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01.有一种心累,叫凡事求完美
人生有一种累,叫凡事都求完美。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有漏的世间,因为有漏,总是不能完美,不能圆满。在有漏的世间,却要求完美,自然求不得,因此苦了自己。
有一好友,做事认真,凡事只要他经手,总想达到完美的状态,若是他自己做,哪怕是一篇短短的文案,都会用很久的时间酝酿、撰写、修改,有时候要一个多月才能写好。
自己追求完美,也要求别人达到这样的标准,因此,若是好友审稿,几许没有人能通过,因为他对文章的要求太高,几许没有人能达到。
追求完美固然没有错,心向往之,虽然达不到,至少可以趋近,也是很美的状态。然而,文章、艺术之类,每个人的审美不同,观点不一,不管别人怎么用心努力,都难以到达他心中完美的要求。
因此,在工作上,总是难以推进,一篇文、一幅图,本来比较简单的工作,却久久无法完成。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很累,不仅工作累,心更累,是一种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要求的心累。
后来,由一位前辈来负责,前辈自己虽然不太懂艺术,也不擅长写作,但他有包容的心,这种包容,是指对一切作品的包容,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无论是否完美,他都能从作品中看到闪光之处,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前辈有一句经典的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他觉得,凡事最重要的是能完成,只有完成了,才能慢慢走向更完美。若一开始都是高标准、高要求,容易打击一个人的创造力。
前辈不求完美,给大家随意发挥的空间,大家的工作效率自然提高了,工作氛围也很轻松,渐渐的,作品的质量越来越高,而且都很有特色,灵动活泼。
前辈认为,与工作相比,快乐的心更重要,只要保持一颗快乐、轻松的心,就是工作最好的状态。若为了完美而工作,让心很累,纵然能出好的作品,却累了人心,倒不如开开心心工作,快乐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艺术。
02.凡事留余地,人生才有转机
世间万事,总是阴阳各半,互相转换,若一味求完美,常常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完美的作品,还让人寒冷心。
完美固然好,但阴阳时刻转换,阴极必阳,阳极必阴。世间万事万物,时刻变化,都遵循此理。夏至阳极,却有一阴生;冬至阴极,则有一阳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花盛则枯,乐极生悲,无不展现了阴阳转换的道理。
万物如此,做人做事,何独不然?任何事若想到达极致,总会走向反面,最追完美,往往无法到达完美,反而事事有缺;若不求完美,给人和事留有空间,反而渐渐趋向完美。
古语有言:“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凡事求满,则易有缺;人生有缺陷,却也可从中收获美好;话不可说满,易生反面效应;话留余地,将来才有转机……
03.花未全开时,人生最好求缺
儒家讲中庸,力避认知与做事到达极端,孔子言:“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因为一旦到达极处,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有智慧的人,为人处世,不求圆满、完美,万事留有余地。
曾国藩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求缺斋”,世间人总喜欢求全、求圆满,而他却求缺。他认为天道亏盈益谦,难得圆满无憾,与其求不得而苦,不如主动求缺,而心满意足。
他很崇尚一句话“花未全开月未圆”,我们喜欢花好月圆,而他却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全圆,这是一种不饱满的状态,仍有上升空间,心有期待;花好月圆时,虽然美好,却即将面临花盛则枯,月满则缺。
弘一大师凡事认真谨慎,也不求完美,而是抱残守缺,他曾说:“我的性格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一个人如果事情弄完满了,那么这个人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反而增长他功高傲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还是不去希望完满的好。”
04.能接受不足,才能得到圆满
《易经》以乾卦开始,开天辟地,演出六十四卦,最后却以未济卦而结束。卦辞言:“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一只小狐狸过河,刚要到对岸,尾巴被水沾湿,差点被水淹没,终究没有过去。寓意事情尚未完成。
未济卦的前一卦是既济卦,既济就是事已完成,按说万物以圆满结束,才是最好的结局,然而《易经》却以未济而终,这显示这个世间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圆满,即便既济卦之后,还是未济卦。
我们生活的世间,是流转的、反复循环的,正因不圆满,才能周而复始,正如《序卦传》中言“物不可终穷,故受之以未济终焉。”菩萨要度众生,也要留惑润生,才能自利利他。
很喜欢一句话“一半凡夫一半佛”,佛是圆满的,我们要追求圆满,却不从圆满中求,而是即便有烦恼,亦能成就。这才是佛的慈悲之处,允许我们不断烦恼亦可得生。
慈尊大悲,甚至我们处于不圆满的世间,我们做不到圆满,他为我们成就圆满,我们只要安心做自己,安心接受他的名号就好。我们一无所有,福德有缺,但慈尊名号万德圆满,我们放空自己,用一颗谦卑的心,就能装下所有的福德,将来莲池花开,一切圆满。
若心存憍慢,认为自己可以修成圆满,不断往自己的心里装,不肯放下自力,不愿接受慈尊的光明,看似求圆满,最终只是一场空。若能接受自己的不足,接受慈尊的名号,一心称念,如此则是具足机法深信,将来归故乡,方是真圆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3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