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2 06: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2007年,河南省修武县挖出了传说中的吕布墓,当专家们打开吕布的棺椁时,发现里面居然空空如也,比脸都干净,难不成挖错了?

就在所有人愣神之际,角落里的一柄长矛散发着阵阵寒光,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泥中长矛

看到这一切,一位工作人员气愤道:“我们都被罗贯中给骗了。”

那么问题来了,勇冠三军的吕温侯为何会被草草地埋在废墟里?传说中的方天画戟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保持住你的好奇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吕布墓的前世今生。

2007年某天下午,河南修武文管所内,一阵刺耳的铃声惊动了考古人员。“喂,你们博物馆还管不管啊?那坟都快让盗墓贼给挖空了!”

听着电话那头愤怒的声音,文管人员急忙答道:“您看好了,我们马上就到!”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吕布墓

半小时后,考古队来到了村子里,在村民的带领下,远远地就看见一处坟包,不偏不倚正好矗立在农田里,由于常年无人打理,上面长满了青苔,不注意看,还以为是一堆乱石的。

就这?盗墓贼也能看得上?

带着疑惑,专家勘探了附近的地表,结果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就在这堆普通的废墟上,居然前后找到了五个盗洞,那手法一看就是职业盗墓贼。

为了了解墓主人的相关信息,考古人员走访了附近的村子,挨家挨户地打听。

可遗憾的是,一连三天过去了,当地人连这坟里住的是谁都不知道,只清楚前段日子有几个贼头贼脑的家伙,不断地在坟包周围寻摸着什么,每次还都是半夜来,手里还拎着个铲子,隐隐约约的还听道:“还吕布墓呢!连九品芝麻官都不如!呸!”

一听到这个消息,专家担心夜长梦多,于是临时决定,连夜对这片坟地展开抢救性的发掘。

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不管是规格还是用料都太过普通了,说句不好听的,连县太爷都不会葬在这种地方。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吕布墓出土

过了十分钟后,墓室里的情形逐渐明朗,正中央除了一具硕大的棺椁外,连个像样的陪葬品都没有看到。

众所周知,古人向来视死如视生,但凡有点本事的都不会空着手下葬。

就在众人打算离开时,角落里突然闪过了一道微弱的亮光,森然中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气。

通过手电的照射下,只见一柄长矛安静地藏在泥土里,而上面的纹路一看就感觉来历不凡。

而就在众人只顾欣赏眼前的长矛时,角落里的一块石头引起了一位工作人员的注意,于是拨开泥土,仔细查看后,突然激动的一声惊呼:“快看,这儿有块墓志铭。”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墓志铭

只见它外形规整,边角似乎有打磨过的痕迹,上面还覆盖着厚厚的尘土,由于常年倒在墙边差一点就被当成废石处理了。

而此时的专家组做梦都想不到,这间普普通通的墓室竟然会在一个星期后轰动了整个考古界。

回去后,考古人员拿着镊子一点点拨开着上面的污垢,在灯光的照射下,一组古文字重见天日。

从它们的外形来看,至少是唐代以前的。

为了破译这些符号,博物馆连夜找来了古文字专家。

没成想,对方刚一接手,整个人都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吕布,这居然是吕奉先的墓。”文字专家激动地说道。

错愕的考古学家说道:“你说什么?真的是三国的那个吕布吗?”

由于事发突然,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但是不对呀,既然是吕布的墓。

怎么会如此寒酸呢?还有传说中的方天画戟去哪儿了呢?难不成被盗墓贼给偷走了?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一位老教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我们会不会被罗贯中给骗了?

原来,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吕布远没有【三国演义】中描写得那么霸气,这又该从何说起呢?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画面中这柄长矛就是吕布墓中出土的神兵,虽然已过千年,但剑刃处依旧寒光四射,粘发即断。

按照当年古人的生产能力,这一柄利器当时定是所向披靡,助温侯斩获了不少战功,可即使如此,他和传说中的方天画戟仍相差甚远。

按照【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描述,吕布手中的这柄神兵,那是形如皎月,冷若冰霜,且重达24斤,挥舞时隐隐有龙吟虎声闪过。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而若是普通的士兵碰到吕布,必定非死即伤,也就是靠着这把神兵,吕布一人一马勇斗关羽、张飞等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方天画戟真的存在吗?如果是,那为何没有随吕布一同下葬呢?

为了查明背后的真相,研究人员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最后得出结论,历史上还真的存在方天画戟,它并非是罗贯中杜撰的。

由于月牙的数量不等,这“戟”还有这两种划分单月牙的,古人叫做青龙戟,双月牙的,才被称之为“方天画戟”,只不过因为太过庞大,这种神兵往往被用作“礼器”,主要起象征意义。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方天画戟

当然了,历史上凡是能够使“戟”的人,那都是天赋异禀的,例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唐朝大将薛仁贵,一个勇冠三军,一个威名显赫,按照古人的说法,那妥妥的宝剑配英雄。

只可惜从吕布墓的发掘情况来看,并非如此,所谓的方天画戟只不过是一柄长矛而已。

更令人费解的是,堂堂的一代温侯墓中居然如此寒酸,除了矛之外,连个像样的陪葬品都没有。

后来经过不断的研究,专家组给出了解释:“吕布下葬那年,其实已经“穷途末路,身败名裂”了。”

原来,这位名将“吕布”一生中曾三次改姓,认贼作父。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丁原

其中第一个是手握兵权的丁原,后来为了投靠权臣董卓,他居然“弑父”,还手拿丁原的头颅前去领赏邀功。

而董卓呢?为了招揽这位三国猛将,直接将心爱的“赤兔马”赠予了吕布。

但吕布不知好歹,趁着董卓不在时,强上了董卓喜爱的侍女(可能是貂蝉),而这一幕又恰好被董卓碰到,心知不妙的吕布,为了一个女人,不惜要除掉董卓,为此等待了许久。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董卓

最终,曹操联盟十八路诸侯准备讨伐董卓,在这关键时刻,贪生怕死的吕布为求自保,手持利刃,亲手刺杀了董卓。

就这样,一代虎将背上了三姓家奴的骂名。

直到后来止于白门楼,被曹操围困后,跪地投降,结果经过一旁的刘备煽风点火,曹操才赐下了一道白绫缢杀了吕布。

由此可见,吕布并非是死在战场上,更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死在了曹操的手中。

河南挖出吕布墓,为何棺椁里面比脸都干净

所以有点不理解的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他为什么要把如此卑劣的人物,写成人人崇拜的大英雄,是写的自己?还是另有其人呢?

为此,还有网友特意为吕布写了首诗:

认贼作父三姓奴

竟为红颜杀义父

虽有雄心壮志云

却无文韬才略兴

不仁不义狡匪前

失忠失城失于言

降跪轩楼哭求怜

白绫自缢葬荒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生前打仗勇猛,死后背负骂名,坟前杂草丛生无人问津
...,当然是非吕布莫属,而当时吕布也是割据一方的霸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武艺排行榜上也认为吕布是三国排行第一的。但是在这样的光辉之下,人们对他的指骂也不绝于耳,就是由于吕布势
2023-01-06 12:03:00
为何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会将吕布写为天下第一武将呢
...末群雄中的一个军阀而已。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会将吕布写为天下第一武将呢?在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缘由?飞将吕布《三国演义》虽然是杜撰为主,但
2023-05-18 14:00:00
夏侯惇是个猛将武夫吗
...”的故事是小说演绎注意: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添油加醋描述的。历史上夏侯惇的左眼确实被吕布军弄瞎了,但是并没有“拔矢啖睛”那么的悲壮豪迈。夏侯惇也从
2023-05-17 19:24:00
...吕硬撑着,关张短时间内打不倒吕布,其实刘备不考虑,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就算换做关羽张飞之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与其他“三英”有一战之力。吕布:这个黑脸汉子好是厉害!大战一番
2024-06-29 15:11:00
许褚敢单挑吕布关羽,为何不敢挑战颜良
...惧,而是有其他原因!这个原因,便在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因为整个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罗贯中的着墨,都是为了衬托关羽的强大!颜良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这就说明,他有顶级猛将的实
2023-10-12 15:38:00
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是为了貂蝉吗
...?其中到底是不是有隐情?先来说一说吕布这个人吧,其实罗贯中所编写的三国演义中,对于吕布也是有一些描写的,可是罗贯中对于吕布的印象却并不是很好,而且把吕布写成了三姓家奴,事实上
2023-01-10 17:21:00
吕布死后,罗贯中更是没有再向读者介绍貂蝉此后何去何从,也许是被好色的曹操笑纳,也许是同吕布一样被处死。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民间流传的观点。貂蝉在《三国演义》中首次出场只是说其
2023-09-01 17:09:00
哪些人不怕吕布还与其有过交手
...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个时代的历史本就波澜壮阔,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让这个时代的名人一夜之间红遍天下。其中,吕布,被誉为演义中的第一猛男。他一出场就展现出惊人的实力,尤
2024-04-17 22:02:00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备是帮忙还是添乱?罗贯中用一首诗给出答案
...乱散销金五彩幡。顿断绒绦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罗贯中写的很清楚,如果没有刘备出手,关羽张飞“战不倒吕布”,所以说刘备是压垮吕布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好,说刘备在此战中起了决定性
2024-11-14 1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