处超过80
2023-07-08 21:38:00
中国首个山海经大数据智能文旅项目落地雅安
...国”项目位于雅安城区,青衣江环绕其西、北、东三面,周公河位于其西南侧,西望贡嘎山,北望西岭雪山。山上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终年清泉潺潺。气候资源优越,空气清新,
2024-04-25 14:51:00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践行普惠金融使命
...“金融为民”初心 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中国农业银行雅安大兴新区支行开业农行雅安大兴新区支行工作人员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本报讯 11月28日,经过前期全面筹备,中国农业银行雅安大
2023-11-29 08:44:00
雅安:2024半马激情开跑!4000名选手深度感受“绿美雅安熊猫家园”魅力
...旅资源推介等“六大特色”活动。赛后,还能前往雨城区周公山度假区、石棉王岗坪、宝兴神木垒等地泡温泉、嬉冰雪,享受雅安的欢乐冬季。选手们不仅是参赛者,更是雅安花式宠爱的嘉宾。报到
2024-12-30 11:14:00
雨城:产业更新、项目发力,加快城市提质
...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这段全长约32.4公里的干道,途径周公山、望鱼古镇、海子山等景区景点,是提升“雅安市区—周公山—瓦屋山—峨眉山”旅游大环线的重要连接线,对雅安南部片区旅游
2023-06-08 03:09:00
...满满。2023年6月23日,经过10个多月的等待,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温泉钻井项目传出好消息——周公山温泉再添新井。经专家验收,周公山温泉新井温泉水温高达85摄氏度,9种微量元
2024-01-18 17:49:00
...级,省道104线坪石至回龙段提升改造工程、省道428雨城区周公山至晏场(洪雅界)改建等项目提速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正加快形成。强化产业协作。以项目为抓手,提升产业协作和功
2023-09-27 17:45:00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雅安雨城周公山镇的十里芳菲·温泉康养谷项目现场,看见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门窗安装、栏杆安装等工序。十里芳菲·
2024-02-05 18: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