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扬州高邮一女子遭遇网络诈骗后,为挽回经济损失,竟当起骗子的帮凶,走上“骗人挽损”道路。22日,记者从高邮法院了解到该起刚刚判决的案件。前不久,高邮女子小李上网时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信息:“零投入、高回报、日清日结”。收入不高的她一直想找机会赚点外快,点点手机就能赚到钱,哪怕少点,不也是好事吗?就这样,她扫描广告上的二维码后进入一微信刷单群,按群主提示下载了APP。虽然名义上是刷单软件,但APP内的任务繁杂多样,有的为明星助力,有的为小说网站充值,还有的是公益捐款。按照“派单员”发布的任务,小李接了最简单的明星助力,只关注了几个明星,很快便有资金进账:25.8元、8元、15.8元、18.8元。渐渐地,小李开始关注投入高、收益大但到账慢的“大单”,虽然需要自己垫钱购买商品,但也准时收到了“佣金”。再加上带单员回复及时、操作专业,此时的小李对APP深信不疑,她将带单员的备注改为了“带我翻身的人”,还盯上了收益更多的“组合单”。据介绍,所谓组合单,就是多重任务捆绑在一起,每个任务都要限时完成,慢了一步便功亏一篑。任务需要的本金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长,为完成任务,小李向亲朋好友借钱,甚至网上借贷,直到投入7万多后不见收益,她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怎么办?可无论是告知要报警,还是苦苦哀求,对方都无动于衷。直到有一天,带单员发来消息:“愿不愿意帮我们做代收?”所谓代收,就是用自己的银行卡作为电信诈骗的收款账号,为平台转移赃款,每笔转账可以拿到10%的提成。尽管知道对方是骗子,也明白自己转移的财产来自同样上当受骗的“苦主”,但为挽回经济损失,小李走上了“销赃”的道路,从受害人变成了骗子帮凶。这样浑浑噩噩的日子持续了十几天后,小李终于清醒了,主动前往派出所投案自首。“我本来想,哪一天对方转过来的钱足够补偿我的损失,我肯定就直接扣下,不再帮他们做了。可是人家也不傻,给我的都是小单子。”在派出所,小李这样交代。经查,短短14天时间内,小李帮助他人接收、转移电信网络诈骗资金合计3.9万元,流入资金流水合计8.5万元。法院经审理,小李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法官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信息。如被骗需留存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及时报警。千万不要盲目采取个人手段挽回损失,须知这样做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