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给4000位老人拍遗照,她记录了山村的消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9 18:11:00 来源:新周刊
给4000位老人拍遗照,她记录了山村的消失

人死后会剩下什么?怎么证明自己活过?

在商洛的深山里,老人们晚年的遗憾,是没有一张像样的遗照。偏远的村子里,老人想拍一张遗照,往往大费周折。

长期在商洛采访奔波的杨鑫,在通过公益事业改善老人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老人拍遗照的隐秘需求。

作者 | 刘车仔

编辑 | 晏非

秦岭南麓几大山脉由西北向东南伸开,大大小小的河流,把地形切割得支离破碎,群山间时而现出镜一般的湖泊,为数不多的民居,便像迷藏一样隐在商洛的群山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公路,孩子们得以告别大山,沿着马路往平地去,到市区商州,到繁华的省城西安,到南方以南去。

这是一条满载希望的单行道,走出去的孩子们像蒲公英般落地生根,不再回来。留下来的人们则与土地紧紧相依,生在这里,老在这里,了无痕迹。

杨鑫是山沟里为数不多的来客。多年来在农村采访的经历让她发现,山里的老人普遍有一个念想——希望能在生前拍一张遗照。那是在自己去见阎王爷之后,可以留给孩子的一张大照片。

从2018年开始,杨鑫和商洛彩虹公益的伙伴们频繁来到山沟里,给老人拍大照片,12寸、带相框、不褪色的。4年来,近4000个老人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遗照。

那是山里最后一代人留下的物证。

人生第二张相片

当彩虹公益的汽车抵达商洛市麻街镇肖塬村的时候,村委会路口小河边的扶栏上正倚着五六位老人,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群外面来的人。

一张红色背景布摊开,往杆子上一挂,露天照相馆便落成了。这是彩虹公益中心准备给老人拍遗照的现场。

住进村委会旁边安置房的老人先来报到。正在干农活的老人听说村里来了免费拍照的,提着镰刀就赶过来了,身上还带着湿润的泥土痕迹。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老人越聚越多,三三两两围成一堆聊了起来。

老人们迟疑着走近了瞧:“这拍照到底要不要钱?装相框要不要另外收费?”直到终于确认不要钱,老人们才挪进登记的队伍里,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用手帕包好的几张证件。

排队登记的老人们,紧张张望着。(图/局外人视频)

在正式拍照前,志愿者会先帮老人整理仪容。有的老人头发比较蓬乱,志愿者就给头发喷水。被梳头的一瞬间,老人怔住,不好意思地笑了:“家里人都没给我梳过头。”担心给志愿者增加工作量,老人还愧疚地絮叨着:“把娃都害死了。”

杨鑫熟悉这种反应,“他们这一辈子也许都没有这么被细心地照料过”。在山上,老人洗澡、洗头都不太方便,“他们也许知道自己的头发不太干净,害怕被嫌弃”,志愿者知道老人的心理,便像邻家晚辈一样和老人聊天,三言两语过后,老人才慢慢放下心来。

得知今天要拍照,不少老人提前在家里给自己剪了头发。有位奶奶明显是“盛装打扮”过,她戴着一串看起来有了岁月痕迹的素珠串,衣服上还有一朵带着坠子的花。杨鑫夸她“阿姨,你的项链真好看”,老人一听,呵呵笑了起来。

但真到要拍摄的时候,他们又开始紧张无措,左手攥着右手,右手攥着左手,心里直嘀咕:眼睛该看哪里?手怎么放?嘴巴该不该张开?

在相机面前,老人不知道笑容应该有怎样的弧度。(图/局外人视频)

这是绝大多数老人第二次拍照。第一次是多年前办身份证的时候,第二次就是拍遗照了。

如何让老人留下一张自己会满意的照片?放松表情是最大的问题。

他们不敢笑。对他们来说,“照相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一定要把自己的表情端起来”,杨鑫和志愿者们只能千方百计地逗他们笑。

杨鑫拥有一种几乎是自来熟的社交能量,吼着大嗓门儿说话。有的老人会不自觉地侧着头把耳朵往前凑,那是“年纪大,耳背了”,杨鑫知道“喊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姨,你笑笑,照相不疼。”

老人被逗得笑了出来。杨鑫迅速按下快门,随之也发出整个村广场都能清晰听见的豪爽笑声。

“想抓拍下一张对方最自然放松的照片,不能着急,你着急他也着急。”杨鑫向我分享拍摄老人的技巧。

但有的老人总是紧张,前脚放松了,等喊完“一——二——三”,瞬间又僵住了。直到杨鑫确定“这张可以了”的时候,老人脸上的表情才真正松下来,像个被老师留堂、刚被允许回家的孩子,得意地遛到旁边和其他老人聊天。

在村里,死亡好像是一件很轻盈的事。

老人们总是笑呵呵地赶来拍遗照。看着正在拍照的老人怎么都笑不出来,旁边拍完照的老人会对着其他人开起玩笑:“你老怂,今天笑好点,你儿子到时会把你摆在柜子上。”

另一边,三位拍完照的奶奶正在认真地讨论试穿寿衣的事情:“你准备那身衣服没有?人死后身体就僵了,穿不下,试不了。”“要提前准备,现在就挑好。”“我的已经买好了。”

三位老人在讨论身后事,一旁是跟着奶奶生活的小女孩。(图/作者 摄)

在村里,过了60岁,就到了该准备身后事的年纪了。“谁还不得去见阎王爷?”

聊完了寿衣,她们又谈起了各自的身体状况。一位婆婆倚着木棍站着,声音从她掉光了牙齿的口腔里漏出来。她说自己已经不太吃得下饭了,每天就煮点挂面。另一位婆婆拉着她的胳膊:“可把自己照顾好,还能吃的时候就吃。”

我定睛看,皱纹像爬山虎一样爬满了她的脸。

藏在大山里的人

从商洛市区出发,沿着滨江南路开,往西边绕,绕过商洛最重要的河流丹江,一路盘山进去,开车一个小时,才能来到处于秦岭南麓纵深处的麻街镇肖塬村。

位于秦岭南麓纵深处的肖塬村。(图/谷歌地图)

在中国地形图上,秦岭是两道短短的横,它是地理课本上“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南北的分界线”。丹江便从陕西省秦岭南麓最高峰,向东南方向注入汉水。如果在这里航拍,你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脉上,嵌着清亮婉转的丹江,景致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但另一方面,丹江河道险峻,特别是由黑山嘴(陕西、河南分界处)至巡路口,大石堂到丹江口,两岸山势陡峭,悬岩林立。每当船行至此,船工们便认为进了“一步三瞪眼,八步不见天”的鬼门关。1950年代,在“砍掉资本主义尾巴”的号召下,运送货物商品的航船不再通行,上下游之间断了交通。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秦岭和丹江对当地人过去生活的影响。险峻的丹江河道以及起伏的山峦,共同造成了腹地村庄与外界的隔离。

肖塬村的别名“野人沟”由此而来——并不是因为这里出现过“野人”,而是地理上的偏远。彩虹公益中心的二哥告诉我,从前村里的人想从“野人沟”里出来一趟,必须徒步绕过丹江,要走上一天一夜。

第一拨赶来拍照的老人里,有位奶奶叫段绣花。20世纪70年代,十几岁的段绣花跟随抄家的队伍,从甘肃庆阳老家一路南下,翻越秦岭,来到这个村庄,后来认识了如今的老汉,便在这待了一辈子。

最近几年,为了方便孙子上学,他们家从山上搬到了现在的安置房,就在村委会旁边。相比起其他老人,段绣花性格外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现场,她给其他老人介绍起了流程,说话的时候,眼睛里总闪着几分灵光。

段绣花本来不姓段。因为不识字,又或许是方言不通的原因,在登记姓名的时候,“尹”被写成了“段”。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她养育了三个子女。两个女儿一个在外地打工,另一个嫁到了外地。大儿子离了婚,把孙子留在这里。

段绣花不识字,志愿者正帮她写名字。 (图/作者 摄)

听说我是来采访的,她“哦”了一声,还是觉得疑惑:“山沟沟里,有啥好采访的?”忽然,她眼睛一抬,想到了什么似的:“野jiu。”

她停下了正在搓洗衣服的手,张开两只手臂比画着,“有这么大,吓人得很,地里的苞谷叶子都被吃了,长不出来,害死人”。我方才明白过来,她说的是野猪。

近些年来,野猪出没的新闻时不时闯进人们的视线,段绣花也接受过记者采访。还没搬到安置房的时候,段绣花经历过独自与野猪对峙的时刻。一只野猪四五百斤,都跑到房前屋后来了,她吓得不敢动,怪害怕的。

不止一位老人提到野猪出没。这是大山里的普遍状况,孩子们长大了,纷纷外出,村里的人越来越少,野猪便大胆闯进村里来。

2022年年末,苦于野猪泛滥,渭南市林业局发布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奖励自发狩猎野猪的通告》,群众自发组织5人以上的狩猎团队,依法依规猎获野猪的,予以2500元奖励。但村里并不总能找齐5个尚能捕猎的劳动力。

在车沿着山路进村的路上,杨鑫指着一些大门紧闭的、崭新的房子:“这些房子盖得好好的,但可能里面都没人住。”老人离开后,这些房子会永远成为空房。

马路通到了村里,但里面极其安静。(图/局外人视频)

在商洛当了十几年摄影记者,杨鑫沿着山路走访过大大小小的村镇,农村在她眼里呈现出两副的面容。一方面,这些年来村村通了公路,环境改善了不少,尤其是雨后,朦胧雾气总让大山呈现一派田园牧歌的宁静美好;另一方面,村里只剩下老人和留守的小孩,他们仍在过着一种与现代化无关的简朴生活。

杨鑫一直在思考:能否在老人和留守儿童群体及自己日常接触到的企业之间,达成需求上的匹配和资源互换?

一开始,她着眼的还是最基本的生活问题。2017年,杨鑫成立了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做起了“老有所衣”项目,给农村贫困老人发放“温暖包”,其中包含羽绒服、羊毛护膝和羊毛袜等御寒用品。

后来,随着走访的深入,更多隐秘的需求开始浮现。

杨鑫的一位摄影师朋友在山里拍风光时,遇到了一位老人。看到他拿着相机,老人便问:“小伙儿,能不能给我拍张照片?”后来他才恍然,老人想要的照片,是自己的遗照。

杨鑫曾在一位老人家里,发现纸做的牌位。那是一张A4纸大小的硬纸板,上面贴着一张写着“某某某之牌位”的白纸,竖在正对着房间门的一张方桌上,牌位前还有燃过的香。她去的时候,门口的土灶台上还烧着火,屋子里炉烟袅袅。

这些事情不断在杨鑫心里激起涟漪:人死后什么都没留下,该多难过?

村里一户老人家里的正堂。(图/局外人视频)

死后的世界是寂然,但生人有自己对死的理解。可给活着的人拍遗照,老人真的不会忌讳吗?

后来,她果真找机会去走访了一圈。有天,杨鑫发现山上有位老人在给菜浇水,便过去搭讪。一开始老人不太相信,于是杨鑫一再强调,不光免费拍照,还装裱好了送过来,也不收钱。老人这才笑开了。

这是个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地方,山顶上住着三十几位老人,年龄大的八十多岁,年轻些的也有六七十岁。老人说,山上的老人想照相,得下山到城里去。有的老人年纪大了不敢坐公交,也不会开摩托车。对于他们来说,有人能提供上门拍照服务,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2018年,给老人拍遗照的“老有所忆”项目就这么展开了。一开始,他们自己对接村子,后来活动有了知名度,不断有村子会主动来联系他们。但资源有限,她尽量筛选离城市远的、交通不便的村子。

不想被忘记

对一个老人来说,一张照片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野人沟”给老人拍完照片之后,我们跟随杨鑫和商洛彩虹公益团队的车,去往洛南县巡检镇石墙村。车的后备箱里,放着120张此前拍好的“遗照”。

到达之后,志愿者和村干部冒着雨在广场上搭起帐篷,把一张张金色木框、红底的12寸照片挂上展架。

遗照被挂上展架。(图/局外人视频)

老人们把手背在后面,悠悠地挪到展架前,惊奇地看着眼前全村老人的照片。发现了自己照片的老人,在展架前细细端详起来,脸上流露出既陌生又熟悉的表情。就像人类第一次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倒影的场景,那是一种“我原来长这样”的感慨。

当天来领照片的二三十个人里,只有三四位男性。他们往往只看一眼照片,便走到一旁和熟人一起抽烟、聊天,似乎是不好意思多看。女性则长时间在展架前徘徊,看着每一条皱纹、每一个斑点,发出感慨:“都老到不成样子了。”

也许是因为照片勾起了回忆,或者只是贪恋难得的热闹,几乎没有老人着急取下自己的照片。他们久久地站在那里,点评着彼此的照片,“那个最好看”“这都没牙了”……对于已经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这一次相聚,可能是彼此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谁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离开。

老人看着同村人的遗照,难掩惊奇。 (图/作者 摄)

突然,他们盯着一张照片啧啧称奇:“你看他这照得还挺好。”那是一个上半身瘫痪、脖子已经无法动弹的老人,靠志愿者把他扶起才能拍照。而他歪着的头,在后期处理时被修正了。

杨鑫提到,修照片的时候,她想尽量保留老人最真实的、自然的样子,多数时候只是做简单的参数调整,绝对不会磨皮,“不然那就不像他们自己了”。

但也会有特殊情况。她拍过不少缺失了一只眼睛的老人,在征得老人的同意之后,她会帮忙复原另一边眼睛的样子。这是老人们第一次知道修图技术的存在,等拿到照片之后,他们往往感到不可思议:“原来这辈子还能看到自己原来的样子。”

照片是存在的物证。在现场,我问了好多老人照片的用途,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老了用的”“留给子女的”。

老人对自己的遗照很满意。(图/局外人视频)

在智能手机已经拥有1300万像素、5G网络基本覆盖乡村的今天,拍照已经成了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山里的老人不懂“互联网”是什么。一张放在屏幕上的、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

杨鑫说,你跟他们说上网,他们就会联想到实体的“网”,比如蜘蛛网、渔网,他们不能理解互联网。“老年人需要的是,一张可以拿在手上的、可以摸得着的照片。”

取下照片,老人们先是宝贝地套上两层袋子,再放进自己的外套里,生怕照片被雨淋湿。有的老人帮村里其他人捎带,把相片一块放在纸箱里装好,再三三两两地离开。临走前,他们不忘再三感谢,嘴巴里还念叨着“这群娃们真好”。

拍完照片,我们走进村委会隔壁的房子里,三个女人正在屋里包饺子。聊天时我们得知,年龄较大的奶奶87岁了,旁边是她65岁的女儿。老人一辈子生了六个女儿,给身边这个女儿招了一个女婿入赘。

聊了一会儿,女儿才不好意思地说,老汉中风,在旁边炕上躺了好多年了,上次杨鑫来拍照时她不在,错过了。杨鑫提议,这就拍一张。

房间很暗、很简陋,却很整洁,三面墙壁贴满了报纸,时间仿佛被凝固在了墙上。一张靠着墙的炕上,躺着她中风多年的老汉。

志愿者和她一起,一人一边,把红色背景布往炕上拉。另外两个志愿者,把躺在床上的老汉扶起来。他的身体几乎不能动,两条细细的腿耷拉在床边。

在房间里就地拍遗照。(图/局外人视频)

杨鑫在对面举着相机,“叔,你笑一笑”。老人好像很努力地动了动嘴。

见老人反应不大,杨鑫又补了一句:“叔,你笑一下,我看看你还有没有牙齿。”他终于被逗笑了,紧绷的嘴巴突然松了一下,大家也跟着笑了。

转头,我在身后的柜子上,发现了一个合木小相框。那是夫妻在城里给孩子带娃的时候拍的。照片里的老汉,还不像现在这样干瘪,那时候他的脸很丰满,胳膊看起来还强壮有力。他和妻子坐在一张仿欧式的床上,中间是小孙子,他们笑得很开心。

照片是存在的物证。 (图/作者 摄)

留下来的人

一个礼拜以来,我们跟着杨鑫的车到各个村里,每一程多则两个多小时,少则一小时,但车里从来不会冷场。十几年采访经验,让杨鑫对这个地方的一切分外熟悉。有时候,她也会说起自己的猫和狗,说起本该在5月成熟的大樱桃。

杨鑫的个子很高,扎着个大马尾,一说起话来丹田气足,做事也没有丝毫扭捏。跟她待在一起,人们很难不受积极情绪的感染。她害怕寂静的感觉,所以从不让话落地。她害怕人们悲伤,所以喜欢逗人们笑。

但寂静和悲伤又难免总是撞上门来。

杨鑫和二哥。 (图/作者 摄)

在石墙村展出照片的现场,我们遇见了一位失魂落魄的老人。她先是在展架前走来走去,突然间,她似乎找到了什么。那一瞬间,她低下了头,用手捂住嘴巴,痛苦地哭了。接着,她又不舍地抬头看了一眼。

顺着她的眼睛看过去,照片里是位憨厚的爷爷,笑得很开心。他头顶上的头发已经掉光,咧开的嘴里只剩下一颗寥落的牙齿。那是她上个月刚去世的老汉——这张“遗照”最终没来得及用上。

杨鑫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在送照片好几天前,她就接到村干部通知,有一位老人已经去世,来不及用上遗照。她心里充满了自责。她想起了这个只有一颗牙齿的老人,“拍照的时候,精神还很好”。

雨还在下着。杨鑫走出雨棚,来到老太太身边,自然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姨,你把自己照顾好,好好再享几年清福,就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她经常对老人说的话。但实际上,她自己也无法面对这件事情。

杨鑫在拍照。(图/局外人视频)

在过去的采访工作和生活里,老、病、死等人生之苦频繁跑进她的生活。

她曾经在山里遇到过一个得了癌症的留守女童,当时已经瘦成皮包骨。当她筹了款把孩子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却说孩子只剩下一个礼拜的时间。

杨鑫想帮孩子完成最后一个心愿,在幼儿园里给孩子过一个有玩伴的生日。那天,孩子吃了生日蛋糕,玩得很开心。再次去医院的时候,病床已经清空,医生说女孩已经被送到了太平间。她没有去看女孩最后一眼,只是在病房门口坐了很久。

开车的时候,杨鑫无意间提起女孩来,我看见她憋住了眼泪,“已经尽力了就好了”。生命里有太多无奈和个人能力无法照拂的困境,但她不想停在那里。或者说,她抵消这种无奈和不安的方式,就是不要停下来、不要想。

杨鑫的车买了不到6年,却已经跑了10万多公里。她不是在采访的路上,就是在去山里做公益的路上。她很少去外地,这大山里的一切就已经让她忙碌不停。

送照片的时候,老人留杨鑫在家吃饭。(图/受访者提供)

十几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杨鑫原本和很多商洛的年轻人一样,选择留在西安工作、安家。但她适应不了西安的生活。

城市很大,“人和人之间的心也很远”,她喜欢的是想去哪里马上就能抵达、有一群知根知底的朋友可以随时见面的感觉。她性格里的热络和直爽,似乎也与城市陌生社会的边界感格格不入。

在西安当了几年摄影记者之后,她回到商洛,走了一条逆流的路。

回家之后,她感受到了身心合一的舒服。2017年,她和朋友一起做起了商洛彩虹公益中心,也因此认识了一帮江湖儿女,团队里如今有了18位核心志愿者,有开羊肉泡馍店的三哥,有卖衣服的老唐,有曙光救援队的副队长二哥,家庭主妇小仙女儿,不爱说话、对弱势群体和小动物呵护有加的女孩李燕……

杨鑫不喜欢外界对商洛“穷山恶水”的评价,那是一种把这里的人统统都否定了的感觉。

往前追述,公元前336年,商洛所在的地方成为商鞅的封地,“秦封之于商十五邑”,这是商洛引以为豪的历史。2022年8月,商洛西北边的秦岭·商洛博物馆开始建设。不久前,在巨型起重机的作用下,商鞅广场上巨大的商鞅雕像转了个头,得以面向博物馆。在效果图里,秦岭·商洛博物馆就像一枚玉牙璋一样,从低处呈弧度往上升起。

这个昔日的商鞅封地,在迷茫和沉默中不断寻找今天的位置。但“西安离商洛太近了,以至于它对商洛有巨大的虹吸作用,年轻人纷纷往西安走”。杨鑫记得自己采访过的经济学专家对商洛经济如此分析。

丹江水通过南水北调供给北京和天津,大山里的人们也在走出去成为大城市的劳动力。 (图/作者 摄)

这里走出过很多名人,其中最为全国人熟知的是贾平凹。在写尽商洛故事之后,他以决绝的姿态定居西安。比起遥望式的“乡愁”、深沉的悲哀或者愤怒,留下来的一些人,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记忆的纠缠,主动或被动地融于这片土地。

5月份,正是商洛槐花漫山开的季节。一路上,只要见着这白色的花,杨鑫就会摘下来往嘴里放。这是商洛孩子小时候的零食之一,甜甜的,吃完嘴巴里是花朵的清香。杨鑫对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如此熟悉,但始终保持着初见时的兴奋。开车路上,雨过后的商洛被缭绕的云雾笼罩,她时不时爆发出惊叹,“呀!你看那山头的云”。

去给山里的孩子送完“六一”心愿单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小雨。原本我们准备早点回旅店,二哥坚持要带我们去个好地方。山路崎岖,在路最窄的地方,车轮几乎要飞出去。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由于眼前的坡太陡了,我吓得闭上了眼睛。一脚油门,我们越过了泥泞的斜坡,来到了山顶,眼前视线瞬间开阔。

放眼望去,一条江绕着弯把山劈开,绿树环绕着江水,形成了一个天鹅形状的湖泊,险峻迷人。二哥放眼前方,用手指着仙鹅湖后面的山,以及山后面蜿蜒的山路:“这就是咱们商洛人生活的地方。”但是随着人们老去,山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下山路上,一位背着背篓的老人正赶着他的牛,准备上山回家。杨鑫下车和老人聊了起来。老伴去世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习惯了山里的生活,他从没想过离开。

赶着牛正准备回家的老人。 (图/作者 摄)

小牛见着生人害怕,便躲到山上去,老人的目光始终追随。五只“牛娃子”是他的经济来源,疫情几年,牛都没有来得及卖,现在养久了,养出了感情,也不舍得卖了。

那时候已经6点多,雨越下越大,老人赶着前面的大牛,后面的小牛也机灵地跟上。等我们上了车的时候,他几乎消失在山路中,不一会儿,山上的雾更深、更浓了。

新周刊·局外人第47期原创视频

《山里的遗照》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男生帮助村里的老人拍摄遗照,这何尝不是华丽一生的“谢幕照”
...良(化名)所拍摄的一则名为“我帮全村的老人,拍好了遗照”的短视频登上热搜,播放量超250万次。视频中拍摄的14位主人,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83岁,最小的只有50岁。他们精心打扮
2023-09-22 11:17:00
留下最美的样子!“我帮村里老人拍遗照”
...良(化名)所拍摄的一则名为“我帮全村的老人,拍好了遗照”的短视频登上热搜,播放量超250万次。视频中拍摄的14位老人,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83岁,最小的仅有50岁。他们精心打扮
2023-09-21 10:22:00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晨报讯(通讯员 江景轩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我奶奶今早突然去世了,生前没有留下照片,请问可不可以帮忙调取她的身份证照片。”近日,辖区市民李先生来到南京
2023-01-30 06:16:00
对话“给村里老人拍遗照”的返乡青年:回乡前攒了3万元,因为给奶奶拍电影走红,这次拍摄时老人们互相打趣
在“给奶奶拍电影”走红后,吴木良在村里给老人拍遗照。吴木良是B站UP主,单条视频播放量超600万,拥有多个爆款视频。他是村里唯一的年轻人,是喜欢爬山钓鱼胜过灯红酒绿的返乡青年,是
2023-10-21 16:21:00
丈夫牺牲34年后,年近80岁的她等来一张清晰的遗照
...完成了修复工作。 邓正和烈士证件照修复后当修复后的遗照被移民管理警察带到邓辉英老人面前时,老人抚摸着遗照说道:“这照片就是我丈夫年轻的时候,没想到我还能再一次见到,真的太谢谢
2023-11-07 17:20:00
谭仔送蔡天凤前往火葬场:捧着蔡天凤遗照流泪,与亡妻最后告别
...包到火化现场,陪伴遗体一起仙化。老公谭仔捧着亡妻的遗照坐在灵车,身后则是修复处理之后的蔡天凤遗体。 在送别亡妻的时候,谭仔不停的流泪,戴着墨镜也难掩悲伤。司机示意开动车辆,
2023-06-19 12:05:00
李玟遗照曝光,丈夫继续玩消失
...明甄妮对李玟这个后辈的疼爱与不舍。 7月27日,李玟的遗照曝光,这张照片是由李秋林、李思林两位姐姐亲自挑选的,两位姐姐一致认为这张照片,能代表李玟生前给大家的直观印象,开朗
2023-07-27 10:05:00
返乡的B站UP主:用影像讲述乡村故事
...大家心中的温暖。”近日,福建小伙吴木良帮全村老人拍遗照的视频迅速蹿红网络,他说,能和网友一起体味回忆里的慢时光让他倍感荣幸。图为吴木良(中)给村里的老人拍遗照受到欢迎。(视频
2023-10-24 10:39:00
近日,网上一段“帮全村老人拍遗照”的视频火了,有人说提前拍遗照是面对死亡的坦然,是生命教育的进步。其实,比起害怕死亡,老人们更担心被遗忘。“万一突然走了,也有张体面的照片留给家人
2023-09-29 16: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