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探访海南百万村 | 保亭三弓村:盘活“沉睡资源” 解锁“致富密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02 12:35:00 来源:南海网

编者按: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1年2月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奋进乡村振兴之路夯实根基。

去年,海南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帮扶产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强基培优成效显著,一批年收入“百万村”、“明星村”快速成长。在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探访海南“百万村”,讲述海南乡村振兴动人故事。

南海网 记者 胡丽齐 马子涛

今年新年开工第一天,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召开的“落实与行动年”动员部署大会上,三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超激动地接过县委、县政府颁发的“2024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黄超看来,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是过去一年成就的见证,更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乡亲们的激情与斗志,向着富足、美好的未来阔步迈进。

三弓村位于保亭西部,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薄弱村。这几年,却发生了一些喜人变化:该村集体经济由几万元陡增至百万元以上,成为保亭首个突破百万元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薄弱村成功逆袭背后有何“致富密码”?

探访海南百万村 | 保亭三弓村:盘活“沉睡资源” 解锁“致富密码”

三弓村委会获县委、县政府颁发“2024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奖”,黄超(右三)作为代表领奖。县委宣传部供图

盘活“沉睡资源”,让“三过”土地变“富土”

“2017年时村集体收入只有6.5万元。村里一缺产业,二缺基础设施,三是卫生环境较差。”黄超是土生土长的三弓村人,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满怀期待返乡任职的他,看到家乡发展窘境,黄超一时犯了难。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在对村庄进行摸家底调研中,黄超发现大部分土地承包中均存在期限过长、面积过大、地价过低,这“三过”问题成了三弓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拦路虎。一亩地年租金才50元,实际耕作的面积远远超过合同签订的面积……由于早年粗放管理等多方原因,这种现象在三弓村的15个自然村都普遍存在。

瞄准这一问题,三弓村以土地“三过”改革为契机,通过摸底排查、土地承包合同的登记交收、承包合同的法律认定,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为集体经济发展做好了铺垫。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三弓村的土地租金,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民利益也得到保障。

土地资源的有效盘活还帮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眼下,正是反季龙眼的成熟季,在三弓村龙眼基地里,村民盆玉春又开始了忙碌。只见她一只手从果篮里提起一串圆润饱满的龙眼,另一只手则拿着剪刀对差果、小果、树枝进行修剪,动作麻利,手起刀落间一串串精果被整齐摆放在包箱盒中。她的身后,漫山的龙眼树上,一串串褐黄色的龙眼压弯了枝头,果香四溢。

探访海南百万村 | 保亭三弓村:盘活“沉睡资源” 解锁“致富密码”

村民盆玉春(右一)在三弓村龙眼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记者 胡丽齐 摄

“采摘旺季或管理旺季时,龙眼基地就会需要人来采摘、修果、包装、打药、管理等等,这里离家近,收入也还可以。”盆玉春笑盈盈地对记者说,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她满脸期待。“听说未来这里还要发展观光采摘园、木屋等体验项目,今后我们创收的路子又多了!”

“地租只是一种方式,我们更看重的是引进企业后能为三弓村带来什么。”黄超向记者坦言,在盘活“沉睡资源”,发展“地租经济”过程中,更要融合农文旅,深挖优势资源,打造属于当地特色的区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悉,三弓村龙眼基地占地206.64亩,土地“三过”改革前,一亩地租租金才400元。三弓村将该基地整合盘活,通过公开挂牌招标的方式成功引进企业经营,以每亩1050元的价格整体出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1.7万元每年,同比增收162.5%。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三弓村对辖内自然村开展全面排查村集体土地,针对村民占用的、签订合同未交租金的以及没有签订合同在使用等地租进行全面重新签订合同,全年总共签订了80多份合同,同比增长120万元地租收益。

“党建+”助“造血”,多元发展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仅靠“地租经济”“一条腿”走路不够稳,也快不了。

在一次电视夜校的学习中,“他山之石”给了三弓村“两委”干部很大启发,发展思路也渐渐清晰。

“我们也可以成立公司,在党委的领导下,创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要不要试试开民宿?”

“不行,景区周边民宿已饱和。”

“搞些养殖业或种植业?”

“投入太大,没技术,目前也没有适合的项目。”

“好多重点项目落户我们镇,货物运输需求高,要不要试试运输行业?”

“这个可以,我们村挨着国道,又离高速不远,我之前也干过物流,可以试试!”

……

说干就干,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三弓村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模式,成立了保亭三弓先峰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相关业务。其中,三弓村出资30万元,股权占比30%,盈利分红占30%。该运输公司正式运营后,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三弓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配合项目推进的工作方式,配合县、镇两级政府推进三弓村区域内企业入驻项目,全力推进九香溪、探戈坞等企业项目落地。

探访海南百万村 | 保亭三弓村:盘活“沉睡资源” 解锁“致富密码”

三弓村文化广场,傍晚时分,这里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记者 胡丽齐 摄

2023年,保亭出台《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强基创优“百万村”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扩面提质行动。这一政策为三弓村指明了方向,其利用国道旁边的村集体土地,建设了三道镇农产品集散中心,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了大疆农业办事点、瓜果收购商、创维光伏办事点的入驻。每年不仅能增加12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还畅通了村里瓜果蔬菜的销售渠道。

集体经济创收项目18个,产业结构为房屋出租2个,土地承包出租3个,项目入股分红13个……借助政策优势,三弓村不断创新增收方式,努力走好符合保亭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道路。近年来,该村集体收入不断传来喜讯,从2022年的47.78万元,到2023年的77.8万元,再到2024年的233.38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成为保亭首个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200万元的行政村。

集体经济“腰包鼓”底气足,“亲家奔”干群对话解难题

走进三弓村,一幅幅山水田园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村居小院,阅览室、黎锦苗绣工作室、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短短几年,三弓村从名不见经传的薄弱村逆袭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集体经济“腰包”鼓了,反哺村民的底气更足了。自2017年起,三弓村便设置大学生奖学金,奖励考入大学的学生,截至目前,已累积为130名学子发放奖学金近30万元。

不只是教育,关乎村庄发展的方方面面,解决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是三弓村党委的重点工作。为让村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经济红利,三弓村大力推行“亲加奔”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引导党员出谋划策、认领项目、解决问题,推动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力量下沉,打通民情上达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探访海南百万村 | 保亭三弓村:盘活“沉睡资源” 解锁“致富密码”

三弓村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模式,成立了保亭三弓先峰物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货物运输相关业务。记者 胡丽齐 摄

30多米断头生产路续接了,村里所有路灯都亮起来了,4.6公里的老旧饮用水管完成了修缮更换……在三弓村,时常能看到“亲加奔”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热烈开展的情景,乡亲们围坐一团,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发展,齐心协力共建家园。

“会议室里,大榕树下,绿草坪上,处处都有‘亲加奔’活动的影子,它成了三弓村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基层堵点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要平台。”三弓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蒋乾聪告诉记者,过去一年,三弓村委会累积为村民解决诉求52个,共计投入村集体经济50余万元,用于解决生产道路硬化、水利沟、路灯、挡土墙、蓄水池修建等问题。

“七仙岭下哎,亲加奔啰。黎村苗寨哎,亲人来啰。亲加奔,亲人来,百姓个个乐开怀……”傍晚时分,看着乡村文艺广场的舞台上,村民载歌载舞,尽情享受村庄建设成果,黄超满是欣慰。

“未来,我们将锚定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稳扎稳打巩固原有的产业根基,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全力配合、深度服务好县镇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助力项目落地实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展望未来,黄超如是说。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南保亭推出七大主题冬季文旅活动和三条暖冬旅游线路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12月10日下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暖冬亭好”——冬季文旅活动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展示保亭丰富且极具特色的冬季文旅资源,以冬季文旅系列活动向
2024-12-11 16:01:00
保亭首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百万村”诞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孙海天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甘什村位于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南端,全村共有田头、什进、毛民、南电、什密、甘什上、甘什下等7个自然村,农村常住户籍人口444户
2023-12-28 23:01:00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亲加奔”警民对话解决3922起群众所遇“难题”
...者见面会(第一场)举办,“海南省模范公安局”代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云球介绍了保亭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8月6日上午,“公安心向党
2024-08-06 12:52:00
保亭聚力打造“会展高地”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中国光学学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首届保亭健康高峰论坛暨院士大讲堂……今年以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迎来多次重要学术会议,聚力打造“会展高地”,助力保亭会展业高质量发展。20
2023-05-20 01:41:00
2024年海南保亭雨林温泉文化节盛大启幕
...南海网1月14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1月13日,“2024年海南保亭雨林温泉文化节”拉开序幕。文化节以“泉世界,醉保亭”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温泉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和展示保亭全域温
2024-01-14 12:29:00
校垦地携手共建!海南热带果蔬科创基地在保亭开工
...热带果蔬学院一期(海南热带果蔬科创基地)开工仪式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将进一步深化校垦地合作,推动全球同纬度热带果蔬引种、育种工作,助力热带果蔬产业发展。12月28日,海
2024-12-29 14:25:00
走进保亭|海南首部成长励志儿童剧《椰岛历险记》将于15日在山东上演
南海网3月7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3月7日,记者从保亭旅文局获悉,由保亭和海南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海南首部原创成长励志儿童剧《椰岛历险记》将于3月15日在山东省东营雪莲大剧院上演
2025-03-07 17:14:00
海南首个学前教育跨区域集团在保亭签约揭牌
...海网、南国都市报12月24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12月23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与海口市港湾幼儿园举行组建教育集团签约暨揭牌仪式。据介绍,海口市港湾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幼儿
2022-12-24 22:18:00
海南保亭:榴莲树上熟
保亭加茂镇南茂居茅丛队榴莲基地结出的果实。受访者供图■海南日报记者王迎春在海南中南部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榴莲,既有着较长的种植历史,又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虽有典型的热带气候优
2023-12-10 15: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