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今年六月的一个周末,疫情防控终于拨云见日。我和儿子总算可以到南门外的理发店见见陌生人了。毕竟,距离他上次理发已经快两个月了,而距离我上次剪头发真的是有大半年了。
这家理发店叫“得艺望型”,家住附近方圆五里地的“老人”应该都知道。虽然店铺曾经在马路的另一边,但也可称得上是家“老字号”了。老到什么程度呢?我孩子今年十四岁,店比他还要大两岁。有意思的是,其他美容美发店几乎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理发师,像我这样半年都不光顾一次的,第一次办了卡,下次再去,理发师已经换了,所以几乎每次都是新面孔。时间长了,总结经验:一是不能轻易办卡,二是不聊天更不加微信。而这家店却相反,铁打的理发师,流水的只是账户。
可能是接连几个月两点一线的日子让我看什么都像傻大姐进城,在等理发的时间里,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专注于自己的手机,而是像看电影一样,以观众的视角看着这家理发店的人来人往。因为我烫了个头,加上等待的时间,我总共在店里待了四个小时,然后回来写下我的所见与所想。
店里一共四名理发师,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四个坐椅的温度几乎就没有凉过,因为一直都有客人进来光顾,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而且绝大多数结账时都是报卡号。我不是每次理发都来他家,但会员卡也应该充值了有三、四次了。期间,偶尔和我的理发师聊两句,了解到他家的店并未因疫情受到什么影响,生意一直都“还可以”。是什么原因让这家店十六年来一直都生意兴隆呢?
先来说说这四名理发师吧。按进门坐椅从外到里的顺序,姑且就称他们为一、二、三、四号吧。男一号是给我家少年理发的理发师。少年刚坐下,男一号就问他想剪个什么样的(注意,他没有问少年的妈妈,而是直接和孩子沟通)。少年说了自己的想法,男一号大哥说,你看你的脸型是这样的,如果按你的想法理呢就会怎样怎样,两句话就把我家少年说的频频点头,直到理完都甚是满意。我就奇怪了,跟我说的理由一样啊,为啥我说的就不听,理发师说的就那么足以令他信服呢?因为他能说到做到?还是他的专业强呢?男二号话不多,从头到尾我就没听他说过几句话。中间有城管进来强调疫情防控管理措施,他就主动地带上了红袖箍,对每一位进店的客人都能严格扫码制度。
男三号这次是我的理发师,湖北人。从洗头、剪头,到烫头、吹造型,全程都是亲力亲为,节奏紧凑,一分钟也没浪费,中间还抽空出去给我买了瓶饮料,是我当时正想喝却没好意思要的咖啡。男四号是四个理发师中记性最好,最会聊天的。我妈妈六、七年前的情况他还记得。不光是我妈妈,到店的不到店的,常来的不常来的,每一位老客户他都一一记得。
四个人的性格虽各有不同,但共同点就是勤快,一空下来就赶紧把地上的头发扫干净,扫自己地盘的也扫别人的。我还注意到店面的装修风格和以前不同了,墙上还错落有致地挂了几盆绿萝。有人说绿萝很好养,但对于我一个仙人掌都养不活的人来说,总觉得大凡植物养不好会招虫子不说,还很有可能养得枯黄。由此,男理发师的细致也可见一斑了。
我本来是个不太愿意主动和不太熟的人聊天的人,但那天为了探究这家小店长盛不衰的原因,我充分发挥了中年妇女的优势,打听了原来的老板的去向等一系列我想知道的问题,总结出了几条缘由。一是每个人都有主人翁精神。因为每个人都入了股。于是把每个人的利益和工作量同步最大化,同时节省了雇佣小工的成本。洗头啊、卷发啊、扫地啊,都自己包揽,这样也大大节约了顾客的成本,否则像是洗头小工和保洁阿姨的“羊毛”会统统算到顾客“羊”的身上。从个人利益趋向集体利益,最终实现双赢。二是平台好自己更努力。理发店很好地抓住了店铺所处的地理优势,相比周边的照相馆、五金店、修车铺,这家理发店并非行业垄断,毕竟院内有更经济的理发店,不远处也有多家更高大上的美发店。但他们用自己铁打的理发师留住了稳定的客源,再加上经济的价格与娴熟的技艺,使得该店十六年屹立不倒。
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我们,作为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专长,但只有当我们具备了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时,我们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好的能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就好像中国的跳水梦之队,每个人都很优秀,但平台也很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